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6)
- 2023(11189)
- 2022(9787)
- 2021(9242)
- 2020(7484)
- 2019(17401)
- 2018(17322)
- 2017(33147)
- 2016(17808)
- 2015(20160)
- 2014(20268)
- 2013(20151)
- 2012(18538)
- 2011(16877)
- 2010(16876)
- 2009(15551)
- 2008(14809)
- 2007(12954)
- 2006(11414)
- 2005(9432)
- 学科
- 济(73351)
- 经济(73268)
- 业(50065)
- 管理(47577)
- 企(38022)
- 企业(38022)
- 方法(32371)
- 农(31007)
- 数学(27732)
- 数学方法(27441)
- 农业(20517)
- 中国(19680)
- 业经(19290)
- 财(16953)
- 地方(16804)
- 学(15664)
- 制(13417)
- 贸(12390)
- 贸易(12382)
- 易(11985)
- 理论(11790)
- 和(11514)
- 发(10680)
- 银(10649)
- 环境(10647)
- 银行(10616)
- 技术(10486)
- 教育(10390)
- 融(10281)
- 金融(10280)
- 机构
- 大学(254799)
- 学院(254430)
- 管理(104425)
- 济(99660)
- 经济(97312)
- 理学(91062)
- 理学院(90068)
- 管理学(88591)
- 管理学院(88129)
- 研究(86277)
- 中国(62778)
- 京(54303)
- 科学(53301)
- 农(44548)
- 财(43092)
- 所(42694)
- 业大(39515)
- 中心(39161)
- 研究所(39021)
- 江(35949)
- 范(35165)
- 师范(34918)
- 财经(34802)
- 北京(34375)
- 农业(33664)
- 经(31675)
- 院(31231)
- 州(29597)
- 经济学(28314)
- 师范大学(28262)
- 基金
- 项目(178535)
- 科学(140172)
- 研究(133317)
- 基金(129037)
- 家(111472)
- 国家(110459)
- 科学基金(94968)
- 社会(83418)
- 社会科(78669)
- 社会科学(78650)
- 省(69693)
- 基金项目(69451)
- 自然(60862)
- 教育(59785)
- 自然科(59398)
- 自然科学(59388)
- 自然科学基金(58302)
- 划(58117)
- 编号(55837)
- 资助(52023)
- 成果(45461)
- 重点(39203)
- 部(39051)
- 发(38349)
- 课题(37481)
- 创(36812)
- 创新(34144)
- 国家社会(33651)
- 科研(33602)
- 项目编号(33522)
- 期刊
- 济(113125)
- 经济(113125)
- 研究(74923)
- 中国(47230)
- 农(46147)
- 学报(40197)
- 科学(38104)
- 管理(36183)
- 农业(31352)
- 大学(30978)
- 财(29871)
- 学学(28994)
- 教育(28769)
- 融(21521)
- 金融(21521)
- 业经(21182)
- 技术(21007)
- 经济研究(16480)
- 财经(15837)
- 图书(14891)
- 问题(14716)
- 经(13379)
- 业(13317)
- 理论(13303)
- 版(12964)
- 科技(12894)
- 实践(12460)
- 践(12460)
- 技术经济(11998)
- 现代(11894)
共检索到367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震宇 盛家润 侯冠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又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变成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基于Ucinet、Cite Space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乡村振兴的关注热度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互动有待提升,核心研究团队正逐渐形成。当前,乡村振兴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区域差异与动态评价等方面。未来应围绕多学科交互的乡村振兴理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地区三次分配机制等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震宇 盛家润 侯冠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又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变成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基于Ucinet、Cite Space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乡村振兴的关注热度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互动有待提升,核心研究团队正逐渐形成。当前,乡村振兴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区域差异与动态评价等方面。未来应围绕多学科交互的乡村振兴理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地区三次分配机制等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萍 余思琪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已成为形成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体系的重要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要素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驱动力。为探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城乡"生态、经济、安全、社会"四维协调发展系统,运用熵权法测算并归纳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形成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空间格局,地区差异呈现缩小趋势;东部地区经济协调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北地区生态协调与安全协调水平较高,优势明显。基于此,应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乡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社会进步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与安全为路径,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协调发展 四维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婷 张淼
[目的]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关于城乡融合、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土地整治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土地整治、规划与管理、统筹安排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方法]该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土地整治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土地整治研究集中于整治策略与路径选择;产业发展角度的相关研究则集中于土地整治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影响路径与模式;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土地整治研究偏重于对土地整治的生态评价,包括生态效益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结论]城乡统筹视角下,土地整治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何有待深入研究;应进一步加深土地整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相关研究;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机制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国土整治工作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萍 余思琪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已成为形成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体系的重要基础。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要素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驱动力。为探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本文构建了城乡"生态、经济、安全、社会"四维协调发展系统,运用熵权法测算并归纳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形成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空间格局,地区差异呈现缩小趋势;东部地区经济协调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东北地区生态协调与安全协调水平较高,优势明显。基于此,应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乡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社会进步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与安全为路径,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乡村振兴 协调发展 四维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金武 侯冠宇 唐世洲
文章基于CSSCI核心数据库,利用Ucinet和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的历史变迁、热点趋势与未来展望。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经历了从萌芽探索的起步阶段,正在向深化发展的新阶段转变;研究成果丰硕,整体呈现校内“合作密切”、校际“单打独斗”的特点;研究主题主要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未来可以基于跨学科视角,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铁军 逯浩
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科学构建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资源主权以及实现负利率时代的货币锚定转换,是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乡村振兴在国家顶层设计中被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在当前内外风险叠加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的乡村全面振兴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言至关重要,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亮 高维新
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问题,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以2017—2019年990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论文为数据样本,采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进行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研究发现,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学术界有关乡村振兴的研究文献迅速增加,但是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体,发文作者之间的研究合作也十分欠缺。在研究机构的分布上,主要以北京、武汉等大城市学术力量雄厚的"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且研究机构之间的研究合作较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共被引作者主要有贺雪峰、刘彦随、叶兴庆、黄祖辉、王亚华、陆益龙、黄宗智、沈费伟、陈锡文、温铁军、刘合光等,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成果对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仍具有重要影响。学者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展开了研究,乡村治理、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精准扶贫、城镇化、乡村旅游、实现路径、返乡创业等是乡村振兴研究的热点领域。根据乡村振兴研究的基本情况、进展及热点分析,结合具体的文献研究,对未来乡村振兴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迎春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涉农法律的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立法内容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农业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研究两种典型范式,将其嵌入农业法领域审视农业法体系独立性,可更加直观地考察农业法体系的张力与限度,进而廓清农业法体系自主、体系扩容、体系补强路径。农业法应跳出现有部门法尤其是经济法部门的桎梏,在传统部门法体系之外单列作为专门性独立法部门,以体系自主性来加快《农业农村基本法》制定,为未来农业法法典化做准备。农业法作为跨部门法、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集成体系,以体系扩容统合农业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证立农业法体系独立性提供理论支撑。在诸如行业法、领域法等条块集合研究、点状集成研究日趋关注背景下,农业法可在体系自主性前提下,吸收其理论范式,补强行业法治、农业农村重大改革问题等方面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农业法 体系独立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迎春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涉农法律的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立法内容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农业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研究两种典型范式,将其嵌入农业法领域审视农业法体系独立性,可更加直观地考察农业法体系的张力与限度,进而廓清农业法体系自主、体系扩容、体系补强路径。农业法应跳出现有部门法尤其是经济法部门的桎梏,在传统部门法体系之外单列作为专门性独立法部门,以体系自主性来加快《农业农村基本法》制定,为未来农业法法典化做准备。农业法作为跨部门法、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集成体系,以体系扩容统合农业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证立农业法体系独立性提供理论支撑。在诸如行业法、领域法等条块集合研究、点状集成研究日趋关注背景下,农业法可在体系自主性前提下,吸收其理论范式,补强行业法治、农业农村重大改革问题等方面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农业法 体系独立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勇
长期以来,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滞缓,存在发展不平衡、教育产品单一、学习者参与度低等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法律政策缺失、统筹协调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农村老年教育应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老年教育发展;以"三农"课程开发为重点,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吸引老年人群广泛参与;以乡规民约为突破口,完善基层老年教育法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老年教育 “三农”课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关注各自问题到相互融合、从关注单一问题到关注多元问题的演变过程。当前,美国农业农村政策关注重点是建设宜居宜业的农村居住社区、培育增进互信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兴旺发达的农村多元经济、创新促进发展的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在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注重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农场、农村小企业、创业期农场发展,更加注重农业以外的就业增收机会,更加注重政策项目的执行效率、可获得性等趋势。美国的农业农村政策演变历程和趋势对于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甜甜 戴雅楠 车瑞昱 杜佩佩 邓勇亮 崔鹏
[目的]乡村振兴对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乡村振兴已有研究回顾梳理,从文献特征、演进路径、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将2007-2022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发表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3 532篇论文作为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全面剖析。[结果]乡村振兴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始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2个阶段,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交流,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大,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和高产作者集群;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关键词聚类呈现出4个核心主题,包括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展模式、成效测度和发展对策。[结论]完善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构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精准测度乡村振兴成效、共助乡村振兴持续高速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经纶 杨梦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学术探索的焦点。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与依据,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是理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现实依据;二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涵与特征,学者们主要围绕产业要素、产品结构、产业创新、产业融合、产业体系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并从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性、经营主体利益关系的协同性、产业经营体系的现代性等角度揭示其特征;三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学界认为资金投入、现代化技术供给、城乡产业融合、乡村人才、规划、协作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不足是当前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推动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乡村产业品牌创新等方面进行破解;四是国外乡村振兴有关经验与借鉴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进路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制度、经验、问题和启示等进行分析。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边界,聚焦问题与对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经纶 杨梦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学术探索的焦点。学界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与依据,学者们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是理论基础,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是现实依据;二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内涵与特征,学者们主要围绕产业要素、产品结构、产业创新、产业融合、产业体系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并从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性、经营主体利益关系的协同性、产业经营体系的现代性等角度揭示其特征;三是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学界认为资金投入、现代化技术供给、城乡产业融合、乡村人才、规划、协作和创新意识等方面不足是当前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应从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推动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开展乡村产业品牌创新等方面进行破解;四是国外乡村振兴有关经验与借鉴等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进路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制度、经验、问题和启示等进行分析。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边界,聚焦问题与对策,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