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55)
- 2023(23378)
- 2022(19974)
- 2021(18502)
- 2020(15669)
- 2019(35821)
- 2018(35647)
- 2017(67298)
- 2016(36985)
- 2015(41614)
- 2014(41262)
- 2013(40588)
- 2012(37193)
- 2011(33696)
- 2010(33964)
- 2009(31857)
- 2008(31077)
- 2007(27777)
- 2006(24596)
- 2005(21790)
- 学科
- 济(145691)
- 经济(145520)
- 业(104374)
- 管理(102379)
- 企(82454)
- 企业(82454)
- 方法(64272)
- 数学(55884)
- 数学方法(55121)
- 农(54036)
- 中国(42121)
- 财(39794)
- 业经(36106)
- 农业(35692)
- 制(32414)
- 学(32200)
- 地方(31699)
- 融(30906)
- 金融(30902)
- 银(30630)
- 银行(30537)
- 行(29284)
- 贸(27405)
- 贸易(27389)
- 易(26586)
- 务(24693)
- 财务(24603)
- 财务管理(24538)
- 理论(24446)
- 企业财务(23265)
- 机构
- 学院(523168)
- 大学(521113)
- 济(205249)
- 经济(200652)
- 管理(197869)
- 研究(179283)
- 理学(170734)
- 理学院(168760)
- 管理学(165440)
- 管理学院(164494)
- 中国(137723)
- 科学(114356)
- 京(110581)
- 农(105550)
- 财(95745)
- 所(92573)
- 业大(85466)
- 研究所(84345)
- 中心(83307)
- 农业(82317)
- 江(79430)
- 财经(75722)
- 北京(69217)
- 范(69105)
- 经(68862)
- 师范(68297)
- 院(64200)
- 州(63749)
- 经济学(61276)
- 技术(56804)
- 基金
- 项目(354009)
- 科学(275223)
- 基金(254043)
- 研究(252827)
- 家(224463)
- 国家(222560)
- 科学基金(188687)
- 社会(157219)
- 社会科(148670)
- 社会科学(148624)
- 省(140276)
- 基金项目(134076)
- 自然(124673)
- 自然科(121763)
- 自然科学(121724)
- 自然科学基金(119511)
- 划(118038)
- 教育(117198)
- 资助(105027)
- 编号(103235)
- 成果(84028)
- 重点(80331)
- 部(76848)
- 发(75935)
- 创(72972)
- 课题(72160)
- 科研(68303)
- 创新(68178)
- 计划(65716)
- 大学(65286)
- 期刊
- 济(227943)
- 经济(227943)
- 研究(150322)
- 中国(104992)
- 农(100786)
- 学报(92818)
- 科学(81158)
- 财(74221)
- 管理(70425)
- 大学(69379)
- 农业(67550)
- 学学(65724)
- 教育(58325)
- 融(56873)
- 金融(56873)
- 技术(44487)
- 业经(40872)
- 财经(36814)
- 经济研究(35337)
- 业(34418)
- 经(31619)
- 问题(30394)
- 版(28227)
- 图书(25252)
- 科技(25167)
- 业大(24810)
- 技术经济(24405)
- 统计(23861)
- 理论(23733)
- 商业(22887)
共检索到779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强
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以安徽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地区安徽宣城的149个"三变"改革村为样本,在深入剖析其融资诉求与金融供给现状的基础上,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三变"改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经营主体类别、收入水平、雇工人数、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三变"改革承接主体融资诉求有显著影响;试点层级、承接类别、收入水平、贷款方式、负债结构、风险意识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旭芳 班纬
近年来,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表面上是由于城乡差距的普遍存在,驱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拓宽增收渠道的具体体现,实质上是当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作用结果。本文利用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消费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素质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农民劳动力素质,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较大,但对东、中、西部地区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却不尽相同。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 面板数据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昕
基于对河南省42个县(区)938个农户的实证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绿色生产行为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互有差异。户主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农户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绿色发展潜在收益认知等都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同时,户主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又对农户的乡村振兴战略及潜在收益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益,培植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
农户绿色生产行为 结构方程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惠敏 张欣桐 王阳
“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全局战略角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乡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乡村产业融资困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速度,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如何通过乡村融资机制改革解决乡村产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方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探索解决农村产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机制改革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融资机制 金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静 孙丽丽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所在,农村金融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在我国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体制 改革研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雄 唐乎媞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种背景下,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情况显得尤其重要。基于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万寨乡两个村组及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4个村组共328位农户样本和50位规模承包户样本的调研数据,运用SPSS19.0回归分析中二元Logistic模型和多项Logistic模型,分别对农户流转意愿和有流转意愿农户的流转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模型一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务农人口数和农业收入占比与农户流转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和家庭总收入与农户流转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模型二结果表明:决定农户将农地流转给何种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不同类型农业经营主体所能提供的利益期限。年龄较大、家庭务农人口数较多的农户往往更看重短期利益,更倾向于将农地流转给家庭农场;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总收入较多的农户往往更看重长期利益,因此更愿意将农地流转给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对于农业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家庭,更愿意将农地流转给合作社与农业企业,因而获得更高更长远的经济效益。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应通过加强对农户的引导、提供更多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在当地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对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云华 刘姗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45.3%的大学生有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性别、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个体特征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有一定的影响,中共党员、家庭处于中层以下社会阶层的男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更强。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还有农村就业政策、农村生活成本、农村就业宣传;产生阻碍作用的因素则有城市工资待遇、农村生活工作环境、城乡文化差异;不同因素的作用路径和影响力不同。为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各级政府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宣传与评估,高校应加大引导力度,大学生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大学生 农村就业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会吉 薛桂霞 陈静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文章基于S省M市1086个村庄9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奇烽 吴连翠 吴训照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使新农人成为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而提高融资贷款规模对破解新农人融资困境、促进其创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利用2020年浙江省新农人实地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有序Logit模型,分析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创业经营类型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表明,浙江省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不大,以10万元~50万元为主,且合作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大于个体经营的新农人。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状况、中共党员身份、亲友在银行或信用社工作、年营业收入、互联网获取创业信息、互联网社交频率和政府创业补贴显著正向影响新农人融资贷款规模,而融资利息成本显著负向影响其融资贷款规模。从不同创业经营类型来看,农业技术培训参与状况、年营业收入、融资利息成本、互联网获取创业信息和政府创业补贴显著影响个体经营新农人的融资贷款规模,而中共党员身份、亲友在银行或信用社工作和互联网社交频率对合作经营与企业经营新农人的影响较大。据此,提出鼓励新农人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完善农村互联网服务体系、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等建议,助力新农人提升融资贷款能力和规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则是这一战略成败与否的关键。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专业性差、生源没有保障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社会及民众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成人教育制度,以适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成人教育 改革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巫刚 袁智文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2017-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农村物流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绘制年度发文量、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合作网络以及关键词共现、聚类等图谱,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物流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研究发现:近年来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形成了乡村振兴、农村物流、物流、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客运、电商物流等研究热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丹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金融监管手段单一力量薄弱,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构建更为完善且更具针对性的金融监管体系,具体可从农村金融法律体系、农村金融监督机构体系、农村金融监督制度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金融监管 体系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花毅
落实"三农"工作,必须通过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来达到,要坚守五大发展理念,以产业兴旺为基本原则,中心思想是要拉动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提质增效,主要方向是要加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缩短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时间,为创建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