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3)
2023(13699)
2022(11900)
2021(11268)
2020(9216)
2019(21399)
2018(21429)
2017(41609)
2016(22664)
2015(25450)
2014(25546)
2013(25134)
2012(23387)
2011(21211)
2010(21322)
2009(19556)
2008(18807)
2007(16726)
2006(14968)
2005(12797)
作者
(64365)
(53534)
(52797)
(50627)
(34155)
(25558)
(24193)
(20842)
(20291)
(19185)
(18318)
(17854)
(16935)
(16862)
(16331)
(16327)
(15894)
(15745)
(15195)
(15076)
(13173)
(13138)
(12881)
(12276)
(11968)
(11874)
(11865)
(11860)
(10689)
(10592)
学科
(89527)
经济(89429)
(64989)
管理(63474)
(50656)
企业(50656)
方法(37197)
(36134)
数学(31938)
数学方法(31520)
中国(24300)
农业(23895)
(22970)
地方(22865)
业经(22721)
(18324)
(17534)
(16171)
(15603)
贸易(15594)
(15107)
理论(14502)
(14012)
环境(13766)
技术(13749)
(13545)
银行(13512)
(13158)
财务(13093)
财务管理(13068)
机构
学院(317649)
大学(315961)
管理(128868)
(124575)
经济(121540)
理学(111440)
理学院(110185)
管理学(108436)
管理学院(107827)
研究(106146)
中国(79449)
(67461)
科学(65208)
(57153)
(53821)
(52063)
中心(49036)
(47830)
业大(47453)
研究所(47254)
财经(45055)
(44183)
师范(43891)
北京(42533)
(40862)
农业(40734)
(38761)
(38647)
经济学(35251)
师范大学(35192)
基金
项目(216771)
科学(170482)
研究(163321)
基金(155788)
(134035)
国家(132787)
科学基金(114529)
社会(101482)
社会科(95794)
社会科学(95768)
(85176)
基金项目(83419)
教育(74078)
自然(73618)
自然科(71825)
自然科学(71812)
(70875)
自然科学基金(70501)
编号(69236)
资助(63101)
成果(56762)
重点(47694)
(47447)
(47051)
课题(47041)
(44540)
项目编号(41380)
创新(41298)
教育部(40747)
国家社会(40515)
期刊
(144731)
经济(144731)
研究(94893)
中国(61487)
(53811)
学报(46912)
管理(45653)
科学(45480)
(41646)
教育(37269)
大学(36277)
农业(36209)
学学(33927)
(29995)
金融(29995)
技术(27341)
业经(26628)
经济研究(20692)
财经(20576)
问题(19257)
图书(18448)
(17433)
(16274)
理论(15750)
(15439)
科技(15438)
现代(15170)
技术经济(15027)
资源(14737)
实践(14627)
共检索到470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乔陆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乡村差异性与发展分化原则,科学识别乡村类型、明晰乡村振兴导向,对于编制区域乡村振兴规划与分类施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村域尺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尺度,但囿于微观尺度统计数据与基础资料的缺乏,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乡村类型识别方法体系。论文简要解析了影响村庄分布、演进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据此构建乡村振兴村庄类型识别指标体系,并按照"自然因素→振兴潜力→发展现状→资源基础"的逻辑思路逐级识别乡村主导类型。结果表明:①自然因子限制了村落的基本格局与演变方向,经济区位决定了村落的发展潜力与转型能力,二者在村落演进与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作用;②从农户视角看,村落的空间区位效能是否适应农户生产生活需求和生计方式,决定了农户居住场所是否发生空间迁移,并通过闲置废弃宅基地得到呈现;③将长子县村庄识别为城郊融合型、集聚提升型、传统农业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5类,结合不同的乡村振兴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导向与振兴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分类施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梓轩   陈静  
[目的]针对目前符合国家乡村振兴分类推进战略需求的村庄分类方法尚缺乏的现实问题,基于村庄尺度乡村振兴水平开展村庄类型识别研究意义重大。[方法]从尊重乡村内部差异规律及村民意愿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对2018年山东省乐陵市1086个村庄进行了两个维度上的定量测度,基于评价结果,运用两维二分组合、K-means聚类分析法识别村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结果](1)乐陵市乡村振兴水平五个维度得分中生态宜居水平最高,产业兴旺水平有待加强。(2)中心城区周边几个街道的村庄呈现出较高程度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度。(3)采用两维二分组合方法识别出“振兴水平高-重构度高”“振兴水平高-重构度低”“振兴水平低-重构度高”和“振兴水平低-重构度低”4种村庄类型,大致呈现“西部多样-东部单一”的空间分布结构。(4)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一步识别出聚集提升类、特色保护类、产业带动类、产业提振类、拆迁撤并类、一般存续类6种村庄类型。[结论]在尊重乡村差异与村民意愿相结合的原则下,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村庄的优化路径,以期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宇豪   乔家君   王卫雯   朱肖勇   敦英杰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编制村庄规划、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选取封丘县123个行政村,从村庄规模、产业基础、城乡区位、用地适宜性、特色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6个方面评价村庄发展潜力,结合POI数据进行核密度分析,利用村庄分类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五类村庄的划分阈值。结果表明:(1)利用“先评价、后分类”的分类体系,分类结果相对合理,证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研究区地处平原,自然环境条件差别极小,影响村庄类型的主要因素集中于村庄规模、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3)村庄类型的主体为整治改善类村庄,此类村庄的发展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春凤  
村庄红色文化对于丰富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红色文化价值实现形式是当前乡村振兴中亟须破解的现实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宏大背景,以红色文化利用为微观视野,以文化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为研究案例,阐释村庄红色文化的丰富价值内涵,分析其产业资源价值,构建以创造性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策略,以期提高村庄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蒲萧亦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将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村庄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全面认识清楚"村庄"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受环境条件、发展历史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的村庄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维度上呈现出了异质化趋势。异质化对乡村振兴策略提出了新要求,异质化情景下的乡村振兴策略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立足于村庄差异、尊重农民主体作用,在理顺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下,采用乡村分类、精准振兴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灿  李伯华  李翠菲  雷向一  窦银娣  
村庄发展类型识别作为统筹县域(市域)范围内村庄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对后续村庄发展与振兴有着重要影响,欠发达地区村庄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为更好地巩固扶贫成果,尤为需要科学把脉村庄发展类型。文章通过构建村庄发展类型识别模型,以湘西地区凤凰县为例,对261个村庄进行类型识别。结果表明:(1)村庄类型分为五类八型;(2)凤凰县以集聚提升类与基础整治类村庄为主;(3)凤凰县全域以低发展潜力低限制、中等发展潜力低限制型村庄为主,整体发展潜力较低导致集聚提升类村庄呈片状分布在国道、省道等交通干道附近。针对凤凰县不同村庄发展类型,结合湘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村庄发展现状,提出各类村庄相应的规划重点和振兴措施,精准推动村庄发展和村庄规划转型,以期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莹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回答好“人”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倘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终将无法实现。文章深刻阐述了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县域人才队伍面临的困境,并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四个方面提出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县域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振兴,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裕瑞  卜长利  曹智  刘烜赫  刘彦随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分类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先导工作,对于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四种村庄类型,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分类原则与方法。针对实践工作需要,本研究基于该四种村庄类型,进一步明确了其二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村庄分类模型(VCM),从村庄特色、村民生存、发展建设、城村联系、村庄功能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村庄分类的参考指标体系。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作为案例区,基于前述原则、方法与模型,对该县102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实证检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村庄分类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村庄内外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具体工作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参数、阈值的设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博  
近年来,伴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村居民内部收入不平等性日益凸显,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山西省农村发展的典型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理顺了乡村发展的逻辑关系,指出了乡村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关注的领域。以乡愁经济为契机使人才回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主导产业,融合传统文明和工业文明建设美丽田园,是山西省实施乡村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煦然  原野  
本文以山西省静乐县沟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为例,分析了生态保护修复与乡村振兴的互馈关系、黄土高原沟域生态保护修复中山水林田湖草等要素统筹及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德余  代岭  
实证研究证明在利益关系和认同感的影响下,村民身份不同,村民对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效用感知也不同,且在影响因素方面也存在差异。村干部更加关注与自身职责和政绩相关的因素,村民更关注与家庭发展和生活环境的相关因素,但总的来说,产业与就业、环境风貌、文化活动与社区安全是所有村庄成员都关心的内容,体现了乡村振兴中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的重要性,展现了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的成果;而乡贤与创业代表的人才振兴、村干部与集体事务代表的组织振兴相对影响不够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广辉  叶子祺  
实现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治理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厘清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村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不同类型村庄所面临的困境,阐明不同类型村庄分类治理的实施原则,并进一步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突破发展困境,最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路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战辉  
在我国快速的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城乡结构位置中的村庄,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以及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类型分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根据不同城乡结构位置中,村庄内生性基础结构分化的现实基础分类推进。城市吸纳型村庄具有靠近城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村庄人口社会结构完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程度高,经济社会系统全面被城市所吸纳,城乡融合发展是这类村庄乡村振兴的实施方向。城乡互动型村庄主要通过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实现城乡关联,在人口流动和乡村资源配置中,形成了以中坚农民和老年人为主体的村庄经济社会结构,这类农业型村庄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城镇化稳定器的功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基本秩序,是进行乡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偏远村庄由于远离城镇以及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人口不断流失与村庄空心化的考验,因此这类村庄应探索生态保护为基础的乡村转型发展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忠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人才振兴,人才振兴需要教育。近几年,乡村教育有了长足发展,现状和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依旧比较薄弱,需要关注,需要发展,需要振兴。振兴乡村教育之策略主要包括更新乡村教育观念,优化师资配置,合理调整乡村学校布局,加大经费投入,关注弱势儿童,启动法律保护等对策举措和路径设计等。这些均是笔者近几年来对振兴乡村教育的研究和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