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47)
- 2023(18668)
- 2022(15898)
- 2021(14807)
- 2020(12139)
- 2019(27718)
- 2018(27769)
- 2017(52304)
- 2016(28750)
- 2015(32377)
- 2014(32669)
- 2013(31990)
- 2012(29824)
- 2011(27123)
- 2010(27655)
- 2009(25634)
- 2008(25139)
- 2007(22961)
- 2006(20590)
- 2005(18472)
- 学科
- 济(115484)
- 经济(115327)
- 管理(83786)
- 业(81866)
- 企(65741)
- 企业(65741)
- 方法(43518)
- 农(39610)
- 数学(36235)
- 数学方法(35765)
- 中国(35437)
- 财(30255)
- 业经(29774)
- 地方(29136)
- 制(27072)
- 农业(26162)
- 学(25509)
- 银(21098)
- 银行(21047)
- 理论(20326)
- 行(20241)
- 融(19923)
- 金融(19915)
- 贸(19813)
- 贸易(19796)
- 易(19132)
- 和(18696)
- 环境(18566)
- 体(18413)
- 技术(18226)
- 机构
- 学院(409758)
- 大学(409165)
- 济(159757)
- 管理(156506)
- 经济(155857)
- 研究(143576)
- 理学(133306)
- 理学院(131719)
- 管理学(129455)
- 管理学院(128687)
- 中国(108591)
- 京(89358)
- 科学(87842)
- 财(77092)
- 所(72872)
- 农(70992)
- 研究所(65663)
- 中心(64906)
- 江(64207)
- 业大(60720)
- 财经(59377)
- 范(57187)
- 北京(56945)
- 师范(56615)
- 农业(54482)
- 经(53628)
- 院(52325)
- 州(51679)
- 经济学(46628)
- 省(45447)
- 基金
- 项目(270167)
- 科学(211072)
- 研究(201678)
- 基金(192049)
- 家(166828)
- 国家(165291)
- 科学基金(140916)
- 社会(125158)
- 社会科(118205)
- 社会科学(118175)
- 省(107389)
- 基金项目(101308)
- 教育(93016)
- 划(89762)
- 自然(89571)
- 自然科(87392)
- 自然科学(87374)
- 自然科学基金(85766)
- 编号(84486)
- 资助(78332)
- 成果(70685)
- 重点(60713)
- 发(60610)
- 课题(59683)
- 部(58802)
- 创(55813)
- 创新(51933)
- 项目编号(51297)
- 制(50916)
- 国家社会(50549)
- 期刊
- 济(191772)
- 经济(191772)
- 研究(126313)
- 中国(91816)
- 农(69040)
- 学报(65013)
- 管理(60370)
- 科学(60161)
- 财(58952)
- 教育(54626)
- 大学(49788)
- 学学(46515)
- 农业(46416)
- 融(40844)
- 金融(40844)
- 技术(36592)
- 业经(33707)
- 财经(28763)
- 经济研究(28689)
- 经(24587)
- 问题(24465)
- 图书(22631)
- 业(22600)
- 版(20250)
- 科技(19886)
- 理论(19463)
- 现代(18774)
- 技术经济(18704)
- 商业(18120)
- 坛(17983)
共检索到63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俊婷 杨超
田园综合体是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城乡关系走向融合的背景下提出的,而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化了田园综合体的内涵。基于对乡村振兴背景,深刻解读田园综合体并分析其建设运营过程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发展动力、目标导向、实施手段三方面对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机制构建进行了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红宝 杨建朝 李美羽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出的创新举措,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央一号文件。从田园综合体内涵出发,论文分析了各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明确共生冲突的表现形式,从而构建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田园综合体核心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以促进田园综合体和谐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亦平 陶林
田园综合体具有产业、区域与人员的兼容与集聚的功能,"综合"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有效机制。基于农业产业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在期许以及与非农产业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田园综合体对不同人员、资金、土地与产业等资源的整合与"综合"功能及其早期效应不断凸显。田园综合体"综合"特点、结构及其早期效应已基本形成,但同时在特色显示、性质定位、发展深度与机制设计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制约与影响着"综合"的集聚功能。田园综合体"综合"功能的系统构建与提升,既需要以农业为背景奠定基础,以地域为标识强化特色,进行"综合"功能的特色打造与重塑;也需要通过以培育与建设综合体主体人力资源,以经营服务培育客户资源为主线贯穿并锻造其"综合"功能;更需要在资本优化配置、经营资源有机结合等领域,进一步凝聚田园综合体"综合"力量。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乡村振兴 综合功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演克武 陈瑾 陈晓雪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旅居养老是在旅游过程中实现养老功能的一种养老方式。田园综合体是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融合乡村农业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一种新模式,其宜业、宜居和宜家的定位,使之成为城市居民旅居养老的一种新选择。但是,在乡村田园旅居养老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供需不平衡、市场定位错位、医疗和土地配套政策滞后等问题。本文认为,立足供需关系、优化旅游产品结构、统筹资源配置,是实现田园综合体与城市中高端养老产业融合的基础;深化养老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异地医疗结算制度、完善土地配套政策,是田园综合体与中高端旅居养老产业融合的政策保障;借助田园综合体实现城镇居民旅居养老和乡村居民就业增收,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居养老 田园综合体 融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秋子
田园综合体这一助力乡村发展的旅游新兴模式,自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后,就受到了各学业界人士的重点关注。面对我国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宏观大环境,田园综合体的高质量发展转变也势在必行。首先,本研究团队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总结归纳法等对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进行了调研和资料收集。其次,对“田园综合体”进行内涵阐释,并以“全产业链理论”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温州市三家省级田园综合体的现状,揭示发展成因。最后,从现代产业、休闲旅游、新型社区三个方面提出了田园综合体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全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冲 杨栎楠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而田园综合体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其通过生产、生活、生态共生,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三产融合,从而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田园综合体内涵的把握、政策要点的梳理,探索打造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路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 路径探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元
发端于中国农村的改革在过去四十年间为工业化和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但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得到完全破解,实现当前城乡关系根本性转变需要科学的战略指引,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正是对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明确指向。在此背景下,构建田园综合体是植根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的土壤、顺应城乡关系由分离走向融合的新趋势,是城乡一体化的理想结合点和重要标志,反映了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内外部客观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田园综合体 产业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孟依 纪雨男
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长三角作为国内旅游的"金三角",应起到示范的作用。本文以田园综合体模式为切入点,从自然人文资源、客源基础、交通设施方面分析了长三角乡村旅游的优势,同时也指出其发展存在区域联动缺位、产业融合不足、波动性较大、配套机制缺位等问题。最后,基于江浙沪田园综合体的典型案例分析,提出增强区域统筹、丰富业态、建立利益联盟等建议,以促进长三角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田园综合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东燕
田园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发展着力点,在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面临着与乡村整体产业结构共同转型的瓶颈,需要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探索。本文通过分析田园旅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代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走向,对田园式旅游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田园旅游 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惠敏 张欣桐 王阳
“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全局战略角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乡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乡村产业融资困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速度,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如何通过乡村融资机制改革解决乡村产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方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探索解决农村产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机制改革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融资机制 金融支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勤敏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田园综合体作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田园综合体内涵、发展历程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探讨了田园综合体模式中蕴含的主体协同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协同主体的不同,创造性地提出了田园综合体的四大发展模式,总结了其成功发展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协同理论 田园综合体 发展模式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笑梅 杨露露 陈冬生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一种管理民主、利益共享、发展模式多元的现代经济形态,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弥合城乡鸿沟、振兴乡村经济,同时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更有效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优化人才队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创新经营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楚鸿 周波
[目的]田园综合体是乡村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研究田园综合体系统与乡村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对准确评估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更好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方法]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构建了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之间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四川省成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以来(2012—2017年)其发展与乡村发展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两个系统间存在着耦合交互关系。2012—2017年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耦合协调度经历了极度失调、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阶段; 2012—2013年处于失调阶段; 2013—2015年处于拮抗阶段; 2016—2017年为协调阶段。2017年成都市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发展水平均较高,但耦合协调等级较低。[结论]系统自身发展水平高,系统间耦合协调度不一定高。因此,唯有加强田园综合体和乡村发展间的协调关系,才能使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发展处于良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田园综合体对乡村发展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强国 乡村旅游 文创产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佳佳
能人带动已成为当下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重要条件,对能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研究,对更好发挥能人作用、早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能人在农村集体经济产生、发展、壮大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起步期能人领导谋划发展方向,高速发展期能人引智拓宽发展路径,稳步增长期能人建制推动长效发展。能人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决策风险与责任承担、精英俘获与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模式固化与创新驱动不足、人才匮乏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挑战,文章从完善多元参与和科学决策机制、健全能人监督机制、建立多元创新机制、构建能人合作型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人治村 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