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7)
2023(13711)
2022(11905)
2021(11185)
2020(9122)
2019(20693)
2018(20793)
2017(39741)
2016(21509)
2015(24241)
2014(23999)
2013(23491)
2012(21450)
2011(19351)
2010(19318)
2009(18038)
2008(17146)
2007(15199)
2006(13330)
2005(11258)
作者
(60543)
(50105)
(49708)
(47122)
(31791)
(24014)
(22650)
(19502)
(18871)
(17914)
(17092)
(16761)
(15716)
(15631)
(15232)
(15123)
(15061)
(14769)
(14191)
(14087)
(12371)
(12203)
(11960)
(11469)
(11296)
(11161)
(11127)
(11044)
(10020)
(9909)
学科
(82618)
经济(82526)
(60515)
管理(59083)
(48911)
企业(48911)
方法(36242)
(32695)
数学(29892)
数学方法(29501)
中国(22694)
业经(22602)
农业(21570)
(20120)
地方(18869)
(17962)
理论(16001)
(15684)
(14890)
贸易(14882)
(14424)
(14278)
教育(13180)
技术(12669)
(12643)
环境(12428)
(12190)
银行(12157)
(12128)
(12091)
机构
学院(301173)
大学(298973)
管理(120378)
(112952)
经济(110155)
理学(104566)
理学院(103400)
管理学(101572)
管理学院(101018)
研究(97588)
中国(70901)
(63071)
科学(61149)
(50171)
(49633)
(47866)
业大(45040)
中心(44359)
(43904)
研究所(43644)
(42792)
师范(42482)
财经(40512)
北京(39442)
农业(37678)
(36693)
(36149)
(35389)
师范大学(33937)
经济学(31979)
基金
项目(206702)
科学(162056)
研究(155447)
基金(147682)
(127124)
国家(125935)
科学基金(108413)
社会(96505)
社会科(91024)
社会科学(91000)
(82132)
基金项目(78880)
教育(71314)
自然(69372)
(68279)
自然科(67710)
自然科学(67697)
自然科学基金(66438)
编号(66323)
资助(59513)
成果(54167)
重点(45719)
课题(45093)
(44594)
(44566)
(42833)
项目编号(40294)
创新(39630)
科研(38881)
大学(38565)
期刊
(130717)
经济(130717)
研究(87255)
中国(56401)
(50494)
学报(46641)
科学(43877)
管理(43424)
教育(38583)
(36603)
大学(35865)
农业(34213)
学学(33560)
技术(25344)
业经(25317)
(24157)
金融(24157)
经济研究(19298)
财经(18702)
图书(18398)
问题(16726)
(15893)
(15581)
(15350)
科技(15079)
理论(14423)
现代(14058)
商业(13826)
技术经济(13532)
实践(13403)
共检索到4353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阳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发布,其作为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对"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巩固脱贫""推进振兴"和"加快现代化"进行了解答。随着该文件的发布,全国乡村振兴工作开始了总动员。在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努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逐渐受到关注,其与乡村振兴的联系逐渐被我国学者所发掘。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中,有利于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由李红艳和齐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齐鲁文化》一书,详细梳理了齐鲁文明的渊源、发展以及延续,同时结合齐鲁大地上的文化载体,向读者展现出齐鲁文化的魅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立爱  
在高校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大学生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从搭建多元传统文化教育、交流平台;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着力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等多方面入手,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血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龙沧  
以深化创建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助推器,有力促进山东“三农”事业和农村金融良性循环作为传统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深入实施现代农业强省战略,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和山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深化创建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为助推器,引领全省金融机构积极拓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方式新空间,推动城乡基础金融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金融资源向农村优先配置力度不断加大,有力促进了全省“三农”事业和农村金融良性循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华云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山东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梳理山东乡村振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优势与短板,并从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和引进人才、激发齐鲁文化活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打造过硬党支部五个方面提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主攻方向和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娟   彭莎   欧阳论   郭瓛   付美云  
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符号,是优秀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视点,分别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对湘西乡村振兴起到的助推作用,分析其在乡村振兴价值应用下所面临的困境及针对面临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的举措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付斌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承继,能够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振兴需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而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农耕文化科普读本》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振山  
最近,齐鲁银行将登陆新三板的消息,渐成舆论关注热点。2007年7月19日、9月19日,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先后登陆A股,拉开了城商行上市的帷幕。2010年12月16日、2013年11月6日,重庆农商行、重庆银行先后登陆H股,并进而带动徽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等相继在香港上市。漫漫八年间,以城商行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声音时隐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征杰  余广俊  程琳杰  
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冲击下,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短板逐渐暴露,发展困境不容忽视。因此,积极探索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策略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统文化特点和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从赋予乡村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以及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忠晓  高江  沈文青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与中国传统齐鲁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勤谨睿智,独立创新"的创造精神;"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精神;"崇德利用,厚德载物"的人道精神;"团结协作,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宇  周慧  
齐鲁民间民俗文化是源自山东的地域文化代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精神的结晶。齐鲁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深厚,因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成为齐鲁文化的重要代表。对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齐鲁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岩岩  宋玉华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外国留学生来华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山东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历史悠久的齐鲁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对文化适应的好坏直接影响留学生在鲁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对此,我们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对在鲁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进行了调查,了解目前在鲁留学生文化适应方面的现状,探讨留学生接受齐鲁文化的主要障碍,并对改进留学生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婉颖  杨军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目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中面临过度开发、侵权、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等方面的纠纷,需要从法治上予以保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一是乡土法治文化资源与国家规范成文法互补共融是动力源泉,国家规范成文法需要乡土法治文化资源的补充,优秀的乡土法治文化资源对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有重要作用;二是严格国家规范成文法实施是重要保障,法律实施阶段最需要规范、完善的实施细则,加强法律之间协调性以防止机械司法;三是用法治守护传承人权利是重要内容,明确传承人知识产权权利人主体地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对传承人权利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开发过程中重视传承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历史担当是重要前提,制定明确统一的开发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准入与审批制度,完善农村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五是法治教育和宣传工作是重要环节,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引导民众正确处理权利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军   张晏齐  
乡村振兴固本铸魂必须将乡村视为优秀的文化主体,以乡村传统文化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本文认为:第一,乡村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说明,乡村传统文化早已扎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创新性和韧性,至今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二,乡村传统文化主要载体包括农业古迹遗存、农业文化遗产、农书、农谚、民俗文化、乡规民约等,这些载体在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精神传承、文化供给等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以潜移默化的文化力量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个人追求、国家治理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第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由其衍生的思想观念、经验智慧、话语体系、文化感召和制度传统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