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3)
- 2023(12697)
- 2022(10341)
- 2021(9418)
- 2020(7863)
- 2019(17493)
- 2018(17043)
- 2017(33288)
- 2016(17916)
- 2015(19709)
- 2014(19453)
- 2013(19440)
- 2012(18148)
- 2011(16496)
- 2010(17055)
- 2009(16446)
- 2008(16397)
- 2007(15071)
- 2006(13831)
- 2005(12558)
- 学科
- 业(87286)
- 济(78831)
- 经济(78725)
- 企(69276)
- 企业(69276)
- 管理(61891)
- 农(50585)
- 农业(33640)
- 业经(31594)
- 方法(28929)
- 财(26226)
- 数学(21100)
- 数学方法(20880)
- 中国(20263)
- 策(19142)
- 制(18525)
- 务(17772)
- 财务(17755)
- 财务管理(17735)
- 企业财务(16759)
- 技术(16583)
- 地方(15144)
- 贸(14953)
- 贸易(14945)
- 易(14573)
- 体(13982)
- 划(13747)
- 和(13407)
- 理论(12929)
- 农业经济(12795)
- 机构
- 学院(265931)
- 大学(257490)
- 济(116519)
- 经济(114300)
- 管理(106347)
- 研究(91084)
- 理学(90690)
- 理学院(89829)
- 管理学(88660)
- 管理学院(88175)
- 中国(73400)
- 农(61178)
- 京(54115)
- 财(53707)
- 科学(52372)
- 农业(46663)
- 所(46402)
- 江(43624)
- 业大(43010)
- 中心(42425)
- 研究所(41398)
- 财经(41059)
- 经(37155)
- 北京(33814)
- 经济学(33607)
- 州(33432)
- 范(32494)
- 师范(32182)
- 院(32080)
- 经济管理(30833)
- 基金
- 项目(168637)
- 科学(134629)
- 研究(127150)
- 基金(123145)
- 家(106311)
- 国家(105147)
- 科学基金(91132)
- 社会(83164)
- 社会科(78440)
- 社会科学(78419)
- 省(67746)
- 基金项目(64423)
- 自然(57139)
- 自然科(55851)
- 自然科学(55835)
- 教育(55790)
- 划(55032)
- 自然科学基金(54921)
- 编号(52316)
- 资助(49294)
- 成果(42329)
- 业(39189)
- 发(38518)
- 创(37721)
- 部(37669)
- 重点(37339)
- 课题(35484)
- 创新(34450)
- 农(34108)
- 国家社会(33987)
- 期刊
- 济(145309)
- 经济(145309)
- 研究(80519)
- 农(65884)
- 中国(56414)
- 农业(44571)
- 财(42454)
- 管理(42003)
- 科学(38701)
- 学报(38152)
- 融(30910)
- 金融(30910)
- 业经(30786)
- 大学(30785)
- 学学(29375)
- 教育(24097)
- 技术(23062)
- 业(22583)
- 经济研究(20924)
- 财经(20175)
- 问题(18948)
- 经(17547)
- 世界(16470)
- 农村(15738)
- 村(15738)
- 农业经济(15475)
- 技术经济(15250)
- 版(14507)
- 贸(14032)
- 现代(13745)
共检索到417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关注各自问题到相互融合、从关注单一问题到关注多元问题的演变过程。当前,美国农业农村政策关注重点是建设宜居宜业的农村居住社区、培育增进互信的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兴旺发达的农村多元经济、创新促进发展的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工作。在美国农业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呈现出更加注重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农场、农村小企业、创业期农场发展,更加注重农业以外的就业增收机会,更加注重政策项目的执行效率、可获得性等趋势。美国的农业农村政策演变历程和趋势对于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关键词:
美国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关键词:
欧盟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勇
长期以来,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滞缓,存在发展不平衡、教育产品单一、学习者参与度低等突出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不足、法律政策缺失、统筹协调缺乏、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农村老年教育应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统筹推进城乡老年教育发展;以"三农"课程开发为重点,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以乡风文明为抓手,吸引老年人群广泛参与;以乡规民约为突破口,完善基层老年教育法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老年教育 “三农”课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辛翔飞 王济民
农业产业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保障我国农业安全、食物安全、就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基础支撑条件薄弱、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内消费升级,为农业产业振兴带来极为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实现农业产业振兴应充分抓住历史机遇,尊重农业产业发展规律,着力推动相关政策不打折扣地落地生效,切实增强农业产业内在发展动力,提高农业产业风险保障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振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迎春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涉农法律的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立法内容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农业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研究两种典型范式,将其嵌入农业法领域审视农业法体系独立性,可更加直观地考察农业法体系的张力与限度,进而廓清农业法体系自主、体系扩容、体系补强路径。农业法应跳出现有部门法尤其是经济法部门的桎梏,在传统部门法体系之外单列作为专门性独立法部门,以体系自主性来加快《农业农村基本法》制定,为未来农业法法典化做准备。农业法作为跨部门法、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集成体系,以体系扩容统合农业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证立农业法体系独立性提供理论支撑。在诸如行业法、领域法等条块集合研究、点状集成研究日趋关注背景下,农业法可在体系自主性前提下,吸收其理论范式,补强行业法治、农业农村重大改革问题等方面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农业法 体系独立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迎春
乡村振兴战略下,对涉农法律的立法目标、立法原则、立法内容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对农业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教义学和社科法学作为我国法学研究两种典型范式,将其嵌入农业法领域审视农业法体系独立性,可更加直观地考察农业法体系的张力与限度,进而廓清农业法体系自主、体系扩容、体系补强路径。农业法应跳出现有部门法尤其是经济法部门的桎梏,在传统部门法体系之外单列作为专门性独立法部门,以体系自主性来加快《农业农村基本法》制定,为未来农业法法典化做准备。农业法作为跨部门法、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集成体系,以体系扩容统合农业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证立农业法体系独立性提供理论支撑。在诸如行业法、领域法等条块集合研究、点状集成研究日趋关注背景下,农业法可在体系自主性前提下,吸收其理论范式,补强行业法治、农业农村重大改革问题等方面的制度整合。
关键词:
法教义学 社科法学 农业法 体系独立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于 高倩
数字农业是通过对农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作为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数字农业不仅是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更是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就数字农业的发展基础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作简单介绍,并主要分析了数字农业对于促进乡村振兴的价值优势及实践策略,从而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及发展趋势奠定基础,为乡村振兴及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价值优势 实践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聂英 胡水清清 韩鲜籽 蔡向东
农村人口的保障属性几乎体现在乡村振兴的各个维度,农村人口发展问题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保障。本文对吉林省农村人口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人口变化趋势进行合理预测,进而发现农村人口发展面临劳动力外流、老龄化严重、人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打造营农环境、加强教育培训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人口统筹管理机制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口 人口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海波 李苍舒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农业政策目标,针对三农领域实施的特殊金融制度性安排。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融资手段和优惠存贷利率,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进行资金扶持。实践表明,政策性金融的支持方式必须不断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与地方政府特色优势产业和特殊担保方式相结合,
关键词:
创新支持 农业政策性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惠 贾红强
近年来,农业农村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民间投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农业投资增速波动下滑、农业农村融资难、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社会资本投入热情仍不高涨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这与农业农村增长动力不足、生产成本上升、外部风险加大、资金投入与耕地资源禀赋不匹配、农业人才短缺等因素有关。“十四五”时期,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均环境改善需求不断增加,为拓展农业农村投资提供了动力。对此,建议构建农业农村投资多元化投入新格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多元投资主体,打造良好的农业农村投资环境。
关键词:
农业农村投资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益龙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兴元 鲍曙光 孙同全
“十三五”时期,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资金规模持续增大,投资领域逐步拓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规模显著扩大,形式不断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的组织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逐步多样化。但是土地、融资、人才和科技瓶颈是社会资本投入的主要制约因素,部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投资效率不高,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和稳定性,政府过度干预加大政策风险,资本下乡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扩展的威廉姆森经济治理分析框架,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点、现状与问题做以较为全面的分析。总体上看,在“十四五”时期,应创新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多元投融资机制,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操作方案,加快健全社会资本下乡的用地、人才和融资保障机制,吸引、培养和保护更多的企业家型人才,健全社会资本政策支持体系,优化社会资本参与政策环境,健全利益联结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和完善农业产权市场,增强投资吸引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俊华 王阳
目前,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优化调整农村产业政策是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机遇的关键,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以2013年1月—2021年7月中央层面发布的121份农村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结构、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政策工具法和PMC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农村产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存在"局部聚集"现象;政策工具呈现"重环境型、轻需求型";政策效力整体处于良好及以上,部分政策在政策受众、政策作用方式等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梳理政策退出、延续、升级、新增的优化调整清单,提出政策优化调整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政策 优化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慧敏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九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制定了时间表、绘制了路线图。面临新形势、新变化,笔者将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新政加以梳理,为乡村振兴之路上,加快推动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政策制度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土地流转 政策梳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