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5)
- 2023(8870)
- 2022(7338)
- 2021(6708)
- 2020(5294)
- 2019(11956)
- 2018(11951)
- 2017(22336)
- 2016(12317)
- 2015(13899)
- 2014(14323)
- 2013(13873)
- 2012(12899)
- 2011(11868)
- 2010(12377)
- 2009(11670)
- 2008(11621)
- 2007(11143)
- 2006(10106)
- 2005(9128)
- 学科
- 济(47052)
- 经济(46909)
- 业(42790)
- 管理(41354)
- 企(33118)
- 企业(33118)
- 农(26764)
- 农业(17715)
- 制(17234)
- 财(16913)
- 业经(16521)
- 中国(15054)
- 方法(13472)
- 地方(11081)
- 体(11032)
- 数学(10487)
- 数学方法(10326)
- 银(9925)
- 银行(9916)
- 策(9491)
- 行(9457)
- 务(9295)
- 财务(9233)
- 财务管理(9193)
- 体制(8929)
- 企业财务(8637)
- 划(8603)
- 发(8580)
- 融(8512)
- 金融(8509)
- 机构
- 学院(180942)
- 大学(175734)
- 济(71355)
- 经济(69406)
- 管理(66773)
- 研究(57756)
- 理学(55932)
- 理学院(55313)
- 管理学(54411)
- 管理学院(54044)
- 中国(45923)
- 财(38228)
- 京(36545)
- 科学(31696)
- 江(31022)
- 农(29307)
- 财经(28436)
- 所(27929)
- 中心(27522)
- 经(25322)
- 范(24732)
- 州(24617)
- 师范(24547)
- 研究所(24200)
- 业大(23178)
- 北京(22827)
- 经济学(21467)
- 农业(21253)
- 省(20901)
- 院(20722)
- 基金
- 项目(108750)
- 研究(87492)
- 科学(85663)
- 基金(76627)
- 家(64070)
- 国家(63346)
- 社会(55888)
- 科学基金(54877)
- 社会科(52496)
- 社会科学(52485)
- 省(44340)
- 教育(40876)
- 基金项目(39870)
- 编号(38452)
- 划(35498)
- 成果(33256)
- 自然(31644)
- 自然科(30838)
- 自然科学(30833)
- 自然科学基金(30284)
- 资助(30225)
- 课题(27445)
- 制(27301)
- 重点(24296)
- 部(24183)
- 发(24140)
- 性(24011)
- 年(22833)
- 创(22721)
- 国家社会(22440)
共检索到292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游猎 刘国玲 王睿
近几年,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并出台了许多支持与保护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构建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农村面貌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我国乡村全面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农村自身发展能力薄弱、农村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机制。卞靖撰写的《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市场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机制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姣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决胜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资金供给不足抑制了乡村振兴的实现。美国政府通过引导扶持,颁布一系列农场信贷法案,建立以农场主互助合作为基础的农场信贷体系,拓宽了信贷渠道,推动美国农业经济迅猛发展。以美国为鉴,我国要健全法律制度,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资金投入格局,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木楠 龙梦晴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科技小院模式,涉农高校选派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实地诊断、技术指导和多层次服务。这种将高校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化与服务乡村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因与乡村振兴战略高度耦合而上升成为一项国家行动,并逐渐在国内涉农高校中推广开来。为此,立足于乡村振兴视角,运用教育生态学理论,以涉农高校开展的科技小院模式为研究对象,对科技小院入驻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横向与纵向方面的实践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得出:科技小院生态链连接四大主体、五条主线以及若干副线,其生态链系统中各主体资源有机循环、相互转换,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在纵向上主要以教育链与服务链为主线,横向推进以人才振兴与产业振兴为主导,其生态链运转的保障机制在宏观层面以政府引导为主、中观层面以市场支持为主、微观层面以高校主持为主。据此,针对科技小院模式发展面临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生态圈选址是否能够真正下沉、生态链参与主体是否可以扩宽、生态链资源流向是否能够透明、生态链人才“内生”是否能够落实等现实问题进一步展开思考、提出设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顺利实施这一战略,需要驾驭好制度变量,准确识别和消除那些导致乡村衰退的制度安排,适时完善和创设那些促进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在内的各方面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未来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制度变迁,要以此为根本遵循。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晓辉 王建辉 伍婷 王文君
本文总结了乡村地区的用地保障现状,厘清了其目前制约用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规划统筹保障机制、创新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路径、分类实施差异化项目用地报批方式、集成土地政策促使项目落地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梦妮 卜素
2021年6月《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实行,标志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有法律遵循和法制保障的新阶段。不论是在城乡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出台均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方面其为农业高质高效提供了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其为乡村建设提供了全局性的法律保障。《乡村振兴促进法》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通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重要政策提升到法律层面,转化为法律条文,其瞄准当前乡村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促进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机制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机制体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婉馨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引,而《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总体布局的落实。民法的平等理念对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解体和新的城乡融合关系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城乡资源的平等交易和共同发展。《民法典》有助于促成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规定公民个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重塑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和灵魂。《民法典》通过规范家庭、邻里、社区等的关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在物权、侵权、合同、人格各编的具体规则,有利于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长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精神的同时,科学研究并统筹谋划事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问题,培育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机制。按照建立"四个协同"产业体系的要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抓紧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减贫战略,都是推进乡村振兴应特别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朱琳 王枫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智慧农业引领、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品牌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六方面分析辽宁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辽宁农村产业发展存在总体规划布局尚需完善、产业优势和品牌价值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滞后、农业产业贡献率仍然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问题;最后,建议采取完善顶层设计和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等策略。
关键词:
辽宁 农村产业发展 品牌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度契合。旅游营业收入、接待人数、占旅游市场比重等指标都显示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15年之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本文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优化农村治理机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五个方面论证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动机制,并从发挥政府的多元引导作用、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优化乡村旅游发展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战略 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洁
乡村工匠是乡村工艺的承载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人。乡村工匠的技艺和文化传承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乡村工匠的职业化发展日渐明显,由此也使得高职院校培育乡村工匠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大创新来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要做好政策、资金、师资、就业等方面的保障,共同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艺馨 李思钰 凡启兵 公戴雪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因而对现代农业产生促进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得到以下实证结论:首先,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正相关;其次,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三,劳动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负相关。最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商贸流通业 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志琴
在全国上下推进乡村发展、加速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国际局势乡村振兴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乡村发展虽然逐步加快,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本身不高、管理制度多年未变较为落后、人均收入较少等问题,很难有大的提升。而双循环作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很好的制度优势和资源转化优势,这些正是乡村发展缺少的。因此,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有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格局应该为乡村振兴提供转型升级的体系、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富裕的经济环境。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双方融合进行阐述,表明融合的必要性和融合方式,为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双循环 乡村振兴 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