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0)
- 2023(14346)
- 2022(12260)
- 2021(11431)
- 2020(9224)
- 2019(21140)
- 2018(21085)
- 2017(40455)
- 2016(21762)
- 2015(24448)
- 2014(24277)
- 2013(23820)
- 2012(21605)
- 2011(19700)
- 2010(19830)
- 2009(18184)
- 2008(17514)
- 2007(15643)
- 2006(13776)
- 2005(11660)
- 学科
- 济(85079)
- 经济(84995)
- 业(63586)
- 管理(62778)
- 企(49496)
- 企业(49496)
- 农(36968)
- 方法(36121)
- 数学(30510)
- 数学方法(30148)
- 农业(23218)
- 业经(22973)
- 中国(22739)
- 财(20470)
- 地方(19798)
- 学(18756)
- 贸(16899)
- 贸易(16891)
- 易(16462)
- 制(16045)
- 环境(16030)
- 理论(14765)
- 和(14369)
- 划(13833)
- 技术(13246)
- 发(12917)
- 教育(12542)
- 策(12540)
- 务(12530)
- 财务(12466)
- 机构
- 学院(308646)
- 大学(304506)
- 管理(124271)
- 济(117867)
- 经济(115048)
- 理学(108220)
- 理学院(107021)
- 管理学(105277)
- 管理学院(104697)
- 研究(100432)
- 中国(73233)
- 京(64454)
- 科学(63036)
- 农(52562)
- 财(51476)
- 所(49078)
- 业大(47178)
- 中心(45953)
- 江(44899)
- 研究所(44887)
- 范(43094)
- 师范(42775)
- 财经(41733)
- 北京(40416)
- 农业(39840)
- 经(37815)
- 州(36921)
- 院(36907)
- 师范大学(34188)
- 经济学(33253)
- 基金
- 项目(214124)
- 科学(168077)
- 研究(161217)
- 基金(153176)
- 家(132129)
- 国家(130930)
- 科学基金(112629)
- 社会(100412)
- 社会科(94713)
- 社会科学(94684)
- 省(85014)
- 基金项目(81921)
- 教育(73278)
- 自然(71810)
- 划(70546)
- 自然科(70033)
- 自然科学(70020)
- 自然科学基金(68711)
- 编号(68340)
- 资助(61224)
- 成果(55030)
- 重点(47465)
- 发(46837)
- 课题(46531)
- 部(46252)
- 创(44347)
- 项目编号(41038)
- 创新(41029)
- 国家社会(40180)
- 科研(40052)
- 期刊
- 济(135830)
- 经济(135830)
- 研究(87306)
- 中国(56965)
- 农(53263)
- 学报(47160)
- 科学(44861)
- 管理(43596)
- 财(36980)
- 教育(36928)
- 大学(36341)
- 农业(36326)
- 学学(34253)
- 业经(27142)
- 技术(26084)
- 融(24576)
- 金融(24576)
- 经济研究(19848)
- 财经(18912)
- 问题(17871)
- 图书(16689)
- 业(16639)
- 经(15990)
- 版(15513)
- 科技(15452)
- 理论(14860)
- 资源(14566)
- 现代(14359)
- 商业(14170)
- 技术经济(14077)
共检索到44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铁军 罗士轩 董筱丹 刘亚慧
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条是产业兴旺,其关键是推动以三产融合为主要方向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基本取向是通过"加杠杆"促进过去一产化农村长期沉淀的自然资源,实现价值显化和价值增值。本文在关照现实条件、历史经验与理论逻辑的基础上,认为可以发挥村社集体经济组织的核心作用,构建促进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三级市场"制度体系。
关键词:
生态资源 价值实现 三级市场 集体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强农 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问题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梁雪 田素娟 侯世祥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是一个世界性研究热点,乡村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城乡实力不均、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薄弱、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本文结合乡村振兴大背景,在总结国际国内在长期探索中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培育技术交易平台、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建议,真正发挥科技成果转化的赋能优势,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最终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秀红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原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民主体地位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关于农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梳理,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关于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的思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主体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农民福祉 影响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秋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对贵州省农村产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乡村战略背景下提出贵州产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贵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贵州 产业经济 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丹燕
梅州市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等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的梅州,应该立足优势,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深挖各县(市、区)发展亮点,促进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等方式,推动梅州市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梅州市 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娄眉卿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根植于农村、直接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教育服务功能的乡村成人学校,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实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乡村成人学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时代之机、历史之困与发展之路,为各乡村成人学校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以此实施精准有效成人教育供给,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成人学校 精准教育供给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慧娟 陈明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具有"三农"背景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也亟需提质增效。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出发,认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需要多元化、主体化、本土化、生态化、社区化的发展;同时,亟需培育市场运营主体,打造政府服务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提质增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建强 张怡轩 张睿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所提及,其中有一条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海南城乡人均差异较大,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些原因都将会阻碍海南省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适应海南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南省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达到海南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海南共同富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城乡差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岩
乡村振兴中农村社区教育被赋予新的价值使命,内在秩序与外部表现需要进行适应性改变。本研究以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为基础,围绕“何为公共价值、如何创造公共价值”的价值分析主线,进一步厘清农村社区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价值关联,把握农村社区教育本质。结合公共价值的关键要素,从服务的价值、结果或产出的价值以及信任与合法性的价值三个维度具体阐释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的价值意涵。在此基础上,依据公共价值管理理论的基本主张,提出乡村振兴中农村社区教育的价值实现路径:融合发展,完善城乡统筹的农村社区教育顶层设计;多元合作,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网络化治理基础;精准递送,增强农村社区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