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1)
- 2023(12082)
- 2022(10545)
- 2021(9892)
- 2020(8086)
- 2019(18604)
- 2018(18720)
- 2017(36140)
- 2016(19426)
- 2015(21928)
- 2014(21939)
- 2013(21712)
- 2012(19927)
- 2011(18108)
- 2010(18209)
- 2009(16717)
- 2008(15968)
- 2007(14290)
- 2006(12614)
- 2005(10696)
- 学科
- 济(78245)
- 经济(78154)
- 业(58455)
- 管理(54467)
- 企(44683)
- 企业(44683)
- 农(34315)
- 方法(33561)
- 数学(28627)
- 数学方法(28296)
- 农业(22847)
- 中国(20803)
- 业经(20769)
- 财(18948)
- 地方(17956)
- 学(16174)
- 制(15156)
- 贸(13292)
- 贸易(13285)
- 易(12900)
- 理论(12827)
- 和(12272)
- 策(11911)
- 技术(11787)
- 银(11551)
- 环境(11546)
- 银行(11519)
- 划(11326)
- 发(11198)
- 务(11139)
- 机构
- 学院(276469)
- 大学(275014)
- 管理(113366)
- 济(106296)
- 经济(103721)
- 理学(98628)
- 理学院(97552)
- 管理学(95997)
- 管理学院(95480)
- 研究(90070)
- 中国(66128)
- 京(58021)
- 科学(55767)
- 农(47586)
- 财(47091)
- 所(43945)
- 业大(42231)
- 中心(41172)
- 江(40255)
- 研究所(40027)
- 范(38041)
- 财经(37886)
- 师范(37766)
- 北京(36336)
- 农业(35759)
- 经(34350)
- 州(33029)
- 院(32784)
- 师范大学(30259)
- 经济学(29761)
- 基金
- 项目(190998)
- 科学(149956)
- 研究(143494)
- 基金(137384)
- 家(118180)
- 国家(117093)
- 科学基金(101004)
- 社会(89312)
- 社会科(84193)
- 社会科学(84170)
- 省(75377)
- 基金项目(73892)
- 教育(65018)
- 自然(64755)
- 自然科(63190)
- 自然科学(63178)
- 划(62506)
- 自然科学基金(62008)
- 编号(60890)
- 资助(55362)
- 成果(49365)
- 重点(41833)
- 部(41570)
- 发(41242)
- 课题(41133)
- 创(39347)
- 项目编号(36531)
- 创新(36433)
- 科研(35833)
- 教育部(35764)
- 期刊
- 济(122810)
- 经济(122810)
- 研究(79912)
- 中国(51691)
- 农(49407)
- 学报(42250)
- 科学(40492)
- 管理(39748)
- 财(33556)
- 农业(33248)
- 大学(32745)
- 教育(31697)
- 学学(30831)
- 业经(24126)
- 融(23679)
- 金融(23679)
- 技术(23177)
- 经济研究(17475)
- 财经(17241)
- 问题(16082)
- 图书(15485)
- 经(14504)
- 理论(14045)
- 版(13998)
- 业(13980)
- 科技(13860)
- 实践(13137)
- 践(13137)
- 现代(13108)
- 技术经济(12870)
共检索到399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玲玲
基层治理是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必须加强公众参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层治理实践与经验。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公众参与"的重要举措,探索加强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规民约问题对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促进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村规民约 乡村治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杰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相对于城市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经济状态。随着现阶段国家对农村的不断重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开展。乡村经济复兴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结合现阶段农村经济层面发展趋势,并且对乡村经济振兴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关于乡村经济振兴的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经济 乡村振兴 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震宇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的重要制度资源和关键决策部署,要充分意识到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保制度的时代意蕴。然而非均衡化资源配置降低整体社保水平、阶段性制度设计弱化社保制度稳定性、社保制度碎片化无法形成决定性合力等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现行农村社保制度面临着重重困境。为此,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完善和健全农村社保制度,应以农村社保资源均衡配置强化整体社保能力,做好基于公平正义的农村社保制度顶层设计,通过协调配合实现农村社保制度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地区 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全
"干部互动"是基于"体制性关联"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治客观存在关系,它衔接、弥合、建构的是"国家-政府-社会"框架中最为关键的治理主体内在运作机理。当下我国正处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村治主体的"代理人""当家人"角色,在资源密集输入的乡村振兴时代,于"科层-关系"的底色互动关系下开始发生三重结构性分化:传统维持性取向、过渡重构性取向、现代行政性取向。我们必须明晰认知、辩证对待"村治主体互动"在城乡转型中正历经的巨大流变,应始终将村治主体作为衔接国家规范与乡土秩序的中介变量,充分激活自治性,引导基层社会走向良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淑红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农业产业化必须依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金融服务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当前我国农业金融在支持力度、信贷产品结构和农业保险推广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只有在充分调动商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积极性的基础上,发挥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宏观调控作用,创新融资方式、完善结构,农业金融才能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 社会化金融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农民福祉 影响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强农 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黄崑
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策背景,本文从扶贫政策目标的顶层设计层面、参与主体层面、政策优化组合三个维度总结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逻辑和主要特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及扶贫审计目标定位,本文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精准对接、创新完善全覆盖工作机制、增强以审计为枢纽的扶贫审计监督合力、在更高层面整合扶贫审计资源、创新扶贫信息化审计方式、探索完善政府督查和审计联动机制推动化解扶贫审计整改难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创新完善扶贫审计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扶贫审计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扶持,但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面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痛点,难以真正促进资金精准直达各类乡村融资主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数字技术能够解决商业银行政策性要求和盈利性矛盾,降低金融机构网点延伸的必要性,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但是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面临着农村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思想存在局限、人才短缺问题以及信息泄露以及金融欺诈等风险。应该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供应链金融,积极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设"碳中和新乡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文虎 刘雅丽 王旭 王永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关注,野长城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加大野长城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分析野长城的现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探究出开发利用野长城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野长城 乡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强国 乡村旅游 文创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