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37)
2023(20451)
2022(16606)
2021(15092)
2020(12023)
2019(26523)
2018(26062)
2017(48567)
2016(26610)
2015(29160)
2014(28654)
2013(27940)
2012(25594)
2011(23044)
2010(23281)
2009(21825)
2008(21460)
2007(19654)
2006(17729)
2005(16224)
作者
(77696)
(65109)
(65109)
(61149)
(41203)
(31209)
(29275)
(25396)
(24728)
(23284)
(22319)
(21659)
(20708)
(20680)
(20118)
(19729)
(19578)
(19126)
(18848)
(18821)
(16518)
(16084)
(15815)
(14893)
(14815)
(14815)
(14552)
(14429)
(13136)
(13013)
学科
(112448)
经济(112312)
(98143)
管理(81133)
(78746)
企业(78746)
(51820)
方法(39029)
业经(38315)
中国(34756)
农业(34537)
(31379)
数学(29969)
数学方法(29707)
地方(27624)
(23471)
(21266)
贸易(21250)
技术(20908)
(20634)
(20627)
财务(20591)
财务管理(20565)
(19564)
企业财务(19483)
(18653)
理论(18463)
(18365)
(18333)
银行(18277)
机构
学院(379741)
大学(369307)
(155474)
经济(152336)
管理(143623)
研究(130451)
理学(122732)
理学院(121388)
管理学(119435)
管理学院(118739)
中国(101449)
(82014)
科学(80385)
(78144)
(70402)
(66721)
农业(63224)
业大(62352)
(60917)
研究所(60328)
中心(60311)
财经(54817)
(49735)
(49497)
师范(48916)
北京(48474)
(48103)
(46674)
经济学(46009)
(44240)
基金
项目(251277)
科学(197825)
研究(185120)
基金(179807)
(158121)
国家(156543)
科学基金(133705)
社会(119725)
社会科(113155)
社会科学(113123)
(102412)
基金项目(94977)
(84142)
自然(83855)
教育(83143)
自然科(81958)
自然科学(81937)
自然科学基金(80491)
编号(76010)
资助(70361)
成果(60707)
(59773)
重点(56621)
(54906)
(53585)
课题(52856)
(50806)
创新(50668)
国家社会(49682)
发展(47647)
期刊
(187092)
经济(187092)
研究(108135)
中国(83328)
(82540)
学报(62898)
科学(58174)
管理(55731)
农业(55499)
(55179)
大学(47973)
学学(45735)
教育(41378)
(39244)
金融(39244)
业经(37428)
技术(33198)
(29339)
经济研究(27892)
财经(26793)
问题(25146)
(23207)
(20788)
技术经济(19420)
世界(18972)
科技(18666)
商业(18481)
(18125)
现代(18116)
业大(17155)
共检索到58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啊米娜  杨阿维  
本文以我国2010-2020年各省份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进行分析,旨在为各地区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水平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降低城乡收入差异性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能够促进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高金融支持力度可以推动数字化城镇与物流业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藻洱  
深化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发展,对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农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乡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而且有助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实现稳健且持久的增长。因此,深入剖析乡村数字农业的发展机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积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与数字农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中贵   王晨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围绕农民收入提升与农村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但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趋同化问题、低质量性问题、局限化问题和低参与度问题。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要求可知,其对宜居宜业环境的打造事实上植根于先进生产力基础上,并非仅仅只是村镇外表形象的美化。结合数字经济时代特点,如何实现数字要素、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的全面嵌入就是关键核心所在,应在数字规划下统筹协调推进、在数字产业基础上绿色协同发展、在数字治理模式下责任落实到户 、在数字链接中挖掘传承乡村文化。未来应基于治理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农村资源要素架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和农民主体效应发挥,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申彩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推出的重大工程,在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农业起步较晚,地区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培养农业人才、土地改革、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延长农业产业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深入探讨,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梅  
2005年浙江省把休闲农业写入《关于切实做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休闲农业实践开始进入政府规范化引领阶段。本文基于我国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的规章制度类文献,政府会议和各种提案(建言)答复、通知、公告、指导意见等文献,各种新闻类文献三类数据,结合20多年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成果,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出我国休闲农业官方认同的路径、表述范式和内涵,明确我国休闲农业核心指标、生产生活场域、建设方法和途径指导,从而达成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我国休闲农业建设模式的主体和内容本质,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和文化创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然   张鹏   李云飞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进生态农业绿色转型制度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生态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生态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应当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观念来发展生态农业,规划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提升生态农业发展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已经有一些成果,但还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王士予  
农民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力量,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县域农民工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的实践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繁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等措施,发展现代农业。这些措施提高了农产品保障能力,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春娟  赖阳  
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新发地、百果园、盒马鲜生、拼多多四家企业进行多案例研究,构建数字技术赋能、商业模式变革、治理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支撑的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机制模型,提出加强农产品流通数字技术应用、推动农产品流通商业模式变革、提升农产品流通治理水平和强化农产品流通数字基础保障支撑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利于指导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一南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就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具体形式而言,大体上可分为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和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两类。在近年来的农村改革发展实践中,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弊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集中于规模经营户、农民劳动激励不足、农地非粮化加剧和抬高土地租金成本。相应地,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的优势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经营风险分散、农户主体地位得到保持、服务规模化效益得以实现和避免土地成本过快上涨。鉴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广土地托管、订单农业等服务带动性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服务主体。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婷婷   辛绪红   焦翔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苏州通过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加强品牌农业建设,助力培养树立农业品牌闯市场,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得到一定彰显,但也存在着品牌发展水平不够高、品牌建设体系不健全,品牌富农成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基于分析最后提出以全面建立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品牌经营主体培育、打造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