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9)
- 2023(10761)
- 2022(9394)
- 2021(8825)
- 2020(7139)
- 2019(16530)
- 2018(16610)
- 2017(31848)
- 2016(17152)
- 2015(19331)
- 2014(19457)
- 2013(19380)
- 2012(17739)
- 2011(16221)
- 2010(16176)
- 2009(14860)
- 2008(14058)
- 2007(12291)
- 2006(10822)
- 2005(9003)
- 学科
- 济(69544)
- 经济(69464)
- 业(48531)
- 管理(46429)
- 企(36995)
- 企业(36995)
- 方法(31425)
- 农(30024)
- 数学(27056)
- 数学方法(26759)
- 农业(19941)
- 业经(18377)
- 中国(18315)
- 财(16623)
- 地方(15639)
- 学(15578)
- 制(12521)
- 理论(11710)
- 贸(10960)
- 贸易(10955)
- 和(10890)
- 易(10607)
- 环境(10343)
- 教育(10294)
- 发(10180)
- 技术(10160)
- 银(9783)
- 银行(9751)
- 务(9649)
- 财务(9590)
- 机构
- 大学(245989)
- 学院(244907)
- 管理(100800)
- 济(93772)
- 经济(91530)
- 理学(88264)
- 理学院(87306)
- 管理学(85851)
- 管理学院(85414)
- 研究(79755)
- 中国(57700)
- 京(51954)
- 科学(50207)
- 农(42437)
- 财(41038)
- 所(39087)
- 业大(38207)
- 中心(36402)
- 研究所(35777)
- 江(34438)
- 范(34132)
- 师范(33895)
- 财经(33391)
- 北京(32634)
- 农业(31933)
- 经(30396)
- 院(28590)
- 州(28312)
- 师范大学(27425)
- 经济学(26918)
- 基金
- 项目(171735)
- 科学(134774)
- 研究(128156)
- 基金(124073)
- 家(106830)
- 国家(105857)
- 科学基金(91304)
- 社会(79957)
- 社会科(75390)
- 社会科学(75370)
- 省(67480)
- 基金项目(67092)
- 自然(58842)
- 教育(57778)
- 自然科(57422)
- 自然科学(57412)
- 自然科学基金(56349)
- 划(56121)
- 编号(53915)
- 资助(50075)
- 成果(43698)
- 部(37546)
- 重点(37458)
- 发(36557)
- 课题(36017)
- 创(35370)
- 创新(32787)
- 科研(32506)
- 项目编号(32450)
- 教育部(32253)
- 期刊
- 济(106279)
- 经济(106279)
- 研究(71910)
- 中国(44403)
- 农(44204)
- 学报(39117)
- 科学(36725)
- 管理(34552)
- 大学(30159)
- 农业(29995)
- 财(28633)
- 教育(28475)
- 学学(28253)
- 业经(20260)
- 技术(20063)
- 融(19474)
- 金融(19474)
- 财经(15155)
- 经济研究(15141)
- 图书(14755)
- 问题(13735)
- 理论(12857)
- 科技(12836)
- 经(12742)
- 版(12642)
- 业(12269)
- 实践(11923)
- 践(11923)
- 技术经济(11322)
- 现代(11206)
共检索到347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娟 张森 卜斯源
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术研究随之涌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关于此主题的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与政策阐释、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城乡关系与要素关联、模式探索与行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维度,并围绕农业转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制度、绿色农业发展、乡土文化风俗、乡村治理转型、人才振兴等焦点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文献基础,但也存在大量反复证明阐释或流于问题表象的分析。以农村社会现实与实践为基础的深入调查仍较为稀缺,由此导致一些研究既未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未能有效回应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农政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乡村振兴研究、政策与行动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研究者应致力于丰富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农民视角以增强对乡村现实的了解,通过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优化问题取向来发现并阐释乡村振兴中的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研究的实践品格,构建“研究—政策—行动”一体化的学术实践框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娟 张森 卜斯源
乡村振兴战略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大量学术研究随之涌现。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社会研究领域关于此主题的代表性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乡村振兴的历史脉络与政策阐释、现实问题与主要挑战、城乡关系与要素关联、模式探索与行动研究、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等维度,并围绕农业转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土地制度、绿色农业发展、乡土文化风俗、乡村治理转型、人才振兴等焦点议题开展了广泛的学术讨论与争论。这些研究和讨论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文献基础,但也存在大量反复证明阐释或流于问题表象的分析。以农村社会现实与实践为基础的深入调查仍较为稀缺,由此导致一些研究既未能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实践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也未能有效回应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农政转型等重大理论问题,乡村振兴研究、政策与行动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社会研究者应致力于丰富乡村振兴研究中的农民视角以增强对乡村现实的了解,通过强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优化问题取向来发现并阐释乡村振兴中的真问题,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扬学术研究的实践品格,构建“研究—政策—行动”一体化的学术实践框架,从而推动乡村振兴研究通向更广阔的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嗨烽 王凤忠 高雷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素资源利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充分激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人才振兴、土地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升级和完善资金保障等;三是基于产业发展方向的实施路径,既可以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也能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来进行,其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共识。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产业振兴 实施路径 区域产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嗨烽 王凤忠 高雷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素资源利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充分激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人才振兴、土地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升级和完善资金保障等;三是基于产业发展方向的实施路径,既可以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也能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来进行,其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共识。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产业振兴 实施路径 区域产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邱梦真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多维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的2007—2023年1 546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图谱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发布数量时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与政策性,空间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与孤立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休闲农业为主的热点问题,并围绕乡村人、地、业要素推动其由抽象概念到具象模式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转化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问题与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分为探索期(2007—2016)和成长期(2017—2023),探索期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的广泛研究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成长期,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研究热度持续提高,研究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张青松 邱梦真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多维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得到的2007—2023年1 546篇文献为样本,综合运用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关键词图谱分析,总结研究热点与前沿进展。结果表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献发布数量时序上呈明显的阶段性与政策性,空间上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呈现出区域差异性与孤立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领域研究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文旅融合、休闲农业为主的热点问题,并围绕乡村人、地、业要素推动其由抽象概念到具象模式的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转化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问题与发展策略是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前沿方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可分为探索期(2007—2016)和成长期(2017—2023),探索期内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农业旅游的广泛研究为后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成长期,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研究热度持续提高,研究趋于多元化与复杂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晔
在科学构建乡村产业振兴系统架构中,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是以现代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形态,其相关的技术、业态、模式正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势必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基于此背景,由蒋辉、吴永清编著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状况,阐明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与意义,借鉴国内外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从微观的村级层面探讨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实践路径,较为清晰地构建出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系统性研究专著,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成果。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严华东 丰景春 蒋松凯 魏星 薛松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宏观背景相呼应,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统领。文章分析了2004—2018年期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内容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演变情况。以公开的政策文本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按照主题检索了1 092份有效文献,借助于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描绘了乡村振兴的研究概貌,结合知识图谱对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对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研究,以期为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学术研究提供参照和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谷甜甜 戴雅楠 车瑞昱 杜佩佩 邓勇亮 崔鹏
[目的]乡村振兴对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对乡村振兴已有研究回顾梳理,从文献特征、演进路径、主题热点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方法]将2007-2022年中国知网(CNKI)期刊中文数据库发表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3 532篇论文作为样本,借助科学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中国乡村振兴研究主题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全面剖析。[结果]乡村振兴文献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历程可以分为起始发展期和蓬勃发展期2个阶段,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交流,但学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不大,尚未形成联系紧密的学术共同体和高产作者集群;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治理体系的转型与创新、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机制等方面;关键词聚类呈现出4个核心主题,包括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发展模式、成效测度和发展对策。[结论]完善乡村振兴理论体系构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精准测度乡村振兴成效、共助乡村振兴持续高速发展是未来乡村振兴的重要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英杰
《“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乡村振兴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意义。文章结合乡村振兴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以及审计实施现状,分析乡村振兴审计在人员覆盖、会计核算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村会计管理体制和数据规划相关建议,增加审计质量的支撑点,起到审计监督作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把乡村建设成幸福美丽和谐的新家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荩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本研究首先阐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当前时期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党的建设 乡村振兴 机遇与挑战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战略视角 研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新艳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实现了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然而我国大部分农村依然发展缓慢,农村产业发展滞后、就业不足,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大等很多问题依然突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这是党在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由杜茂华、陈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于2020年7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一书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书内容详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柯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初等教育根植于乡村,是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环节,对乡村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也必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密不可分。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白芸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家成教授邀请了10位扎根乡村中小学的乡村教师和一位带动乡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的大学教授,整理出版了《扎根乡村大地的教育研究:乡村班主任研究者的自述》一书,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20年3月发行面世。
关键词:
初等教育 研究者 乡村振兴 李家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