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40)
2023(19776)
2022(16898)
2021(15811)
2020(13267)
2019(30664)
2018(30696)
2017(58289)
2016(31977)
2015(36355)
2014(36806)
2013(36060)
2012(33457)
2011(30327)
2010(30493)
2009(28136)
2008(27817)
2007(25254)
2006(21927)
2005(19145)
作者
(94270)
(78913)
(78268)
(74545)
(49825)
(37867)
(35997)
(31045)
(29869)
(28252)
(26777)
(26436)
(25049)
(24902)
(24435)
(24335)
(24019)
(23348)
(22603)
(22421)
(19650)
(19366)
(19274)
(17965)
(17767)
(17725)
(17446)
(17417)
(16044)
(15859)
学科
(130203)
经济(130052)
管理(90084)
(86506)
(69913)
企业(69913)
方法(58764)
数学(50951)
数学方法(50257)
(42033)
中国(35044)
(32754)
地方(30183)
业经(30030)
(28963)
农业(27608)
(25050)
(22416)
贸易(22407)
理论(22401)
(21697)
(20580)
(19892)
财务(19791)
财务管理(19739)
(19695)
银行(19633)
环境(19624)
技术(19007)
(18810)
机构
学院(457355)
大学(456484)
管理(176973)
(176634)
经济(172376)
研究(153411)
理学(152659)
理学院(150902)
管理学(147954)
管理学院(147123)
中国(113954)
(97892)
科学(97884)
(81337)
(80842)
(77814)
业大(71240)
研究所(70939)
中心(70924)
(69498)
财经(64158)
农业(63144)
(62467)
师范(61807)
北京(61620)
(58132)
(55953)
(55861)
经济学(52014)
技术(51295)
基金
项目(310557)
科学(242217)
研究(225993)
基金(221648)
(193836)
国家(192161)
科学基金(163811)
社会(139208)
社会科(131507)
社会科学(131471)
(123653)
基金项目(117413)
自然(107346)
教育(105388)
自然科(104777)
自然科学(104748)
(103691)
自然科学基金(102830)
编号(94139)
资助(91535)
成果(76914)
重点(70101)
(67438)
(66635)
课题(65958)
(63576)
科研(59348)
创新(59301)
大学(57435)
教育部(57148)
期刊
(197458)
经济(197458)
研究(129931)
中国(91686)
(76421)
学报(76413)
科学(68562)
管理(63471)
(62471)
大学(57600)
教育(56389)
学学(53955)
农业(51588)
技术(42655)
(38078)
金融(38078)
业经(34767)
财经(30350)
经济研究(30017)
(25952)
问题(25823)
图书(25729)
(25510)
(23550)
技术经济(22136)
科技(21673)
统计(21416)
理论(20903)
资源(20556)
商业(20296)
共检索到672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亦平  陶林  
田园综合体具有产业、区域与人员的兼容与集聚的功能,"综合"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在期许以及与非农产业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田园综合体对不同人员、资金、土地与产业等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功能及其早期效应不断凸显。田园综合体"综合"特点、结构及其早期效应已基本形成,但同时在特色显示、性质定位、发展深度与机制设计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与影响着"综合"的集聚功能。田园综合体"综合"功能的系统构建与提升,既需要以农业为背景奠定基础,以地域为标识强化特色,进行"综合"功能的特色打造与重塑;也需要通过以培育与建设综合体主体人力资源,以经营服务培育客户资源为主线贯穿并锻造其"综合"功能;更需要在资本优化配置、经营资源有机结合等领域,进一步凝聚田园综合体"综合"力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演克武  陈瑾  陈晓雪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旅居养老是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养老功能的一种养老方式。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融合乡村农业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种新模式,其宜业、宜居和宜家的定位,使之成为城市居民旅居养老的一种新选择。但是,在乡村田园旅居养老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市场定位错位、医疗和土地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本文认为,立足供需关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统筹资源配置,是实现田园综合体与城市中高端养老产业融合的基础;深化养老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异地医疗结算制度、完善土地配套政策,是田园综合体与中高端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政策保障;借助田园综合体实现城镇居民旅居养老和乡村居民就业增收,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红宝  杨建朝  李美羽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的创新举措,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央一号文件。从田园综合体内涵出发,论文分析了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明确共生冲突的表现形式,从而构建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以促进田园综合体和谐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俊婷  杨超  
田园综合体是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城乡关系走向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化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基于对乡村振兴背景,深刻解读田园综合体并分析其建设运营过程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发展动力、目标导向、实施手段三方面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冲  杨栎楠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而田园综合体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共生,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从而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田园综合体内涵的把握、政策要点的梳理,探索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元  
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在过去四十年间为工业化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破解,实现当前城乡关系根本性转变需要科学的战略指引,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正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明确指向。在此背景下,构建田园综合体是植根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土壤、顺应城乡关系由分离走向融合的新趋势,是城乡一体化的理想结合点和重要标志,反映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内外部客观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王晨  王鑫  刘现武  
本文通过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的10个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方案梳理,对比分析了各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基本都是围绕农业生产、产业加工、文旅休闲、生活居住和综合服务五个方面展开;在产业升级、农民就业、生活改善等方面的措施方案各具特色;提出保障农民利益、协调产业发展、创新融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政策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
关键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飞   贾士俊   王欣亮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基于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厘清产业融合影响农民增收的理论机制,进而以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政策表征农村产业融合,构造准自然实验,并以中国1 240个县域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田园综合体试点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显著增收且农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证明农村产业融合能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进而促进共同富裕;(2)低收入群体的就业结构优化是农村产业融合产生共同富裕效应的主渠道;(3)农旅融合较农工融合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强,不同群体收入水平在政策冲击后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点;(4)农村产业融合的农民共同富裕效应存在产业融合基础异质性:前期产业融合基础较弱的县域,在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表现出更强后发优势;强行政资源支持会增强农村产业融合的共同富裕提升效应。因此,应加大力度支持农旅融合型试点建设,优化低收入群体就业结构,依据区位与农民收入实际,选择性设立田园综合体试点,利用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勤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田园综合体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田园综合体内涵、发展历程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探讨了田园综合体模式中蕴含的主体协同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协同主体的不同,创造性地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四大发展模式,总结了其成功发展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秋子  
田园综合体这一助力乡村发展的旅游新兴模式,自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各学业界人士的重点关注。面对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大环境,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也势在必行。首先,本研究团队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总结归纳法等对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其次,对“田园综合体”进行内涵阐释,并以“全产业链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的现状,揭示发展成因。最后,从现代产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三个方面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卢贵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不仅是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创新,也是赋予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任务。田园综合体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胜男   马郝佳   刘静   李娟英   陈以芹   何文辉  
中国正在不断推进农村绿色经济转型与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等各种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农业开发模式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途径,驱动农业固碳减排的同时,也带动着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转变。以EOD(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的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与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园区内的碳输入和碳输出以及碳在园内各区域间的流动和储积;同时,根据碳源和碳汇清单和估算结果,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各区的碳平衡特点。结果显示,上海市金山区郊野村庄田园综合体2021年碳平衡表现为净碳汇区,净碳汇量为152.09 tC,其中排放量为588.79 tC,碳固定量为740.88 tC。田园综合体内,作物种植区通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成为净碳汇量最大的区域,净碳汇量185.76 tC;水产养殖区通过高效的水草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净碳汇量达62.20 tC;高空间利用率的立体农业区因农肥的碳排放量大表现为碳源区,净碳汇量为-10.81 tC;生产生活区是最大的碳源区,净碳汇量达-85.05 tC,人类文旅活动是其中最大的碳排放源。分析结合该田园综合体的碳流动,提出了发展高物质循环利用率、高空间利用率、低碳有机种植模式和农业科学管理四个农业降碳增汇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芬  张公望  
鲁家田园综合体位于浙江省安吉县递铺街道鲁家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村、面积16.7平方公里。2017年,鲁家村被整体纳入田园综合体试点村建设后,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将全村规划为"一心、二环、四区"格局,即一个旅客中心、二条观光车环线、四大农业功能区,目前已完成招商20多亿元。创设"公司(村级)+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依托21家特色家庭农场,大力发展体验农业、乡村旅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