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6)
2023(11667)
2022(9408)
2021(8405)
2020(6410)
2019(14216)
2018(13300)
2017(24802)
2016(13459)
2015(14363)
2014(13858)
2013(13554)
2012(12244)
2011(11224)
2010(11248)
2009(10326)
2008(9820)
2007(9032)
2006(7979)
2005(6505)
作者
(40268)
(34085)
(33945)
(31753)
(21204)
(16404)
(15012)
(13178)
(12781)
(11820)
(11610)
(11195)
(10772)
(10441)
(10399)
(10394)
(10233)
(9945)
(9689)
(9633)
(8551)
(8148)
(8097)
(7842)
(7607)
(7470)
(7409)
(7373)
(6831)
(6812)
学科
(54488)
经济(54436)
(41125)
管理(35923)
(29169)
(29093)
企业(29093)
方法(20339)
农业(19706)
数学(17799)
数学方法(17633)
业经(17155)
中国(16114)
地方(13364)
(12770)
(11417)
贸易(11410)
(11144)
(11063)
(10276)
(9778)
技术(9107)
(8857)
环境(8777)
(8554)
(8510)
银行(8467)
(8096)
农业经济(8084)
发展(8041)
机构
学院(195172)
大学(189555)
(78496)
经济(76905)
管理(73253)
研究(66358)
理学(64648)
理学院(63882)
管理学(62816)
管理学院(62446)
中国(48155)
(44755)
科学(42786)
(37887)
业大(34636)
农业(34358)
(33121)
(32624)
研究所(30685)
中心(30306)
(29217)
财经(26642)
(26017)
师范(25659)
(24328)
(23885)
经济学(23778)
农业大学(22934)
(22788)
北京(22576)
基金
项目(139831)
科学(110552)
基金(101900)
研究(98969)
(91310)
国家(90463)
科学基金(76835)
社会(66034)
社会科(62492)
社会科学(62476)
(56435)
基金项目(54577)
自然(49210)
自然科(48099)
自然科学(48085)
(47269)
自然科学基金(47253)
教育(44587)
编号(39188)
资助(38428)
(32072)
重点(31899)
(30073)
成果(29973)
(29767)
创新(27940)
国家社会(27853)
课题(27495)
科研(26625)
计划(26365)
期刊
(88684)
经济(88684)
研究(50045)
(47045)
中国(37952)
学报(36842)
科学(33403)
农业(30949)
大学(27804)
学学(26889)
管理(24549)
(22578)
业经(19761)
教育(18440)
(16895)
金融(16895)
技术(13934)
经济研究(13698)
(13516)
财经(12416)
(12206)
问题(12060)
业大(11270)
(10720)
科技(10181)
农业大学(9902)
商业(9852)
农村(9274)
(9274)
农业经济(9209)
共检索到27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娇   方永恒  
基于213份省级政策文本,系统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时空演进机理,并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影响因素及组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高位推动使得乡村振兴战略扩散曲线为R型,表现出初期急剧爆发、后期趋缓饱和的特征;在空间上,在多中心效应、层级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下,乡村振兴战略扩散整体呈现出由华东、中南向西北地区推进的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正、反向结果与影响因素组合之间存在着非对称关系;就路径而言,基于核心条件归纳出了4种乡村振兴战略高扩散路径,分别是“双重需求”型、“个人特质”型、“社会压力”型以及“经济基础”型。基于此,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省际扩散的持续深入,提出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增加地方官员异地调任经历、发挥公众和社会舆论的作用、发展地区经济等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瑶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保障与精神支柱,作为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忘或遗失、村庄作为文化共同体的社会特征逐步弱化等问题。对此,必须进一步明确农民主体地位、积极传承农耕文明、加速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林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庄严地提出了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申要造就培养一支爱农民、爱农村、懂农业的新型"三农"工作队伍,这也是我国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全面发展"三农"事业而提出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大学生村官工程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应该密切分析、纠正他们的诸多认识误区,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能力,尽可能早日适应村官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服务基层的水平和能力。强化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群众路线,正视现实,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基层问题,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和专业技能,和当地干部群众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管理密切结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俊柯   张哲   尹奇  
[目的]推动农业数字化发展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方法]本文构建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9省75村为代表案例,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基于TOE框架从技术、组织与环境3个维度深入探究农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结果]整体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偏低并呈现多维特征。结构上,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偏重于交易领域,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农业数字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渐进发展过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是农业数字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从提升路径看,“组织—技术”型是以农业数字化基础带动农业数字化的政策资本驱动路径,“环境—技术”型是以农业交易数字化引领农业生产、服务与基础的社会资本驱动路径,“技术—组织—环境”型是以局部农业生产数字化辐射农业数字化的政企民协同路径,这3条路径能够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结论]为加快农业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出加大数字农业基础建设、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夯实数字人力基础以及厘清政府主体责任边界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亚男  王青  
构建中国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使用2009—2018年中国30省面板数据,基于个体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2009—2018年中国乡村振兴水平和各维度水平均有明显增长且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局部空间集聚格局空间相关性显著,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高—高”和“低—低”集聚趋势。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农林水财政支出、金融发展水平、产业集聚、老龄化水平均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是影响乡村振兴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研究结果认为,促进乡村振兴水平空间协调发展应从上述影响因素入手,推动落后地区乡村振兴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构建乡村振兴科学平衡的空间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世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重要综合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钱袋子"的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与财政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瑶  董玮  秦国伟  
2020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性绝对贫困得到彻底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开启。面对新阶段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取向,"十四五"时期乡村工作应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为此,必须构建更强调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普惠性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提供保障;构建更突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构建更强动力的内生发展能力体系,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卓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国华  江波  
1.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我国积淀和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国人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在乡村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乡土文化的复兴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文化品格,有利于构筑独特文化风貌,树立乡村文化形象。同时,乡土文化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