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38)
2023(14677)
2022(12604)
2021(11761)
2020(9503)
2019(21678)
2018(21358)
2017(40507)
2016(22052)
2015(24497)
2014(24305)
2013(23737)
2012(21743)
2011(19780)
2010(19725)
2009(18102)
2008(17131)
2007(15195)
2006(13495)
2005(11394)
作者
(63942)
(53231)
(52737)
(50198)
(33604)
(25539)
(23832)
(20771)
(20337)
(18917)
(18216)
(17871)
(16752)
(16728)
(16364)
(16291)
(15974)
(15702)
(15110)
(15035)
(13256)
(12874)
(12847)
(12211)
(11981)
(11826)
(11762)
(11705)
(10768)
(10576)
学科
(83860)
经济(83759)
(59633)
管理(59070)
(46048)
企业(46048)
方法(36004)
(34254)
数学(30908)
数学方法(30467)
中国(23406)
农业(22909)
业经(22239)
(21376)
(19690)
地方(18873)
(16952)
(14598)
贸易(14591)
(14174)
理论(14107)
环境(13217)
(13195)
教育(12614)
(12440)
(12407)
银行(12385)
财务(12334)
财务管理(12308)
技术(12186)
机构
学院(308292)
大学(306981)
管理(119963)
(115187)
经济(112385)
研究(105202)
理学(104312)
理学院(103126)
管理学(101195)
管理学院(100666)
中国(76245)
科学(67776)
(65333)
(57832)
(52648)
(51921)
业大(50017)
研究所(48277)
中心(47734)
(45033)
农业(44401)
(42414)
师范(41963)
财经(41599)
北京(40976)
(38700)
(37817)
(36869)
师范大学(33684)
技术(33541)
基金
项目(217339)
科学(169272)
研究(159584)
基金(155259)
(136337)
国家(135102)
科学基金(114600)
社会(98682)
社会科(92941)
社会科学(92910)
(86499)
基金项目(82494)
自然(74510)
教育(72831)
自然科(72695)
自然科学(72677)
(72627)
自然科学基金(71347)
编号(66626)
资助(62736)
成果(54383)
重点(48853)
(47281)
(46695)
课题(46184)
(44936)
创新(41795)
科研(41342)
项目编号(40322)
大学(39771)
期刊
(132138)
经济(132138)
研究(88930)
中国(59509)
(58218)
学报(53892)
科学(48802)
管理(42116)
大学(40956)
农业(39423)
学学(38709)
教育(37317)
(37132)
(25830)
金融(25830)
技术(25510)
业经(24931)
经济研究(20053)
财经(19192)
(17428)
问题(17021)
(16820)
(16271)
图书(16188)
科技(15728)
业大(15335)
理论(14563)
现代(13676)
技术经济(13567)
实践(13513)
共检索到445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毓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快速向农村社区下移,传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逐渐脱节于现代农村社区发展需求,各种矛盾开始在此集聚,新的治理问题凸显。如何通过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强化民生保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前我国已经开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工作开展,但还存有一些问题。本文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治理困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范子娜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其本质上就蕴含着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而成功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在于人。对我国农村当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可知,其开发前景并不明朗,呈现出规模大质量低的特点。因此,应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扩大技能培养方面的投资,推进农村高职教育,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技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促进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文帅   吴玲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宏伟目标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显著特征,能够推动社会不断高质量发展,又能不断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原则,使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而生产要素配置失衡、基础设施的建立不足、文化价值遭到冲击等问题成了农村地区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不断持续推进顶层设计落地生根,加快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加强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使农村地区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向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若羚  赵海峰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备受瞩目。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鼓励农户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尤其是农户融资,面临多维度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融资现状和农户融资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现实困境的路径,以改善农户生产经营融资约束难题,切实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璐璐  
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现有优势及困难所在,探索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各项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彩云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昊  梁亚荣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供应则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前提。乡村旅游用地具有权属集体性、类型多样性、利用复合性、价值乡村性、建设用地分散性等突出特点。点状供地作为新型的土地供应模式,符合新时期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降低了建设活动对乡村土地农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与乡村旅游的用地特点十分契合。目前乡村旅游点状供地面临点状供地模式缺乏立法支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模糊、生态保留用地利用的稳定性不足和适配村庄规划缺失等实践困境,应在赋予点状供地模式明确的法律地位、将旅游用途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范围、优化生态保留用地的取得方式、编制兼具"刚性"和"弹性"的村庄规划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中春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对治理问题的分析必须尊重治理规律。现阶段探讨我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有特定的背景。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已进入历史新方位。乡村治理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精神思想问题、人的社会管理问题和人的公共服务问题等三大问题。做好乡村治理工作责任重大,它的紧迫任务是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最终目标是要在乡村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实践中,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实行共建共治共享,建立治理框架;加强村庄人员管理和服务,了解乡村居民现状,健全联系机制,完善登记制度;引导乡村居民的进步,改造人的精神思想,推动人的现代化,夯实善治之基;调控乡村居民的矛盾,重视改革"三有结合",完善治理体系,保证社会稳定;服务乡村居民的需求,强调分类分级施策,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问题;疏导乡村居民的转变,正确解释人的差异,支持社会流动,搭建转变阶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永乐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而乡贤则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当前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乡贤队伍结构有短板、参与治理的资格待正名、对于乡贤参与治理的政策性保障力度不够等,基于此未来要更好地促进乡贤队伍有效率、有质量地参与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就要从加强对乡贤队伍的保障、强化对其履职尽责的监督以及夯实乡贤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国锋   王丽君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困境,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不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涛  牟苑双  
政府作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牵头人,应承担起在农村集体经济中的职责与使命。通过实践考察发现,政府在治理农村集体经济中存在理念错位、方式失当、权限模糊、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其困境产生的根源是乡村振兴政绩考核制度不完善、项目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权责不清、自治主体能力不足以及政府监管保障制度不健全和人员技术供给缺乏。因此,多元设置,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统筹互动,优化资源配置运作机制;协调内生,构建政府与自治主体有效协同机制;多维合力,健全监管制度和技术监管保障机制是实现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