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18)
2023(11101)
2022(9148)
2021(8630)
2020(6806)
2019(15236)
2018(14885)
2017(28710)
2016(15557)
2015(16910)
2014(16568)
2013(16159)
2012(15265)
2011(13904)
2010(14180)
2009(13023)
2008(12837)
2007(11751)
2006(10567)
2005(9257)
作者
(42958)
(36507)
(35584)
(34161)
(23053)
(17406)
(16310)
(13781)
(13733)
(13193)
(12237)
(12140)
(11806)
(11367)
(11286)
(10984)
(10604)
(10441)
(10425)
(10258)
(8990)
(8761)
(8671)
(8380)
(8223)
(8101)
(8043)
(8024)
(7355)
(7302)
学科
(58938)
经济(58874)
(46392)
管理(42006)
(33846)
企业(33846)
(30855)
农业(20490)
方法(19323)
中国(18278)
业经(17513)
(17356)
数学(16335)
地方(16247)
数学方法(16057)
(15041)
(13566)
(11869)
(11119)
银行(11111)
(10784)
贸易(10778)
(10706)
(10452)
(10232)
金融(10230)
(9758)
(9722)
及其(9578)
(9543)
机构
学院(216021)
大学(210581)
(85797)
经济(83662)
管理(80712)
研究(75931)
理学(68798)
理学院(67958)
管理学(66845)
管理学院(66383)
中国(57987)
科学(44909)
(44439)
(42229)
(40023)
(37309)
中心(35585)
(34783)
研究所(33546)
财经(32298)
业大(31218)
(31054)
师范(30828)
农业(29879)
(29183)
(28016)
(27743)
北京(27666)
经济学(25086)
(24798)
基金
项目(141631)
科学(111932)
研究(108390)
基金(101361)
(87674)
国家(86778)
科学基金(74154)
社会(68777)
社会科(64729)
社会科学(64709)
(56562)
基金项目(53125)
教育(49095)
(46812)
自然(46193)
编号(45401)
自然科(45049)
自然科学(45038)
自然科学基金(44232)
资助(40198)
成果(38103)
课题(32263)
(32049)
重点(31859)
(30981)
(29632)
(28989)
国家社会(27844)
(27086)
创新(26942)
期刊
(106805)
经济(106805)
研究(66037)
中国(46226)
(42846)
(32178)
学报(31427)
科学(31395)
管理(29066)
农业(28125)
教育(26068)
(25128)
金融(25128)
大学(24841)
学学(23340)
业经(21011)
技术(16996)
经济研究(15587)
财经(15256)
问题(13858)
(13126)
(12384)
(11873)
农村(10621)
(10621)
现代(10412)
农业经济(10364)
(10271)
(10020)
资源(9949)
共检索到333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秦芳  陈耀华  李路平  
治理是影响传统村落活态演进的重要课题。适应性治理作为面向目标的动态系统资源管理方法,在社会生态系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研究进展。在阐述适应性治理概念及其与传统管理区别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治理困境,构建基于路径与策略的适应性治理框架。并以普洱景迈山传统村落为例,探索传统村落适应性治理的具体方法:以“村民主体+多元参与”为基础,以“遗产保护+社区发展”为前提,以“人地关系+茶产业”为重点,以“制度建设+村规民约”为保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吉林  刘水良  周春山  
以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及其工具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张家界4个中国传统村落农户适应类型、适应驱动因子和适应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产生旅游专营、旅游主导、旅游参与、务工主导、工农均衡和务农主导6种生计适应类型,参与旅游农户比例低,务农和务工不同程度地成为了传统村落农户的生计策略之一;(2)影响农户适应效果的主要适应因子有6个,即农户家庭劳动力总量、户主学历、房屋面积、家庭存款、邻里关系和种植面积,均为生计资本指标;(3)传统村落社会—生态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宇  
传统村落建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对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新时代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也存在问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探析传统村落建筑文化保护的现实路径,要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主体切入,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以求更好地实现传统村落建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菁  叶云  翁雯霞  
传统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合理有效的开发是对传统村落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保护面临许多现实困境,一些传统村落资源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村落资源开发与乡村环境建设、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乡村振兴与转型发展背景下,以有机更新视角探索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与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旅游驱动下中国传统村落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有机更新理论,并以湖南省十八洞村为例,深入探讨旅游型传统村落有机更新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①基于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困境识别和乡村振兴内在发展需求辨识,提出旅游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由物质空间更新、社会网络和谐、文化基因延续局部更新到整体更新的实践路径;②2013—2022年,十八洞村人居环境物质空间由产业单一、设施欠缺、环境污损向宜业、宜居、宜游转变;社会网络由关系网络断裂、社会秩序失衡向有机秩序传承、权力场域协调转变;文化基因由文化景观破碎、传承主体流失向聚落“双修”和文化“双创”转变;③十八洞村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过程中,主体培育、动力激活、党建引领、政策保障、创新驱动机制协同,推动人居环境由单向局部更新转向多维整体更新,扎实筑牢了乡村振兴的空间、社会、文化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中贵   吴塑  
乡村振兴背景下,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而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传统村落逐渐难以适应当前发展步伐,迅速没落,但是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沉淀,凝聚了我国人民的乡情,是民俗的情感寄托,对我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传统村落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保证传统村落永葆生机与活力,必须要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村落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并分析推动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的机制与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向阳   张晓敏  
传统村落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村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转型方式。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村落的现代化转型需要既保护传统文化,又满足现代化的需求。推进传统村落现代化应构建转型发展机制,明确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建设的原则和方向,探索文化保护、特色开发和有序利用的多维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曼  
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村落概念解读开始,全面梳理了国家级、河南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情况及2014-2018年中央财政补贴和省级财政补贴情况,回顾近10年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活态保护概念,从法律法规、创新机制、激活资源、全域旅游、互联网+等方面提出全方位有效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娜尔   王倩  
传统村落作为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乡村风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传统村落研究与保护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传统村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研究价值,但也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了解传统村落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征杰  余广俊  程琳杰  
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短板逐渐暴露,发展困境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统文化特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从赋予乡村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雅秀  
山西东南部的晋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传统村落,按照兴起原因可分为"以名宦故居为主"与"因交通和手工业、商业兴起"的村落。晋城传统村落中分布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出防御性较强、明清古建筑群保存相对较好、商汤信仰庙宇较为普遍的特点。在依托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晋城一部分古村落积累了有效的经验,但另一部分村落存在些许问题,因此,应采用恰当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式、因地制宜进行古村落历史资源整合,改善古村落民生等产业振兴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陈勤昌  
居民点的空间重构优化助益于乡村转型发展与空间有机更新,是推进传统村落活化传承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旅游型传统村落崇木凼村为案例,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景观基因分析、遥感解译与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精准识别居民点内外系统空间重构演变特征,深刻探讨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景观基因与民居建筑组成崇木凼居民点空间重构的主要内容,景观基因表现为轻微变化但相融于本土的协调特征,新旧景观和谐共生、传统风貌动态延续;民居建筑表现为整体层面上聚居形态特征明显、建筑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局部层面上空间有序拓展。(2)崇木凼村外部系统对居民点起引导和约束作用,呈现出近路性、中心性和亲水性特征,即距离道路、基础设施和水域越近居民点越密集。(3)在外部环境驱动和内部要素响应下,崇木凼村以“文化延续—空间有序—物质更新”三维重构路径,推动村落居民点空间要素重塑、空间格局优化和空间组织营建,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空间、物质基础,进而赋能乡村振兴实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文静  翟国方  周姝天  鲁钰雯  
日本乡村问题的成因和面临的困境与中国相似,且日本乡村振兴开展时间较早、经验相对丰富。本文在梳理日本乡村振兴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边缘村落,结合实际案例从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保障机制等方面介绍边缘村落规划内容。最后,将日本边缘村落规划注重空间紧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等经验与中国乡村发展现状相结合,对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有所启示,主要包括正视乡村衰落、将紧凑理念融入乡村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建平  朱雪梅  林垚广  王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大决策部署。以粤北古村石塘为例,探讨如何以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为抓手,通过传统村落的微更新系统实践,以点撬面,促进人、文、地、产、景的多维度发展,从而推动村镇社区全面复兴。为中国广大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积极案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昂  
传统村落在黄河流域展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乡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具备较高的科学研究、旅游观赏和开发价值。依托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而发展起来的著名乡村旅游地,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然而如果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将不可避免地毁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黄河流域依托于传统村落进行的旅游开发同样面临诸多的问题,研究针对黄河流域传统村落基数大、范围广、类型多的情况,进行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期能为当地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贡献合理科学的经验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