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33)
- 2023(20064)
- 2022(16980)
- 2021(15672)
- 2020(13280)
- 2019(29768)
- 2018(29537)
- 2017(56706)
- 2016(30418)
- 2015(34112)
- 2014(33582)
- 2013(33273)
- 2012(30275)
- 2011(27076)
- 2010(27564)
- 2009(26456)
- 2008(25638)
- 2007(23164)
- 2006(20755)
- 2005(18793)
- 学科
- 济(122577)
- 经济(122398)
- 业(113828)
- 管理(99976)
- 企(93466)
- 企业(93466)
- 农(52564)
- 方法(51744)
- 数学(41669)
- 数学方法(41241)
- 财(39635)
- 业经(38418)
- 中国(36664)
- 农业(34961)
- 制(32162)
- 融(30308)
- 金融(30304)
- 银(30105)
- 银行(30066)
- 行(28827)
- 务(26719)
- 财务(26637)
- 财务管理(26589)
- 企业财务(25239)
- 地方(24600)
- 理论(22708)
- 体(22038)
- 贸(22031)
- 贸易(22011)
- 技术(21633)
- 机构
- 学院(432034)
- 大学(426696)
- 济(176209)
- 管理(173734)
- 经济(172373)
- 理学(148503)
- 理学院(147019)
- 管理学(144733)
- 管理学院(143956)
- 研究(138934)
- 中国(116813)
- 京(90108)
- 财(86788)
- 科学(82133)
- 农(79039)
- 所(68707)
- 财经(67580)
- 江(66384)
- 中心(66361)
- 业大(64741)
- 研究所(61536)
- 经(61333)
- 农业(60451)
- 北京(56473)
- 州(53476)
- 范(52802)
- 师范(52358)
- 经济学(52253)
- 财经大学(49851)
- 院(49833)
- 基金
- 项目(283789)
- 科学(224397)
- 研究(212251)
- 基金(206619)
- 家(177583)
- 国家(175954)
- 科学基金(153182)
- 社会(135637)
- 社会科(128280)
- 社会科学(128246)
- 省(111643)
- 基金项目(109191)
- 自然(97604)
- 教育(95875)
- 自然科(95337)
- 自然科学(95316)
- 自然科学基金(93612)
- 划(91693)
- 编号(88104)
- 资助(84243)
- 成果(71148)
- 部(62475)
- 重点(62392)
- 发(60372)
- 创(60358)
- 课题(59314)
- 制(56080)
- 创新(55848)
- 国家社会(55684)
- 教育部(54031)
- 期刊
- 济(204640)
- 经济(204640)
- 研究(130949)
- 中国(88121)
- 农(78547)
- 财(69371)
- 管理(65861)
- 学报(63359)
- 科学(60146)
- 融(58115)
- 金融(58115)
- 农业(52262)
- 大学(49909)
- 学学(47579)
- 教育(42331)
- 业经(37981)
- 技术(37413)
- 财经(33472)
- 经济研究(30250)
- 经(28548)
- 业(26791)
- 问题(26406)
- 技术经济(21781)
- 版(21667)
- 理论(21428)
- 现代(20902)
- 商业(19649)
- 科技(19643)
- 财会(19381)
- 实践(19325)
共检索到659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申云 李京蓉
本文基于合作社的视角,从事前甄别、过程控制与事后履约三个维度分析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事前甄别机制能有效发挥合作基础辨识和授信准入甄别的作用,实现事前风险预防;监控约束和信用捆绑是过程风险防控机制的核心,能有效实现利益关联和横向监督;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惩戒机制以及供应链内部成员关系的专用性是事后履约机制的有效保障,通过借助限制性准入、声誉、信任惩戒以及社会网络等方面的激励相容来实现信贷履约。为此,本文建议积极优化农村金融制度和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完善农业供应链信贷风险监控体系,积极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娜娜
农业价值链金融是涉农金融模式创新的结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导、龙头企业主导和买方担保三种典型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农业价值链金融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还能够弥补农户信用水平不足及实现农业价值链增值。但是,在实践中因农业产业化水平、小农户的信用水平不高,加上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不足,影响了农业价值链金融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美国、秘鲁、日本三国的农业价值链金融运作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强要素聚集和融合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来提升农户整体信用水平,以多元金融主体互动来提升金融服务供给能力,进而不断推进农业价值链金融的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孟真
农村供应链与数字经济相融合不仅能完善农业供应链,也能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降低农村金融风险,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但农村供应链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金融机构难以放贷,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金融机构协同程度不高,农村征信体系缺失,难以满足金融深化要求,对农村数字供应链模式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等等。因此,亟须提升农业供应链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数字供应链治理能力,打造农村数字供应链协同发展平台,以推动农村数字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村供应链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煜雯 郭丽芳 马家齐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互联网+"农业众筹是促使农业转型升级的先导力量。但是,风险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态势,为防控其风险问题,文章在构建风险防控识别体系的基础上,评价风险来源,为农户及农企提供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
关键词:
农业众筹 乡村振兴战略 风险防控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华伟 黄冰
基于河南省4个省辖市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情况,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整体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传统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占比较大;质押模式为主,线上业务发展良好;跨区域融资缓解了异地厂商融资难;试点城市发展明显优于非试点城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债务困境制约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较少;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应链能力偏弱;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推进缓慢等。对此建议,以企业品牌为支撑提高战略发展水平,以创新为抓手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新模式,以资产盘活为重点助力金融机构增强实力,以规范为标尺推动融资模式的建设和应用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华伟 黄冰
基于河南省4个省辖市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情况,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整体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传统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占比较大;质押模式为主,线上业务发展良好;跨区域融资缓解了异地厂商融资难;试点城市发展明显优于非试点城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债务困境制约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较少;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应链能力偏弱;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推进缓慢等。对此建议,以企业品牌为支撑提高战略发展水平,以创新为抓手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新模式,以资产盘活为重点助力金融机构增强实力,以规范为标尺推动融资模式的建设和应用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广文 刘甜
农户创业是推进产业兴旺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通过缓解创业农户资金约束、分担风险和约束行为、提供便捷安全的资金服务、增强产业连接紧密度等提升农户创业的绩效。就贫困地区创业农户而言,金融支持对农户创业绩效整体上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提升信贷可得性仍是为贫困村创业农户提供金融支持的重点。现行对农户创业的金融支持存在供求难以匹配、信息资源不足等困境。深化对创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要依托乡村振兴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从完善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生态创新金融服务、构建合作金融机制、完善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加强对创业农户的教育培训、激励中青年农民创业等方面着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睿
鼓励农业农村投资,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政府全面研究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出台激励农业农村投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强化政府财税优惠与保障效率,发挥各类金融财政工具作用,化解农业农村投资风险,健全投资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多元化农业农村投资格局,加快农村资金要素流动,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发挥资金在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业农村 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 投资激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琳璐
社区支持农业本质上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切入点做出的制度选择,它在为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通过将消费者端内部化到生产者端,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旁侧效益。但目前,我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存在融资渠道缺乏、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基础不牢靠等困境。为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增加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实际和虚拟平台,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互动频次;设计严格的约束制度来增进双方信任;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突破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 发展困境 突破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惠敏 张一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与继续脱贫攻坚同样重要,当前部分低收入脱贫人群仍存在返贫风险。论文首先指出我国返贫的现状具有不均衡性、频发性与危害性大的特点,随后分析当前造成返贫的原因,主要有政策、贫困人口自身、客观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返贫防范机制需要从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与金融扶贫、提升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扶贫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贫 成因 防范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申云 张尊帅 李京蓉
本文对国内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信贷风险类型、风险防范机制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发现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信贷模式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信用风险评价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而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微观实证检验、多方合作机制以及征信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此外,本文还对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风险防范制度、金融科技监控、协同征信体系建设以及信贷风险预警等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农业供应链金融 信贷 风险防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超 李英毅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推动农村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存在农产品的流通成本高、销售渠道有限、农民收入不稳定等难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整合,打破传统供应链中的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覆盖能力。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从内循环发展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电商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影响。研究选取我国27个省级行政区2018-2022年的面板数据,并结合系统GMM模型展开检验。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和物流运输效率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农村人均收入也对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内循环发展视角下,需要重视农村物流网络的建设,并关注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为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和农产品供应链的整合提供有益的指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银行 李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招。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商业银行以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开展集约化金融服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作用。聚焦A牧业集团公司金融服务案例,探索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具体做法、基本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启示,并对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提出具体设想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宛东
普惠金融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面板Tobit模型,研究中国金融惠农静态和动态效率,以及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金融惠农效率较高,投入产出配置较为合理;从2015年开始,中国金融惠农效率不断增加,而且增速也在加快,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有正向影响,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涉农贷款对金融惠农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洪阳 王培霞 陈月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普惠"三农"的涉农金融发展迅速,但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脱农化现象,其中涉农信贷模式不合理是重要原因。为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作用,本文基于机构内部视角挖掘涉农金融偏离服务"三农"的内因,有针对性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立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在精准信贷定位、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优化贷后管理延伸贷后服务、打造"双专业"信贷队伍等方面进行内部信贷模式重塑,建立一套具有经营持续性、操作可复制性的涉农信贷模式。
关键词: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 信贷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