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12)
2023(17504)
2022(14873)
2021(14033)
2020(11508)
2019(26375)
2018(26061)
2017(49860)
2016(26413)
2015(29798)
2014(29162)
2013(29003)
2012(26429)
2011(23976)
2010(23979)
2009(22465)
2008(20959)
2007(18304)
2006(16290)
2005(14437)
作者
(73838)
(61640)
(60896)
(57912)
(38714)
(29359)
(27540)
(24015)
(23310)
(21731)
(20790)
(20773)
(19244)
(18937)
(18873)
(18807)
(18048)
(17959)
(17544)
(17385)
(15210)
(15087)
(14686)
(14058)
(13915)
(13680)
(13525)
(13495)
(12439)
(12171)
学科
(108860)
经济(108741)
(77075)
管理(69608)
(54261)
企业(54261)
(52195)
方法(45514)
数学(40150)
数学方法(39770)
中国(36032)
农业(34648)
业经(28076)
(28065)
金融(28063)
(27556)
(26917)
银行(26881)
(25971)
地方(23792)
(23564)
(21427)
贸易(21408)
(20927)
(20664)
(16466)
财务(16399)
财务管理(16371)
环境(16315)
(16295)
机构
学院(369298)
大学(367435)
(156449)
经济(153330)
管理(145266)
研究(127340)
理学(126052)
理学院(124755)
管理学(122766)
管理学院(122136)
中国(102502)
(77501)
科学(75882)
(73088)
(68387)
(62854)
中心(59637)
业大(57881)
研究所(57328)
农业(55915)
财经(54997)
(52397)
(50404)
北京(48960)
(48320)
师范(47948)
经济学(47467)
(45261)
经济学院(42870)
(42827)
基金
项目(253069)
科学(199715)
研究(189576)
基金(184764)
(160008)
国家(158635)
科学基金(136293)
社会(121708)
社会科(115105)
社会科学(115073)
基金项目(97961)
(97344)
自然(85661)
教育(85097)
自然科(83660)
自然科学(83643)
自然科学基金(82139)
(81169)
编号(78290)
资助(75017)
成果(63103)
(56740)
重点(56252)
(55285)
课题(52629)
(52536)
国家社会(50720)
创新(49027)
教育部(48788)
人文(47966)
期刊
(173162)
经济(173162)
研究(110758)
(74470)
中国(72553)
学报(56847)
科学(54010)
农业(50485)
(49310)
管理(48666)
(46058)
金融(46058)
大学(44216)
学学(41900)
教育(37912)
业经(32345)
技术(29664)
经济研究(27047)
财经(26183)
(23957)
问题(23331)
(22427)
世界(18720)
(18623)
理论(17646)
技术经济(17366)
图书(17362)
科技(17252)
(16970)
现代(16702)
共检索到54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宛东  
普惠金融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BCC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以及面板Tobit模型,研究中国金融惠农静态和动态效率,以及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金融惠农效率较高,投入产出配置较为合理;从2015年开始,中国金融惠农效率不断增加,而且增速也在加快,主要受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经济增长和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对金融惠农效率有正向影响,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和涉农贷款对金融惠农效率有负向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尧  罗梦兰  罗贤春  
乡村惠农信息生态链的稳定运行能够促进乡村惠农信息的有效传播。文章构建了当前环境下的乡村惠农信息生态链,分析了乡村惠农信息生态链失衡对传播效能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随着乡村信息用户对惠农信息传播的精准度、关注度和转化率要求越来越高,有关部门应从信息主体、信息内容、信息媒介、节点关系等多个方面调控乡村惠农信息生态链的影响因素,推动乡村惠农信息生态链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提升乡村惠农信息传播效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花毅  
落实"三农"工作,必须通过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来达到,要坚守五大发展理念,以产业兴旺为基本原则,中心思想是要拉动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提质增效,主要方向是要加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缩短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时间,为创建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晓芳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的关键窗口期,农村产业升级快速发展驱动普惠金融供给侧变革。针对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满意度问题,通过贷款程序烦琐程度等七方面主因素分析,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得出普惠金融满意度与担保程度、信用评级程度、是否参加保险、信贷政策宣传全面程度有较强正相关,据此提出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有效衔接策略:信贷户衔接—提升信贷户信用意识与强化制度规范、银行机构措施机制衔接—优化流程与创新模式、协同方协同路径衔接—完善协同功能与合理运用货币工具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婧  任金政  王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围绕如何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村普惠金融专业人才这一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分析现有人才培养的主要瓶颈,紧密与行业前沿动向相结合,形成了"理论—实践—再理论"的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并以"同中有异"的原则设计教学内容、建立综合评估考核模式,致力于使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服务于培养农村普惠金融人才。从实施效果来看,实践课程改革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升了历史感和使命感,从知识上掌握了现代农村普惠金融理论,从能力上培养了创新协作、沟通交流等一系列技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人才的培养。这将为涉农高校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贺  
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发展取向,带来了巨大经济社会绩效。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欠发达地区,金融资源短缺,市场发育不足,一直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收入增长效应、民营企业发展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影响了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雨  
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存在的困境,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内在机制,并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降低农村地区相关主体获取资金成本、提高涉农主体资金的可获得性等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叶   薛永基  
为了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数字普惠金融角度出发,探究其对农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实证检验发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即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农业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地检验其中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而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本文还检验了企业风险水平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企业风险水平更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凌霄  
文章在采用熵值法测算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使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分别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我国乡村振兴均表现出空间关联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越近,溢出效应越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是推动农村减贫、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昝琳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区乡村振兴,但对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赋能增长极和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促进乡村振兴;(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距离范围、区域和省份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娜  
普惠金融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和民生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帮扶小微企业、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因此普惠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当前对其长效机制的探索成为热议的话题。而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建成农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强国。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对我国当前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回顾分析,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其长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婧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但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金融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农产品加工值占比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维度构建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采用2013-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存在且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区域经济越发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的趋势性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进一步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指标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可知,现有研究中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传统第三产业占比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存在明显低估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荣宇飞  
数字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服务融合数字技术的体现,其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利用2013—2022年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影响机理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高企业的研发投资,进而正向影响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考察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发现相比于衰退期,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