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17)
2023(18498)
2022(15800)
2021(14717)
2020(12067)
2019(27112)
2018(27026)
2017(51351)
2016(28234)
2015(31583)
2014(30925)
2013(30392)
2012(27555)
2011(25035)
2010(25034)
2009(22918)
2008(22144)
2007(19767)
2006(17390)
2005(14767)
作者
(81640)
(68303)
(67674)
(64168)
(42873)
(32715)
(30446)
(26738)
(25702)
(24164)
(23027)
(22889)
(21385)
(21370)
(20844)
(20781)
(20687)
(20069)
(19456)
(19403)
(17210)
(16667)
(16624)
(15593)
(15470)
(15307)
(15117)
(15051)
(13754)
(13552)
学科
(110195)
经济(110080)
(80886)
管理(73965)
(58580)
企业(58580)
(52389)
方法(44871)
数学(38474)
数学方法(38030)
农业(34746)
业经(30450)
中国(29591)
(25206)
地方(25088)
(23510)
(20750)
贸易(20740)
(20511)
(20156)
理论(18382)
技术(18355)
环境(16890)
(16179)
(15982)
(15956)
(15833)
银行(15765)
产业(15367)
(15237)
机构
学院(395902)
大学(389288)
(153941)
管理(153234)
经济(150571)
理学(133582)
研究(133383)
理学院(132106)
管理学(129740)
管理学院(129046)
中国(97519)
科学(85756)
(85697)
(82112)
业大(68593)
(67389)
农业(66208)
(65358)
研究所(61804)
中心(60849)
(58838)
(52993)
财经(52754)
师范(52418)
北京(50937)
(48157)
(48054)
(47354)
经济学(44203)
技术(43573)
基金
项目(276095)
科学(214927)
研究(201690)
基金(196449)
(172944)
国家(171392)
科学基金(145558)
社会(125486)
社会科(118480)
社会科学(118446)
(111124)
基金项目(104835)
自然(94326)
(92355)
自然科(92038)
自然科学(92014)
教育(91947)
自然科学基金(90343)
编号(84343)
资助(78863)
成果(67157)
重点(62121)
(60976)
(59040)
课题(57947)
(57909)
创新(53833)
科研(52199)
国家社会(50894)
大学(50243)
期刊
(173578)
经济(173578)
研究(109134)
(85604)
中国(77024)
学报(69189)
科学(61757)
农业(57894)
大学(52211)
管理(52154)
学学(49788)
(46930)
教育(46529)
业经(35830)
技术(33144)
(32865)
金融(32865)
(28029)
经济研究(25756)
财经(24248)
问题(24089)
(21970)
科技(21069)
(20814)
业大(19949)
图书(18700)
技术经济(18240)
商业(18135)
现代(17929)
资源(17425)
共检索到570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秀红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原动力,提升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农民主体地位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界定和辨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关于农民主体地位思想的梳理,阐述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出关于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实现途径的思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秋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对贵州省农村产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乡村战略背景下提出贵州产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贵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传洲   李国辉   滕皓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有利于乡风和美,乡村和谐。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局的关键时刻,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直面部分欠发达地区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有待补足、已有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仍有改善空间、配套公共服务发展较缓等问题,通过扩宽公共文化产品增量渠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统筹各项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等方式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旭芳  班纬  
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表面上是由于城乡差距的普遍存在,驱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拓宽增收渠道的具体体现,实质上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作用结果。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消费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劳动力素质,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大,但对东、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萃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举措。只有新型职业农民多而强,才能改变农业凋敝、农村衰落的现象,才能振兴乡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高度重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日常化落实;求实创新,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顶层化设计;分类施策,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化培育;一主多元,办好新型职业农民的优质化培育;严格考核,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化认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兆明  鲁燊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林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农民工返乡开展集体林业创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依托,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内生性动力、提高创业绩效是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究对农民工创业者实现高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组态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农民工自身和外部环境作用于创业绩效的构型”作为核心研究问题,从归因理论和因果复杂性的视角,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3个市收集的223份返乡创业农民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5条高创业绩效构型。结果表明:(1)农民工返乡高创业绩效的取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多条实现路径。(2)不同性别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实现高创业绩效的路径组态并不相同且导致不同性别取得高创业绩效的核心条件存在差异。(3)职业培训与专业技能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代际创业与政府补贴、职业培训也存在替代关系,代际创业与家庭情感支持、政府补贴、职业培训间均呈现互补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要进一步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林业创业的支持力度。(2)要进一步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3)要通过政府支持和家庭关怀提高女性创业者高创业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国良  黄美初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创业教育丰富农民教育理论,指导创业教育实践;以创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创业主体;以创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农民创业教育需求模糊,"三农"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创业实践的需要;创业教育主体功能失调,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采取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明确农民创业教育目标;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农业特色创业课程;多方主体协同联动,完善农民创业教育机制;培育优秀创业导师,创新农民创业教育模式等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江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需求增加、解决青年劳动力不足问题的需要,以及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诉求,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文章认为当前农民职业化教育存在新型职业农民标准不合理、农民素质普遍不高,职业农民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工作缺乏协调,培训单位相关工作不到位、教育培训效果较差,农民培养保障机制不完善、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