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7)
- 2023(8644)
- 2022(7128)
- 2021(6688)
- 2020(5325)
- 2019(12140)
- 2018(11896)
- 2017(23002)
- 2016(12576)
- 2015(13982)
- 2014(13890)
- 2013(13739)
- 2012(13250)
- 2011(12165)
- 2010(12478)
- 2009(11535)
- 2008(11100)
- 2007(10248)
- 2006(9484)
- 2005(8228)
- 学科
- 济(51631)
- 经济(51582)
- 业(36149)
- 管理(31344)
- 农(31245)
- 企(23507)
- 企业(23507)
- 农业(20942)
- 地方(19559)
- 中国(15778)
- 业经(15202)
- 方法(13953)
- 财(13118)
- 策(12324)
- 制(12215)
- 数学(11954)
- 数学方法(11769)
- 发(9441)
- 贸(9141)
- 贸易(9133)
- 农业经济(8994)
- 及其(8934)
- 易(8817)
- 学(8808)
- 地方经济(8473)
- 银(8315)
- 银行(8307)
- 环境(8114)
- 政策(8113)
- 行(8021)
- 机构
- 学院(173501)
- 大学(167521)
- 济(71260)
- 经济(69313)
- 管理(65582)
- 研究(63204)
- 理学(55143)
- 理学院(54464)
- 管理学(53617)
- 管理学院(53248)
- 中国(49439)
- 科学(37077)
- 京(35606)
- 农(34976)
- 财(34162)
- 所(31090)
- 江(30315)
- 中心(30253)
- 研究所(27806)
- 范(26430)
- 师范(26304)
- 农业(25753)
- 业大(25607)
- 财经(24705)
- 省(24560)
- 州(23785)
- 院(23015)
- 北京(22225)
- 经(22106)
- 师范大学(20748)
- 基金
- 项目(111361)
- 研究(87955)
- 科学(87787)
- 基金(77780)
- 家(66156)
- 国家(65428)
- 科学基金(55933)
- 社会(55046)
- 社会科(51695)
- 社会科学(51684)
- 省(47118)
- 基金项目(41276)
- 教育(38732)
- 编号(38298)
- 划(37294)
- 自然(33763)
- 自然科(32831)
- 自然科学(32825)
- 自然科学基金(32213)
- 成果(31977)
- 资助(30372)
- 课题(27128)
- 发(26853)
- 重点(24798)
- 部(23873)
- 性(22869)
- 创(22605)
- 年(22554)
- 发展(22431)
- 展(22033)
共检索到284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红卫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以下策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乡村整体面貌;“引雁回巢”推动乡村产业专业化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基层组织建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苏红卫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列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河北省平山县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出以下策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变乡村整体面貌;“引雁回巢”推动乡村产业专业化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市场化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 基层组织建设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韩晨霞 刘征 赵旭阳 王彦芹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平山县生态安全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EXCEL程序,设计了生态安全预警评价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平山县预警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451递减至2010年的4.938,其警情由轻警过渡到预警状态,生态安全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预测2015年、2020年、2025年的生态安全预警综合指数分别为4.676、4.354和4.268,均保持预警状态,说明平山县生态安全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改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淇韬 孔祥斌 郧文聚 陈伟强 辛芸娜 张青璞
研究目的:构建服务新时期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管理的耕地质量定级方法。研究方法:基于耕地质量定级基础理论和已有相关成果进行定级方法研究,并通过实地应用对本定级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构建了逐级修正的定级方法,并建立了定级评价指标体系;(2)该定级方法所得平山县耕地质量级别呈现东部平原较高、西部山区较低的态势,符合县域实际情况;(3)该方法用于13个土地整治项目区定级评价,整治后耕地质量平均提升1.93个级别,较因素法级别提升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本文构建的逐级修正法具有合理可行性,能够更加灵敏和准确地反映土地整治成效,推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倩 孙世芳 张国春
资源型农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一定发展优势,但仍存在自身发展瓶颈。作为资源型农村,北马冢村面临的"资源枯竭、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政府主导、村集体配合以及村民实施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燕连福 毛丽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主要任务而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设农民美好生活的繁荣乡村;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农业高质高效的现代乡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稳定乡村;深化农村关键领域改革,建设盘活各种资源的活力乡村。就现实挑战而言,要厘清城市与乡村、粮食与经济、主线与底线、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把握好城乡二元结构、粮食安全危机、规模返贫风险、农村资源固化等具体挑战。就实践路径而言,要从协调性、高质量、共同性和活力性上下功夫,进一步建立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铸牢农民富足的保障底线,唤醒农村改革的资源生机,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注入可靠力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川 张宁
[目的] 对2010—2020年河北省及其各区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了测度,并针对区域差异展开了解析,以期为该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构建河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均权法、加权综合评价指数法对河北省及其区域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同时选取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和分解。[结果] (1)河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子系统均呈现稳步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两子系统水平偏低,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水平相对较高,变化趋势以生态宜居增长最快,生活富裕增长缓慢,产业兴旺波动性较大。(2)河北省各区域乡村振兴水平和变化趋势差异较大。邯郸和唐山发展水平最高,沧州和承德相对较低,邯郸、保定、石家庄、张家口和承德五市水平提升较快,衡水变化最小,其他地区提升速度相对缓慢。(3)冀东、冀南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区域差异性较小,冀中、冀北区域差异相对较大,冀北和四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全省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河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增幅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水平差距大,中心城市规模小,乡村之间、地区之间要素流动的成本高,难以对乡村造成有效辐射,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诸多乡村振兴的短板依然存在。未来应继续加强推进缩小区域间差异,尤其是冀北和冀中地区内部乡村振兴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严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克桥 张均 封佼佼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是一项涉及被征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综合工程,需要个人和政府共同努力。河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较低,二元结构明显,因此,根据河北省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状况,在法律体系、制度设计、保险统筹层次、资金来源、监督机制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磊 孙世芳 孟涵
县乡两级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在我国公共服务部门改革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基层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对县乡两级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基于对河北省平山县的调查研究,通过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成本效益分析、委托代理分析和产权结构分析,认为县乡两级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应当在清晰的改革框架下进行;对于政府与社会共同出资的公共服务部门,要正确计算政府出资的比例;在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路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繁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紧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加大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河北省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本刊记者
本刊讯近年来,灵寿县以党建引领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源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坚持示范引领,筑牢乡村振兴党建基石。灵寿县汇聚党建力量,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高站位、高起点部署推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搭建党员作用发挥的平台,强化引导,让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狠抓落实中"打头阵""当先锋"。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关键词:
灵寿县 乡村振兴 河北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建英 田基彪 刘婷婷
推进落实PPP模式融入乡村振兴是解决河北省乡村振兴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PPP模式融入乡村振兴建设一方面能够弥补政府财政资金不足,优化农业资金投入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另一方面能够调动社会资本与民间资本助力乡村发展,改善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管理水平,也为社会资本带来利益,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佳 赵静 刘亚
[目的]对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展开评价,为区域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将有利于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法]从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3个方面构建了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加权综合法测算了2007—2016年全省及11个地级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探究了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协调度。在此基础上,采用DEA模型中的CCR模型和BCC模型探讨了全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1)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综合评价分值呈平稳增长趋势,由2007年的0.315提高到2016年的0.498。2007—2012年,农业资源利用的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接受性和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协调度呈现递增趋势,由0.760提高到0.935。2012—2016年,协调度呈现递减趋势,由0.909降低到0.838。(2)2007—2016年河北省各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分值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差异。整体看来,唐山市的评价分值明显高于其他各地市,其次为廊坊市和石家庄市,邢台市的综合评价分值较低。(3)2007—2016年,河北省农业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趋势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007—2012年,综合效率小于0.95,处于较低的水平。2013—2016年,综合效率大于0.95,处于较高的水平。大部分年份存在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从业人员、农用地面积和化肥施用量投入过多,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出不足的现象。[结论]河北省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虽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今后更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协调性,推动农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向更高水平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效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生产规模的优化配置,技术创新发挥的作用较小,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亟待进一步优化配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慧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还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该书作者对河北省村干部和农民进行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空心村治理、宅基地置换、厕所和厨房改造、垃圾处理、能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探讨村干部和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意愿和愿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可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 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