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6)
2023(11399)
2022(9426)
2021(8682)
2020(6730)
2019(14908)
2018(14350)
2017(27323)
2016(14296)
2015(15799)
2014(15279)
2013(14669)
2012(13130)
2011(11923)
2010(12411)
2009(11999)
2008(11044)
2007(10338)
2006(9529)
2005(8574)
作者
(38607)
(31847)
(31737)
(30130)
(19996)
(15166)
(14355)
(12079)
(11959)
(11524)
(10807)
(10696)
(9992)
(9915)
(9779)
(9721)
(9306)
(9255)
(9210)
(8950)
(7824)
(7681)
(7548)
(7403)
(7295)
(7135)
(7120)
(7059)
(6487)
(6350)
学科
(53274)
经济(53215)
(44789)
管理(39252)
(33903)
企业(33903)
(29088)
(26023)
金融(26021)
(24693)
银行(24689)
中国(24152)
(23937)
农业(19543)
业经(17931)
(17488)
(17178)
地方(16498)
方法(15511)
数学(12738)
数学方法(12432)
中国金融(11114)
(10757)
贸易(10743)
(10531)
财务(10489)
(10483)
财务管理(10466)
(10322)
(9993)
机构
学院(196384)
大学(187460)
(78049)
经济(76005)
管理(71499)
研究(64495)
理学(59892)
理学院(59281)
管理学(58132)
管理学院(57767)
中国(57400)
(39286)
(38417)
科学(36338)
中心(32622)
(32496)
(31584)
(31238)
财经(29944)
研究所(27518)
(27056)
师范(26844)
(26793)
(26540)
业大(25373)
北京(24287)
农业(23724)
(23471)
经济学(23368)
(23317)
基金
项目(122635)
研究(97682)
科学(96600)
基金(85926)
(72535)
国家(71774)
社会(62238)
科学基金(62014)
社会科(58709)
社会科学(58694)
(51072)
基金项目(44381)
教育(44324)
编号(42700)
(40907)
自然(35936)
成果(35567)
自然科(35085)
自然科学(35081)
自然科学基金(34378)
资助(33999)
课题(30169)
(29177)
重点(27750)
(26301)
(26120)
(26051)
(25611)
项目编号(25400)
国家社会(25033)
期刊
(100327)
经济(100327)
研究(60993)
中国(43759)
(37124)
金融(37124)
(37046)
(30252)
管理(27001)
科学(24977)
学报(24610)
教育(24439)
农业(23402)
业经(20802)
大学(20092)
学学(19039)
技术(16612)
经济研究(14678)
财经(14378)
问题(12592)
(12389)
农村(10864)
(10864)
农业经济(10519)
(9924)
(9881)
现代(9523)
理论(9388)
商业(9386)
(9214)
共检索到315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颂吉  魏后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乡村发展困境、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受城市偏向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未得到有效构建,乡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尤其表现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由偏向到融合符合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基本原则,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关系政策演进的必然逻辑。基于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破解乡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丹  张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总结以往城乡关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变化的主要矛盾和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重塑城乡关系、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是乡村振兴实现的根本路径。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坚持农村农业发展的"优先性",坚持精准扶贫,塑造新型城乡结构关系、利益关系、益贫关系,攻克城乡融合的难点与关键。在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中,要构建新型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城乡发展等值化,为城乡融合提供依托;构建要素双向配置互动机制,实现城乡经济融合化,为城乡融合提供新动能;打造特色小镇,实现城乡发展纽带化,为城乡融合提供空间载体,合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留青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城乡融合进程不断加快,农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商经营模式逐渐向农村迁移,激活了农村市场,为农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将农村电商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各地地方政府的重要研究课题。但农村电商经营仍然存在物流运输能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产品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及产品品牌化不足等多种问题,需提高农村产能,促进产品升级,培养专业的电商人才,制定完善的物流管理以及产品服务体系,抓住“互联网+”的重大机遇,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志峰  庞丽娟  杨小敏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对于促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学校布局过程中存在片面注重规模效益、过度开展撤点并校的问题,加剧了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衰落,动摇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文化根基。布局问题背后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等问题,也有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地区差异巨大等客观因素。当前应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观,研究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推动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怡凡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高校是技能型人才的孵化基地。本文介绍了产教融合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及重要性以及现阶段我国乡村振兴人才流入流出的现状,分析了乡村振兴和职业教育的人才缺乏拟合度,构建并提出了产教融合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乡村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建萍  
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农村更甚。随着城镇化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加,农村空巢老人增加,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传统以土地为养老保障的农村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农村地区老年人因老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较大。需要结合农村现实情况,探索兼顾农村老年人医养双重需求的养老模式。医养融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大量老年人养老问题,满足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本文结合农村老龄化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剖析农村医养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荣胜  
乡村振兴战略是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打开、经济发展提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改革发展必须要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实现专业与产业有机对接、人才供给需求深度匹配、发展动力与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优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璐璐  
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现有优势及困难所在,探索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各项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倩  董江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指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智慧农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涵盖智慧农业、智慧农村电网、智慧农村交通以及智慧农村家居四个方面的内容。智慧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优化乡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成本约束、人才匮乏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这需要农村政府与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推动农村全面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