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60)
- 2023(20095)
- 2022(16905)
- 2021(15663)
- 2020(12959)
- 2019(29002)
- 2018(28826)
- 2017(54955)
- 2016(29698)
- 2015(33248)
- 2014(32768)
- 2013(32461)
- 2012(29808)
- 2011(27018)
- 2010(27374)
- 2009(25744)
- 2008(25202)
- 2007(22795)
- 2006(20578)
- 2005(18388)
- 学科
- 济(126351)
- 经济(126210)
- 业(108539)
- 管理(94114)
- 企(89008)
- 企业(89008)
- 农(52461)
- 方法(49045)
- 数学(38692)
- 业经(38461)
- 数学方法(38258)
- 中国(36259)
- 农业(34972)
- 财(34645)
- 地方(29757)
- 制(25701)
- 技术(24201)
- 学(23374)
- 务(23097)
- 财务(23021)
- 财务管理(22989)
- 贸(22490)
- 贸易(22472)
- 理论(22312)
- 易(21775)
- 企业财务(21732)
- 和(21568)
- 银(20253)
- 策(20226)
- 银行(20208)
- 机构
- 学院(424897)
- 大学(419136)
- 济(173024)
- 管理(170309)
- 经济(169277)
- 理学(145809)
- 理学院(144254)
- 研究(142671)
- 管理学(142070)
- 管理学院(141279)
- 中国(110204)
- 京(89814)
- 科学(85754)
- 财(78692)
- 农(78516)
- 所(71176)
- 江(66075)
- 中心(65258)
- 业大(64468)
- 研究所(64058)
- 财经(61621)
- 农业(59878)
- 北京(56556)
- 范(56481)
- 师范(56011)
- 经(55873)
- 州(53143)
- 院(51528)
- 经济学(49817)
- 经济管理(45468)
- 基金
- 项目(280135)
- 科学(221658)
- 研究(210666)
- 基金(201757)
- 家(174116)
- 国家(172447)
- 科学基金(149415)
- 社会(133845)
- 社会科(126495)
- 社会科学(126461)
- 省(111601)
- 基金项目(106833)
- 教育(95264)
- 自然(94514)
- 自然科(92314)
- 自然科学(92295)
- 划(91705)
- 自然科学基金(90662)
- 编号(88099)
- 资助(81036)
- 成果(71188)
- 发(63435)
- 重点(61990)
- 部(61003)
- 创(60562)
- 课题(60055)
- 创新(55989)
- 国家社会(54521)
- 项目编号(52977)
- 教育部(52393)
- 期刊
- 济(205665)
- 经济(205665)
- 研究(126843)
- 中国(89291)
- 农(78145)
- 管理(66388)
- 学报(62767)
- 财(61268)
- 科学(60809)
- 农业(52760)
- 教育(49383)
- 大学(48843)
- 学学(46042)
- 融(41903)
- 金融(41903)
- 业经(39174)
- 技术(38625)
- 经济研究(30208)
- 财经(29784)
- 业(27588)
- 问题(26891)
- 经(25571)
- 技术经济(22429)
- 图书(21526)
- 科技(21157)
- 版(21024)
- 现代(20809)
- 商业(20226)
- 世界(19786)
- 理论(19226)
共检索到65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昶霖 南丽军
2019年是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交汇之年,在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后,需要谋求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方面的新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作为新时代指导农业突破发展瓶颈、取得新发展的总抓手和总指引。文章通过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引出能够实现农业新发展新动能的概念,通过介绍农业发展新动能的概念,寻找实现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路径与方法,接着在进一步解释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内涵与外延的过程中,介绍新动能的培育方法,并提出在培养新动能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建言献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 新动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建连 魏胜文 张邦林 张东伟
农业绿色发展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甘肃多样化的农业资源被发掘利用,气候、生态、土地、产业、物种、文化等资源潜力被进一步激活,通过不同地带性的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组织形态、信息平台等优势,形成新的生产格局和发展势头;同时,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代价大、产业发展动能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等制约因素短期难以改观,导致新发展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资源安全、食物安全任务艰巨;因此,探索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集聚政策、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合力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对推进甘肃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 现代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丽
高效生态农业是顺应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也是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筑基之举。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将为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增续动力,是在新时代中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需充分认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综合研究与分析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技术体系及生产系统,从而有力推动我国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效生态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光娟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引领农村健康发展的顶层设计。观光农业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的经验及模式,解决我国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瓶颈,对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业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观光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保险不仅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为目标,基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以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晴
休闲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型产业,有鲜明的特点,不仅关联性非常强,行业的覆盖范围也非常大,还能够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并使农村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背景之下,休闲农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其中还会有很多的瓶颈。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目前发展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发展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谷成
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围绕健康、绿色的消费理念日益升级,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从需求侧角度来看,市场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大众消费的重要特征,农产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和健康性需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红宇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农业在实现总量安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五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经历了从现代农业1.0版向4.0版逐渐演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被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坚持优先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通过明确重点任务和深化农村改革,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多元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则是这一战略成败与否的关键。当前,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着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专业性差、生源没有保障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社会及民众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建立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成人教育制度,以适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成人教育 改革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陆平
借助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跨界,拓展了农业功能与价值,对乡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特别是疫情以后,我国乡村旅游复苏较快,迎来快速发展期,市场需求凸显并爆发,这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机会。然而,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受到旅游产品创新、融合不够以及经营管理标准化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制约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现实障碍。本文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二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影响作用,提出深化二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花毅
落实"三农"工作,必须通过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来达到,要坚守五大发展理念,以产业兴旺为基本原则,中心思想是要拉动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提质增效,主要方向是要加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缩短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时间,为创建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兰虹 赵佳伟 于代松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有力支持,农业保险作为金融支农重要工具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四川省农业保险发展为研究案例,结合全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点面结合深入分析了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现状与问题,从乡村振兴依靠主体——老人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风险的异质性需求角度出发,论述了农险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本文认为,现阶段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还存在顶层设计不合理、供需错配、目标定位不清导致中长期规划滞后、创新激励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中央、省级政府以及保险公司三方出发,采取农险供给侧改革、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农险宣传,提升农户保险意识、探索互助农险合作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高新技术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素艳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维护食品安全,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大连市具备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和优势,但目前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实际调研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大连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冷链物流 农产品冷链物流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