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2)
2023(15580)
2022(13418)
2021(12721)
2020(10438)
2019(23786)
2018(23959)
2017(45505)
2016(24760)
2015(28215)
2014(27772)
2013(27391)
2012(24974)
2011(22672)
2010(22858)
2009(21032)
2008(20210)
2007(18098)
2006(16152)
2005(14104)
作者
(69484)
(57853)
(57283)
(54525)
(36505)
(27711)
(25989)
(22597)
(21880)
(20661)
(19577)
(19479)
(18192)
(18098)
(17556)
(17489)
(17324)
(16864)
(16504)
(16367)
(14342)
(14275)
(13911)
(13440)
(13054)
(13032)
(12900)
(12874)
(11611)
(11505)
学科
(97315)
经济(97133)
(72209)
管理(66997)
(51735)
企业(51735)
(51633)
方法(39317)
农业(34320)
数学(32251)
数学方法(31877)
中国(28456)
业经(28138)
地方(22951)
(22718)
(19748)
(19144)
理论(18656)
(16484)
(16428)
贸易(16414)
(15933)
(15302)
(15270)
技术(15240)
教育(15019)
环境(14461)
(13949)
银行(13915)
(13725)
机构
学院(343210)
大学(338546)
管理(136933)
(132053)
经济(128904)
理学(118368)
理学院(117084)
管理学(115038)
管理学院(114410)
研究(113250)
中国(85522)
(72393)
科学(70296)
(69924)
(58386)
(55969)
业大(55721)
农业(53206)
中心(53113)
(52641)
研究所(50621)
(47810)
师范(47445)
财经(45880)
北京(45206)
(42536)
(41687)
(40739)
师范大学(37489)
技术(37489)
基金
项目(232817)
科学(182600)
研究(177103)
基金(165489)
(142514)
国家(141144)
科学基金(121510)
社会(110139)
社会科(103177)
社会科学(103146)
(93229)
基金项目(88468)
教育(81477)
自然(77041)
(76761)
编号(76554)
自然科(75177)
自然科学(75164)
自然科学基金(73795)
资助(66178)
成果(62235)
课题(52055)
重点(51644)
(50789)
(50691)
(48262)
项目编号(44748)
创新(44704)
国家社会(43655)
科研(43522)
期刊
(156507)
经济(156507)
研究(99899)
中国(75715)
(72051)
学报(53192)
科学(49914)
农业(48920)
管理(47690)
教育(47426)
(42597)
大学(41535)
学学(38535)
业经(31563)
技术(31548)
(30031)
金融(30031)
(23180)
图书(21877)
经济研究(21638)
财经(21114)
问题(20942)
(18346)
(17979)
科技(16995)
理论(16316)
现代(16247)
技术经济(16173)
资源(15742)
农业经济(15654)
共检索到516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中国乡村社会人才队伍代表着中国乡村新社会构建的关键力量,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复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优势,积极配合农村地区基层政府部门化解和管理各类社会问题,为做好中国乡村社区的各类业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不过,由于农村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也制约了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对于落实中国农村振兴战略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良好人力资源保障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光辉  
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分析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对加强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战略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睿  何燕  潘晔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重点是农村产业振兴,关键是农村人才振兴,有什么样的农民,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农业和什么样的农村。各地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结构上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有些差距,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莹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回答好“人”的问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县域人才资源紧缺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倘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终将无法实现。文章深刻阐述了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性,以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为例系统分析了县域人才队伍面临的困境,并从引进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四个方面提出县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县域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振兴,进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贝贝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汇聚各类人才力量,提供基础支撑和不竭动力。在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下降,老龄化、低质化等现实情况的压力下,农村本土化职业化人才的培育是适应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支撑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本文对此提出了培育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  
乡村人才振兴是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应有之义。受农村发展进程缓慢的影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人才瓶颈制约的严峻挑战,缺乏管理型、技术型及创新型等多类人才,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不足,这将成为农村长期发展的短板。鉴于人才战略对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如何挖掘乡村振兴背景优势,建立和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实现农村人才聚集将成为新时期农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莹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会计体制得以不断健全与完善,形成了众多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地满足了农村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产业融合趋势、环境会计理论、乡土文化复兴、村民民主自治、经济结构转变等催生了农村会计体制建设的一系列新需求。农村会计体制建设,应聚焦新需求,着力解决领导体制、制度建设、人才队伍三个层面存在的瓶颈制约,从明确立法地位、理顺管理体制、优选管理模式、改进会计制度、规范内控制度、培育职业队伍、强化信息支撑等方面综合施策、优化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财务保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阳春  宁凌  
交通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需要系统地建立多维度农村公共交通建设促进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农村公共交通的具体对策:整体协作联动,完善供给建设体系;多维主体参与,稳定供给建设要素;科学政府管制,保障供给建设成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立足公共经济学视角,从供给、需求及执行层面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并从资金筹集、规划布局、投资监管、支持保障等维度,就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珩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发现,日本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即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通过对我国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社区环境卫生状况混乱、公共设施缺乏、群众参与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借鉴日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在增强村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的意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富忠  胡燕  
南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南疆地区农村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行动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基础设施、专业人才、资金配套、农牧民意识等方面仍有诸多短板,这些短板成因既有思想意识认识不到位方面,也有人才、资金短缺方面。为此要针对短板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南疆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造福南疆各族人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丹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金融监管手段单一力量薄弱,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构建更为完善且更具针对性的金融监管体系,具体可从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农村金融监督机构体系、农村金融监督制度方面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