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4)
2023(16737)
2022(13990)
2021(12993)
2020(10708)
2019(23796)
2018(23593)
2017(44933)
2016(23656)
2015(26279)
2014(25666)
2013(25117)
2012(22845)
2011(20580)
2010(20833)
2009(19122)
2008(17969)
2007(16053)
2006(14250)
2005(12426)
作者
(63704)
(53666)
(53237)
(50567)
(33453)
(25512)
(23935)
(20770)
(20368)
(18937)
(18291)
(17793)
(16692)
(16593)
(16415)
(16240)
(15753)
(15648)
(15390)
(15201)
(13351)
(12921)
(12911)
(12491)
(12288)
(12043)
(11595)
(11513)
(10747)
(10528)
学科
(114901)
经济(114809)
(67062)
管理(63901)
(51302)
(45953)
企业(45953)
方法(40409)
数学(35506)
数学方法(35063)
农业(34174)
中国(28619)
地方(28106)
业经(27687)
(23223)
(20792)
(18963)
(16887)
贸易(16877)
(16363)
(16164)
环境(15289)
(15282)
理论(15010)
地方经济(14972)
(14140)
(14118)
银行(14096)
技术(14088)
(13985)
机构
学院(328451)
大学(321330)
(143497)
经济(140685)
管理(128157)
理学(110166)
研究(109204)
理学院(109067)
管理学(107283)
管理学院(106645)
中国(82772)
(65226)
(63526)
科学(63136)
(61728)
(52184)
中心(52109)
(49919)
业大(49261)
财经(48685)
农业(48228)
研究所(47023)
(44333)
(43748)
经济学(43641)
师范(43383)
北京(39809)
(39332)
(38959)
经济学院(38948)
基金
项目(220628)
科学(175041)
研究(167942)
基金(159436)
(137027)
国家(135798)
科学基金(117873)
社会(109533)
社会科(103432)
社会科学(103405)
(87867)
基金项目(83982)
教育(76803)
自然(72279)
(71701)
自然科(70587)
自然科学(70569)
编号(70196)
自然科学基金(69246)
资助(63088)
成果(56034)
(50016)
重点(49480)
(48870)
课题(47484)
(46111)
国家社会(45649)
创新(43034)
教育部(42421)
人文(42412)
期刊
(169708)
经济(169708)
研究(95788)
(66371)
中国(66084)
(46993)
管理(46040)
学报(45461)
农业(44977)
科学(43910)
大学(36458)
教育(35528)
学学(34415)
业经(32272)
技术(31303)
(30517)
金融(30517)
经济研究(25786)
财经(24001)
问题(22554)
(21468)
(20845)
图书(17621)
世界(17265)
技术经济(16976)
(16482)
农村(15928)
(15928)
农业经济(15595)
经济问题(15505)
共检索到495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立足公共经济学视角,从供给、需求及执行层面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并从资金筹集、规划布局、投资监管、支持保障等维度,就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阳春  宁凌  
交通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需要系统地建立多维度农村公共交通建设促进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农村公共交通的具体对策:整体协作联动,完善供给建设体系;多维主体参与,稳定供给建设要素;科学政府管制,保障供给建设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丹丹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农村经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农村基础设施通过要素直接投入和外溢效应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进而对乡村振兴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伟  孔繁利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创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和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运营管理效率低下、高素质人才短缺、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蔡保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从要素流动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从生态宜居的重点和落脚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从劳动替代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包容性增长效应以及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式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别,全面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规划、资金保障、建设管护、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学坤   彭婷婷   朱铭   陈元勇   李央  
<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其还在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发展阶段,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将全面促进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坚持科学规划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对此,各地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意愿,制定可衡量的建设目标,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牢固基础,并且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由唐小凤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红春   杨涛   应雨亮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结合2010—2020年的县域层面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振兴水平,这一结论在进行多角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战略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政策引领效应和内生发展效应三条路径赋能乡村振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乡村振兴效应具有异质性,其在人口流入、数字化基础更好、地形更为平坦和资源禀赋更高的县域更为明显。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提升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水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洪燕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新时代振兴乡村的重要使命再次历史性地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肩上。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极不乐观,可谓有名无实,与其所肩负的重要职责之间呈现强烈反差,亟需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重塑,赋予其新的职能,以缓解其职能与职责之间的内在矛盾。我国现有立法体制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定位,尽管有了一些进步,但由于长期受到"体制上"、"法理上"、"主体上"等因素的困扰,始终未能获得实质性突破,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难见起色。为此,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强化既有职能"、"赋予动产财产权职能"、"赋予不动产有限处分权职能"等三个方面进行职能重构,有望彻底摆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困境,使其更好地履行职责,实现农村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轲  朱梦宇  
[目的]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导向,研究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驱动因子,为青岛市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技术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贡献率分析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主要因素。[结果]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一直处于升级的状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可以代表绝大部分信息,第一主成分与X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乡村人口)、X4(农业产值)、X6(农村恩格尔系数)、X7(工业生产总值)具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二主成分与X3(农用机械总动力)、X5(固定资产投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经济发展因素和农业人口因素是影响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主要驱动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该增加固定资产的投入,重点整治农村污染和公共卫生,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促进青岛市美丽乡村的全面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包辰  
本文基于2008~2016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基础设施通过作用于数字经济来拉动乡村振兴水平提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越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东部地区会显著促进乡村振兴。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要因地制宜持续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等政策建议,丰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