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6)
- 2023(12690)
- 2022(10584)
- 2021(9731)
- 2020(7863)
- 2019(17057)
- 2018(16742)
- 2017(32333)
- 2016(17298)
- 2015(18525)
- 2014(17756)
- 2013(17621)
- 2012(15881)
- 2011(14388)
- 2010(14264)
- 2009(13309)
- 2008(12500)
- 2007(11278)
- 2006(9859)
- 2005(8345)
- 学科
- 济(74797)
- 经济(74722)
- 业(54168)
- 农(50282)
- 管理(41885)
- 农业(33394)
- 企(32129)
- 企业(32129)
- 方法(26979)
- 数学(23912)
- 数学方法(23746)
- 业经(23683)
- 中国(18849)
- 地方(17337)
- 财(16885)
- 贸(14812)
- 贸易(14808)
- 制(14403)
- 易(14388)
- 学(13033)
- 产业(12854)
- 农业经济(12741)
- 发(12349)
- 技术(11835)
- 体(10772)
- 收入(10477)
- 环境(10454)
- 银(10354)
- 银行(10315)
- 发展(10207)
- 机构
- 学院(244469)
- 大学(234259)
- 济(105042)
- 经济(103277)
- 管理(93227)
- 理学(82222)
- 研究(81703)
- 理学院(81397)
- 管理学(80042)
- 管理学院(79647)
- 农(65873)
- 中国(61810)
- 科学(51472)
- 农业(50735)
- 京(46741)
- 业大(46283)
- 财(42238)
- 所(41214)
- 中心(38202)
- 研究所(37776)
- 江(35954)
- 财经(34155)
- 农业大学(32049)
- 经济学(31416)
- 经(31115)
- 范(30151)
- 师范(29740)
- 经济管理(28789)
- 经济学院(28661)
- 院(28549)
- 基金
- 项目(172131)
- 科学(135752)
- 基金(125316)
- 研究(123897)
- 家(110799)
- 国家(109760)
- 科学基金(93727)
- 社会(82446)
- 社会科(77954)
- 社会科学(77936)
- 省(70404)
- 基金项目(67484)
- 自然(59352)
- 自然科(57995)
- 自然科学(57980)
- 自然科学基金(56962)
- 划(56949)
- 教育(53824)
- 编号(50019)
- 资助(48340)
- 发(39996)
- 重点(38441)
- 成果(37172)
- 农(37130)
- 部(37061)
- 创(36807)
- 国家社会(34681)
- 创新(34335)
- 课题(33243)
- 业(32720)
- 期刊
- 济(121761)
- 经济(121761)
- 农(70337)
- 研究(63092)
- 农业(47556)
- 中国(44629)
- 学报(42582)
- 科学(39254)
- 大学(32549)
- 学学(31880)
- 业经(29230)
- 财(29052)
- 管理(28864)
- 融(22598)
- 金融(22598)
- 业(22097)
- 经济研究(18244)
- 技术(17659)
- 问题(17389)
- 教育(16428)
- 财经(15651)
- 农业经济(15283)
- 版(15017)
- 农村(14936)
- 村(14936)
- 经(13595)
- 商业(13242)
- 世界(13155)
- 业大(13146)
- 科技(12586)
共检索到346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笑颜 高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农村消费提质、扩容、升级。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是供给侧发展滞后。为定量检验产业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市县级数据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讨论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消费量的影响程度。结论显示: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居民消费总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村居民消费中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对文娱教育和交通通信支出有拉动作用,对医疗保健支出有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三点政策建议:一是统筹农村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引导农村消费结构升级;二是结合地区特色谋划农村产业发展路径;三是加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助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展小瑞 孙广华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有效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村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也由此带来了农村居民消费理念、消费偏好、消费模式和消费需求的转变。但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依然面临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消费质量波动较大;信息类产品供给不足,消费结构转型不充分;新兴产品供给有限,农村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欠佳,以及服务方式相对单一,新型消费模式推广不足等系列问题。为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未来应进一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实现消费提质扩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以调整消费偏好;持续推进农村数字物流建设,以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杨鸽
快速发展的农村电商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本文基于我国市县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村电商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以及流通专业化程度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流通专业化能够正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流通专业化存在门槛效应,当流通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村电商发展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因此,需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平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协同关系有利于破解农村居民消费不振的困局,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本文利用2015-2020年省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以及农业机械总功率等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指数,并使用系统矩估计评估乡村振兴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在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地方政府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助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瑾 李振 田靖文
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指数,并选取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从实现“人”的现代化视角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作为乡村振兴分项指标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均产生促进作用,但对生态宜居不存在显著影响。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振兴均具有正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春晓 严奉宪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分析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对889位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受灾经历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受灾经历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中起遮蔽效应;价值取向在农村居民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个体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相比,自我效能感对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弱、更平稳。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意愿,需要注重应灾宣传内容的选择,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居民减灾公共品供给参与原则,并注重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从军 李航毅
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广阔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运用大数据思维,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平台,实现消费阶段升级,实现创新行为价值,实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 消费 创新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程从军 李航毅
消费是带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广阔但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运用大数据思维,转变消费观念,构建消费平台,实现消费阶段升级,实现创新行为价值,实现农村经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 消费 创新行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凤
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我国也已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从福利性、静态式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市场化、动态化的新模式。同时,农村居民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然而,在当前的新时代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依然较为单一,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为加快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新时代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玉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关注农村农业农民发展,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本文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主要呈现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低收入和高收入组差距逐渐拉大、农村居民收入区域间差异明显等特征,并阐释了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形成主要受地域特征差异较大、经济发展差异明显、产业结构层次高低不同、农村教育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市场相对饱和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提出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改革来扩大农民就业创业渠道、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来完善相对贫困的帮扶政策、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农业技能培训来提高农民增收的资本等措施,进而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收入差异 农村 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再强 张鹏洲
本文在深入总结流通创新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和策略,并从基建、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流通创新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王阳
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关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以2013年1月—2021年7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21份农村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和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存在"局部聚集"现象;政策工具呈现"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效力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部分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梳理政策退出、延续、升级、新增的优化调整清单,提出政策优化调整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政策 优化调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冷晨昕 刘灵芝 祝仲坤
本文基于2004-2013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收入来源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的相对上涨有助于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支出所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交通和通讯支出所受影响最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则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负面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合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以及引导农村居民改善消费习惯,培育农村居民理性消费的消费理念等几点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婷
本文以“农村电商→县域创业→农民增收”这一逻辑为研究主体,实证探究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电商会通过促进县域创业这一传导机制进而提升农民增收,当县域创业跨过门槛值时,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从地区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及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对农民增收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影响效应未呈现显著性。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文章提出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县域创业扶持力度,发挥农村电商平台作用,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