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75)
2023(15044)
2022(12945)
2021(12041)
2020(9711)
2019(22300)
2018(22264)
2017(42401)
2016(22904)
2015(25732)
2014(25902)
2013(25628)
2012(23939)
2011(21921)
2010(22256)
2009(20364)
2008(19634)
2007(17677)
2006(15883)
2005(13902)
作者
(67911)
(56385)
(55812)
(52830)
(35815)
(27012)
(25313)
(22079)
(21401)
(20226)
(19246)
(19114)
(17982)
(17895)
(17252)
(17180)
(16660)
(16569)
(15966)
(15949)
(14037)
(13956)
(13579)
(12875)
(12636)
(12628)
(12605)
(12481)
(11405)
(11217)
学科
(97455)
经济(97357)
(65164)
管理(62500)
(49981)
企业(49981)
方法(36994)
(36260)
数学(31219)
数学方法(30862)
中国(29285)
地方(26804)
业经(24877)
农业(24136)
(21168)
(20541)
(18073)
(16758)
贸易(16743)
(16162)
(16021)
(15741)
银行(15700)
环境(15403)
(15384)
理论(15269)
(15151)
技术(15131)
(15028)
金融(15027)
机构
学院(329182)
大学(327595)
管理(129595)
(128706)
经济(125576)
研究(115233)
理学(111261)
理学院(109941)
管理学(108137)
管理学院(107518)
中国(85865)
科学(71576)
(71531)
(58441)
(58212)
(57251)
研究所(52867)
中心(51922)
业大(50109)
(49937)
(46849)
师范(46444)
北京(45691)
财经(45089)
农业(44561)
(41860)
(40980)
(40831)
师范大学(37294)
经济学(36574)
基金
项目(221717)
科学(173542)
研究(165309)
基金(157909)
(137135)
国家(135853)
科学基金(116007)
社会(102575)
社会科(96860)
社会科学(96834)
(87939)
基金项目(84177)
教育(74927)
自然(74134)
(73516)
自然科(72344)
自然科学(72330)
自然科学基金(70981)
编号(69604)
资助(63869)
成果(56899)
(51471)
重点(49477)
课题(48352)
(47819)
(45665)
创新(42398)
项目编号(41529)
科研(41429)
发展(41270)
期刊
(153962)
经济(153962)
研究(99129)
中国(69357)
(58362)
学报(51336)
科学(49347)
管理(48068)
教育(41081)
(40551)
农业(39791)
大学(39040)
学学(36514)
(31137)
金融(31137)
业经(28760)
技术(28541)
经济研究(22667)
财经(20872)
问题(19928)
图书(19408)
(18628)
(17742)
科技(16564)
理论(15957)
(15880)
资源(15734)
现代(15650)
技术经济(15551)
商业(15152)
共检索到499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文虎  刘雅丽  王旭  王永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野长城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加大野长城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分析野长城的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探究出开发利用野长城的若干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富华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举措,可以说,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农村版"实践。然而,在当前"乡村振兴"必须要将之置于城镇化的现实背景条件下。毋庸置疑,新型城镇化强调的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惠敏  张欣桐  王阳  
“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全局战略角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乡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乡村产业融资困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速度,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如何通过乡村融资机制改革解决乡村产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方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探索解决农村产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机制改革途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得军  王宁杰  曹春艳  
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多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镇扩张和乡村缩紧的城乡不平衡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传统精细农业结构转型提升不充分、农业劳动力的单向非均衡流动等问题制约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科学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关键起点。目前,我国涉及村域全覆盖的规划主要有村庄规划、乡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全  
"干部互动"是基于"体制性关联"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治客观存在关系,它衔接、弥合、建构的是"国家-政府-社会"框架中最为关键的治理主体内在运作机理。当下我国正处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村治主体的"代理人""当家人"角色,在资源密集输入的乡村振兴时代,于"科层-关系"的底色互动关系下开始发生三重结构性分化:传统维持性取向、过渡重构性取向、现代行政性取向。我们必须明晰认知、辩证对待"村治主体互动"在城乡转型中正历经的巨大流变,应始终将村治主体作为衔接国家规范与乡土秩序的中介变量,充分激活自治性,引导基层社会走向良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玲玲  
基层治理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加强公众参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层治理实践与经验。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公众参与"的重要举措,探索加强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规民约问题对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瑜婷  何建佳  刘举胜  
本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合作双方合作利益分配不均衡、合作关系不稳定等现实困境,基于演化博弈视角,在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居民-开发商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合作双方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合作路径演化问题,同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影响合作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资源开发中,合作双方的策略选择既与初始博弈支付矩阵有关,也与合作双方策略选择的初始参数设置有关。其中,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合作收益系数、增大政府补贴、增大违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黄崑  
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策背景,本文从扶贫政策目标的顶层设计层面、参与主体层面、政策优化组合三个维度总结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逻辑和主要特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及扶贫审计目标定位,本文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精准对接、创新完善全覆盖工作机制、增强以审计为枢纽的扶贫审计监督合力、在更高层面整合扶贫审计资源、创新扶贫信息化审计方式、探索完善政府督查和审计联动机制推动化解扶贫审计整改难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创新完善扶贫审计的现实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