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70)
2023(20515)
2022(17692)
2021(16622)
2020(13803)
2019(31764)
2018(31607)
2017(60710)
2016(33022)
2015(37438)
2014(37378)
2013(36774)
2012(33761)
2011(30537)
2010(30826)
2009(28605)
2008(28032)
2007(25376)
2006(22056)
2005(19215)
作者
(95690)
(79890)
(79377)
(75671)
(50650)
(38407)
(36453)
(31255)
(30273)
(28797)
(27117)
(26787)
(25231)
(25211)
(24690)
(24573)
(24200)
(23578)
(22995)
(22783)
(19828)
(19666)
(19544)
(18280)
(18038)
(17861)
(17808)
(17767)
(16193)
(15894)
学科
(135305)
经济(135166)
管理(92344)
(91205)
(73934)
企业(73934)
方法(60829)
数学(52695)
数学方法(51958)
(43447)
中国(35278)
(33627)
业经(31825)
地方(28466)
(28382)
农业(28231)
(25821)
(24658)
贸易(24642)
(23866)
理论(23220)
(20911)
财务(20804)
财务管理(20756)
(20348)
银行(20289)
(20274)
技术(19973)
(19602)
金融(19597)
机构
学院(472106)
大学(469201)
(186306)
管理(182990)
经济(182044)
理学(157784)
研究(157192)
理学院(156033)
管理学(153014)
管理学院(152157)
中国(117125)
(99639)
科学(97866)
(85013)
(81052)
(79325)
中心(72117)
研究所(71929)
业大(71632)
(71216)
财经(68012)
(63494)
师范(62898)
北京(62759)
农业(62601)
(61584)
(57383)
(57144)
经济学(55410)
技术(51648)
基金
项目(317600)
科学(248225)
研究(232897)
基金(227307)
(197618)
国家(195915)
科学基金(167771)
社会(144375)
社会科(136577)
社会科学(136539)
(126017)
基金项目(120101)
自然(109078)
教育(108852)
自然科(106505)
自然科学(106474)
(105205)
自然科学基金(104505)
编号(97047)
资助(93945)
成果(79030)
重点(71296)
(69334)
(68315)
课题(67374)
(65445)
创新(60945)
科研(60524)
教育部(59388)
大学(59254)
期刊
(208822)
经济(208822)
研究(135956)
中国(91706)
(76824)
学报(75498)
科学(69108)
管理(66428)
(66100)
大学(57410)
教育(56126)
学学(54004)
农业(51674)
技术(43461)
(41706)
金融(41706)
业经(37060)
财经(33011)
经济研究(32543)
(28321)
问题(27403)
(25941)
图书(24474)
(23545)
技术经济(23033)
理论(22005)
科技(21891)
统计(21780)
商业(21689)
(20901)
共检索到695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化,其重要实现机制是以专业市场组织农民,形成有竞争力的地方产业。通过对中部农村一个药材专业市场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专业市场特征、形成机制及其社会经济效应。专业市场形成的基础是在地域范围内围绕产业链发展形成农户主导的专业分工,而产业发展服务于小农的条件,也是小农支持产业发展的前提。专业市场的形成过程有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涉及农民、村级组织和地方政府等主体。村民精英带动形成自发性的基层集市,村级组织建设地域性市场,地方政府扶持建设全国性专业市场。专业市场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了综合效应,表现在农民家庭、农村社会秩序及城乡关系三个方面。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地方政府需要通过专业市场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市场组织形式,在农户和集体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优化市场体制机制,从而促进产业就地化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瑜  苍巍巍  
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内在需要。然而,在“空心化”背景下,乡村产业振兴还面临着缺乏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三产融合缓慢以及生产基础薄弱等困境。对此,各地区还需从培育`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建立三产融合发展体系、加快生产基础建设等方面入手,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倩  董江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指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智慧农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涵盖智慧农业、智慧农村电网、智慧农村交通以及智慧农村家居四个方面的内容。智慧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优化乡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成本约束、人才匮乏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这需要农村政府与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推动农村全面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秋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对贵州省农村产业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找到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乡村战略背景下提出贵州产业发展的路径,以期为贵州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维浩  
通过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发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具体而言,在政策支持层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为生态产品提供更多税收优惠、补贴等,推动生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市场运作层面,通过建立功能完备的市场平台,将生产者、消费者及相关服务机构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供需双方的高效对接;在技术创新层面,通过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提升生态产品的品质与附加值;在产业协同层面,生态产品企业应积极寻求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树梅  张馨文  范凯旋  张方东  温红娟  
2021年中国两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在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后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农村药品市场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着力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在蔓延情况下,我国农村药品市场在发展中还存在布局不平衡、质量安全隐患、药价不合理、促销方式单一且流通不畅、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实践证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在解决已有问题基础上以新机遇和新技术为驱动进行多元化发展,才能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更好实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丹燕  
梅州市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等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的梅州,应该立足优势,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深挖各县(市、区)发展亮点,促进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等方式,推动梅州市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东燕  
田园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发展着力点,在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面临着与乡村整体产业结构共同转型的瓶颈,需要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探索。本文通过分析田园旅游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重要意义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当代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走向,对田园式旅游的创新路径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慧娟  陈明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具有"三农"背景的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也亟需提质增效。文章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出发,认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需要多元化、主体化、本土化、生态化、社区化的发展;同时,亟需培育市场运营主体,打造政府服务主体,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田园综合体,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乡村旅游提质增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萍  张锋  
全国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聚视角下特色小镇新业态运营存在小镇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组织化松散、主导力量错位、产业间不够包容、配套措施跟不上等方面问题,建议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挖掘区域根植性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进一步提高小镇产业集聚的组织化程度、实施产业包容、打造服务型政府,真正推动小镇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