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6)
- 2023(4868)
- 2022(3804)
- 2021(3580)
- 2020(2566)
- 2019(5601)
- 2018(5234)
- 2017(9402)
- 2016(4765)
- 2015(5059)
- 2014(4937)
- 2013(5103)
- 2012(4826)
- 2011(4539)
- 2010(4791)
- 2009(4462)
- 2008(4025)
- 2007(3756)
- 2006(3348)
- 2005(2658)
- 学科
- 农(22054)
- 济(20486)
- 经济(20464)
- 农业(14544)
- 业(12318)
- 财(12257)
- 财政(10033)
- 业经(8536)
- 中国(8486)
- 政(8461)
- 管理(8018)
- 地方(7956)
- 农业经济(6794)
- 制(6627)
- 收入(6048)
- 发(5683)
- 村(5333)
- 农村(5315)
- 策(5254)
- 发展(5244)
- 展(5238)
- 及其(5128)
- 方针(5008)
- 政策(4899)
- 述(4680)
- 阐(4680)
- 阐述(4680)
- 方针政策(4615)
- 方法(4438)
- 体(4422)
- 机构
- 学院(68554)
- 大学(64652)
- 济(27703)
- 经济(26988)
- 研究(24645)
- 管理(22466)
- 理学(19208)
- 理学院(18946)
- 中国(18762)
- 管理学(18584)
- 管理学院(18450)
- 财(17334)
- 农(16808)
- 科学(14238)
- 京(12677)
- 中心(11830)
- 所(11805)
- 农业(11584)
- 江(11304)
- 范(11107)
- 师范(11051)
- 财经(10777)
- 业大(10589)
- 研究所(10376)
- 省(9952)
- 经(9731)
- 经济学(8930)
- 州(8754)
- 师范大学(8634)
- 院(8539)
- 基金
- 项目(44719)
- 研究(36772)
- 科学(34786)
- 基金(30965)
- 家(26043)
- 国家(25704)
- 社会(24394)
- 社会科(22647)
- 社会科学(22642)
- 科学基金(21694)
- 省(18968)
- 基金项目(16351)
- 编号(16302)
- 教育(16208)
- 划(14538)
- 成果(13617)
- 农(11551)
- 课题(11456)
- 资助(11130)
- 自然(11058)
- 发(11003)
- 自然科(10770)
- 自然科学(10767)
- 自然科学基金(10537)
- 国家社会(10133)
- 性(10089)
- 年(10014)
- 重点(9911)
- 村(9822)
- 部(9421)
共检索到111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念
思政教育高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学校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将思政课与实践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此,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22年6月出版的《青春力行之国情观察:行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思政课堂》一书,以实践育人工作为导向,
关键词:
大思政 乡村振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秦中春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对治理问题的分析必须尊重治理规律。现阶段探讨我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有特定的背景。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已进入历史新方位。乡村治理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精神思想问题、人的社会管理问题和人的公共服务问题等三大问题。做好乡村治理工作责任重大,它的紧迫任务是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最终目标是要在乡村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实践中,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实行共建共治共享,建立治理框架;加强村庄人员管理和服务,了解乡村居民现状,健全联系机制,完善登记制度;引导乡村居民的进步,改造人的精神思想,推动人的现代化,夯实善治之基;调控乡村居民的矛盾,重视改革"三有结合",完善治理体系,保证社会稳定;服务乡村居民的需求,强调分类分级施策,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问题;疏导乡村居民的转变,正确解释人的差异,支持社会流动,搭建转变阶梯。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正芬 余彬文
乡村生态资本化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实现生态资源价值的主要方式与根本路径,对于乡村绿色发展、环境优化、生态治理等具有直接影响。在乡村生态资本化试运行或准备运行的当下,必须发挥前瞻性,系统分析生态资本化面临的问题,探索产权明晰、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多元协同的科学规划路径,深入挖掘乡村生态资本化发展的科学途径,为赋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生态 资本化 问题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珺珺 徐莉
当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五年,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五年。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脱贫攻坚阶段,我国乡村教育囿于传统的学校体制框架内。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的未来》报告。这昭示着全球的终身教育进入实质推进期。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的乡村教育也必然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实现人的可持续成长是乡村教育发展的核心关切问题。2050年乡村振兴的社会化图景必然是“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化乡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钰
乡贤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乡贤文化具有教化民众、延伸管理、造福家乡的作用。在国家致力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际,我们更应看到乡贤文化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在继承传统乡贤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联系实际,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
乡贤文化 时代价值 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文胜 汪义力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国家政权组织、共和国大厦的基石,如何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农民与土地等多重关系,是现实焦点,也是现实难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镇政府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表现出权责不对等,从而导致职能错位、缺位、越位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顺利推进乡镇治理现代转型,回答好乡镇职能如何定位、乡镇治理如何转型的问题,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的考察,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探讨通过乡镇职能边界要从属地管理向职权管理转变、公共产品供给要从政府目标主导向农民群众最现实需求主导转变、乡镇治理机制要从单一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考核导向要从注重工作过程向注重工作结果转变、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从注重领导群众向同时注重发动群众转变等基本途径,以期为推进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基本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镇治理 现代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璐
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并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乡村振兴视阈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基础设施使用效率不高以及部分优秀乡村文化逐渐遗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激发农民参与热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传统文化以及重视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建设 破解对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苑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出"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加强和完善乡镇预算管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在辽宁省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出当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完善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永乐
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而乡贤则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当前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乡贤队伍结构有短板、参与治理的资格待正名、对于乡贤参与治理的政策性保障力度不够等,基于此未来要更好地促进乡贤队伍有效率、有质量地参与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就要从加强对乡贤队伍的保障、强化对其履职尽责的监督以及夯实乡贤文化底蕴等方面进行优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乡贤 德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建强 张怡轩 张睿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所提及,其中有一条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海南城乡人均差异较大,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些原因都将会阻碍海南省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适应海南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南省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达到海南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海南共同富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城乡差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眉卿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成人学校 精准教育供给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四灿 张云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完成,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基层治理,只有坚持建立健全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才能以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测度和评价乡村治理的绩效成为重要理论问题。依托中央有关乡村振兴的若干重要文件精神,从定量角度出发,引入管理学中“绩效”的概念,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五个方面构建乡村治理的定量绩效评价体系,为乡村治理的科学评估提供支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业辉 韩磊 谢双玉 乔花芳
同质化问题是制约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文献梳理理清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的症结,将乡村旅游中的"乡村"解构为空间性、意象性与产品性三重特性,并从这三重特性中蕴含的同质化表现解构乡村旅游同质化的内涵,即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是逐步走向空间资本化、产品符号化和意象均质化的过程;揭示并阐明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的本质是在消费主义背景下向城市的不断趋近和统一的过程,其中,空间的资本化归因于旅游场所的景区化和空间意义的流动化,产品的符号化产生于规划设计的符号化和旅游活动的展演化,意象的均质化来源于旅游宣传的均质化和游客预期的刻板化。依据对乡村旅游同质化内涵的解构和解读,构建了乡村旅游同质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判定和比较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案例的同质化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恺 万芳坤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工作满意度是乡村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晴雨表"。从心理契约视角出发,以工作满意度为工具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基于对224名乡村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当前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心理契约达成水平。研究表明:当前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居于中等水平;乡村教师心理契约总体达成水平较高,但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其中教师责任达成水平高于学校责任达成;心理契约对乡村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学校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力大于心理契约教师责任。提出双向互动,构建良好心理契约;主动干预,强化心理契约引导;分类施策,满足教师差异需求;协同发展,均衡心理契约结构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