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6)
- 2023(2787)
- 2022(2114)
- 2021(1932)
- 2020(1323)
- 2019(2953)
- 2018(2697)
- 2017(4737)
- 2016(2412)
- 2015(2599)
- 2014(2681)
- 2013(2796)
- 2012(2736)
- 2011(2799)
- 2010(2990)
- 2009(2999)
- 2008(2669)
- 2007(2616)
- 2006(2477)
- 2005(1811)
- 学科
- 农(20213)
- 济(13814)
- 经济(13796)
- 农业(13653)
- 业(9014)
- 业经(7213)
- 农业经济(6513)
- 地方(5093)
- 中国(5083)
- 发(4917)
- 发展(4698)
- 展(4697)
- 收入(4674)
- 村(4486)
- 农村(4466)
- 制(3999)
- 建设(3954)
- 经济建设(3377)
- 土地(3351)
- 分配(3253)
- 方针(3090)
- 人口(3060)
- 工作(3053)
- 及其(3017)
- 财(3005)
- 策(2952)
- 政策(2887)
- 农民(2880)
- 述(2770)
- 阐(2770)
- 机构
- 学院(40964)
- 大学(37992)
- 济(16835)
- 经济(16324)
- 研究(14567)
- 管理(14151)
- 农(13436)
- 理学(12057)
- 理学院(11914)
- 管理学(11699)
- 管理学院(11618)
- 中国(11397)
- 农业(9004)
- 科学(8033)
- 京(7402)
- 中心(7400)
- 业大(7348)
- 财(7218)
- 江(6849)
- 所(6741)
- 范(6741)
- 师范(6719)
- 省(6316)
- 研究所(5998)
- 农业大学(5831)
- 社会(5483)
- 发(5447)
- 州(5422)
- 财经(5305)
- 经济学(5175)
共检索到65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温铁军 逯浩
通过农村金融体系的科学构建确保国家金融安全、资源主权以及实现负利率时代的货币锚定转换,是新时代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历史性机遇乡村振兴在国家顶层设计中被作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在当前内外风险叠加的战略转型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的乡村全面振兴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而言至关重要,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翔飞 王济民
农业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食物安全、就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基础支撑条件薄弱、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内消费升级,为农业产业振兴带来极为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应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尊重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动相关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效,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内在发展动力,提高农业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民、大学生村官、科研杰出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良奎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呼唤高等教育承担更多社会责任。高等教育在振兴乡村中肩负的引领发展、供给要素、塑造文化、促进善治等责任是历史形成的,需要依据匹配性、共生性、系统性原则设计行动路径,促进高等教育振兴乡村从责任走向行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乡村振兴 历史责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震宇 盛家润 侯冠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又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变成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基于Ucinet、Cite Space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乡村振兴的关注热度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互动有待提升,核心研究团队正逐渐形成。当前,乡村振兴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区域差异与动态评价等方面。未来应围绕多学科交互的乡村振兴理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地区三次分配机制等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琴 肖芒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作出了重大的决策部署,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乡村发展经历了乡村社会改良与乡土重建、土地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变迁。当前乡村振兴面临乡村产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诸多现实困境,并提出建立农村多元化产业发展体系、加快农业要素运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多元化治理体系建设等提升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历史溯源 现实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震宇 盛家润 侯冠宇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又要统筹协调城乡共同富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变成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园。基于Ucinet、Cite Space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乡村振兴的关注热度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紧密相连。然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互动有待提升,核心研究团队正逐渐形成。当前,乡村振兴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民族地区、“三农”问题、区域差异与动态评价等方面。未来应围绕多学科交互的乡村振兴理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强乡村地区三次分配机制等议题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生源充足、就业质量提升及办学领域拓展等机遇。高职院校应借助政策"利好",结合自身优势优化办学领域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职院校 机遇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忠 李爽 袁绍彪
2019年2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对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近年来,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偏离本源,热衷于投资非标、财富管理等表外业务,资金大量流向房地产和城市项目,新增营业网点也多在城乡结合部设立,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信贷结构失衡。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本应该是以"信用、分散、小额"为主,但葫芦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克恩 王婷婷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这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央行国库是重要的金融服务部门,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的目标任务,不断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接续谱写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乡村振兴需要央行国库发挥积极作用央行国库服务覆盖经济生活各个方面,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作为政府预算执行的重要环节和社会民生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央行国库必将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国库监管 乡村振兴 乡镇财政资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婷
在我国社会之客观的、不可逆转的现代转型进程中真切地认识和把握"乡村振兴"这一战略部署,是切实而科学地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的前提。如果说,费孝通先生用"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为我们刻画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乡土型文明形态,那么,今天正行进中的社会转型则在无可回避地将中国社会带入城市文明的时代。就像过去以"乡土的方式"维系和组织了整个社会一样,城市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一步步地以"城市的方式"对整个社会进行重新组织、重新塑造的过程。着眼于这样一种必然的历史转型,则目前有些有关乡村振兴的观念之值得商榷的,包括怀旧情感支配下的乡村振兴观以及在所谓"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观念下的乡村振兴观。城市文明时代的乡村振兴首先并必然是(即使不完全是)一个使乡村参与并共享以城市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乡村产业、乡村社会和空间组合以及作为乡村社会之主体的农民本身等各方面的转变。为了这个转变顺利而良性地展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必须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土文明形态 城市文明形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明确要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阐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充分汲取党领导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引,系统阐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对于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红志
主持人语: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地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本期的专题聚焦于山东省淄博市的乡村振兴实践探索,共有5篇文章。《以联村党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分析了淄博市如何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创新与发展,把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行动优势,从而实现农村内部相邻村庄之间抱团发展、共同富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养老服务 淄博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