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3)
- 2023(8288)
- 2022(6812)
- 2021(6551)
- 2020(5182)
- 2019(11679)
- 2018(11535)
- 2017(22538)
- 2016(12481)
- 2015(13720)
- 2014(13662)
- 2013(13747)
- 2012(12981)
- 2011(11873)
- 2010(12421)
- 2009(11564)
- 2008(11354)
- 2007(10777)
- 2006(9848)
- 2005(8886)
- 学科
- 济(52558)
- 经济(52502)
- 农(50032)
- 业(44060)
- 农业(33340)
- 管理(29460)
- 企(22562)
- 企业(22562)
- 业经(18469)
- 中国(15489)
- 财(15064)
- 策(14036)
- 地方(13878)
- 方法(13816)
- 制(12821)
- 农业经济(12757)
- 收入(12313)
- 数学(12031)
- 数学方法(11851)
- 发(11307)
- 及其(10534)
- 政策(9871)
- 村(9782)
- 农村(9764)
- 发展(9684)
- 展(9664)
- 贸(9551)
- 贸易(9546)
- 方针(9453)
- 易(9371)
- 机构
- 学院(178762)
- 大学(171129)
- 济(79394)
- 经济(77653)
- 管理(69029)
- 研究(64053)
- 理学(58667)
- 理学院(58098)
- 管理学(57340)
- 管理学院(56988)
- 中国(51338)
- 农(50140)
- 农业(37639)
- 财(36164)
- 科学(35771)
- 京(35449)
- 所(32132)
- 业大(31259)
- 中心(30541)
- 江(29596)
- 研究所(28557)
- 财经(26758)
- 经(24256)
- 范(23989)
- 师范(23866)
- 州(22774)
- 农业大学(22727)
- 省(22700)
- 经济学(22278)
- 北京(22080)
- 基金
- 项目(111539)
- 研究(88684)
- 科学(87922)
- 基金(79430)
- 家(68019)
- 国家(67251)
- 科学基金(56914)
- 社会(56853)
- 社会科(53370)
- 社会科学(53357)
- 省(44627)
- 基金项目(41163)
- 编号(38842)
- 教育(38500)
- 划(36212)
- 自然(33159)
- 成果(32540)
- 自然科(32330)
- 自然科学(32319)
- 自然科学基金(31767)
- 资助(31556)
- 农(29724)
- 发(26846)
- 课题(26317)
- 部(25449)
- 重点(24524)
- 性(24052)
- 国家社会(23155)
- 制(23073)
- 创(22843)
- 期刊
- 济(102726)
- 经济(102726)
- 农(58307)
- 研究(54856)
- 中国(41924)
- 农业(39373)
- 财(25276)
- 科学(25190)
- 学报(24406)
- 融(23923)
- 金融(23923)
- 业经(23263)
- 管理(22438)
- 大学(20242)
- 学学(19368)
- 教育(19239)
- 业(17819)
- 农业经济(15314)
- 农村(15216)
- 村(15216)
- 技术(14631)
- 问题(14405)
- 经济研究(12961)
- 财经(12361)
- 世界(12084)
- 版(11130)
- 经济问题(10714)
- 经(10617)
- 农村经济(9916)
- 现代(9589)
共检索到287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乐
农村收入分化的出现既有地理区位的客观影响,也不乏政策体系和观念想法的影响。如何盘活村镇既有资源、壮大特色产业,并构建更为积极、开放、多元的政策体系,是减少农民收入差距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但不主张一刀切式的形式趋同,反而鼓励各区域农村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拓展致富道路,着重从产业结构、农业全产业链、非农收入占比和城镇化方面提升村镇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可以技术融合与功能互补催生农村新业态,以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产业结构升级与合理化调整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以城镇化步伐加速促进农村资源要素“入市”。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未来政府应优化农村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拓展农村产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创新集体经济模式,进一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芦千文 姜长云
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的农业农村政策经历了从注重建设共同农业市场、推进农业现代化到广泛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就业和生活、资源环境保护等多元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演变过程。目前,欧盟正着力创新竞争导向的多元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构建魅力导向的农村社区发展政策,增强创新导向的农村组织培育政策,完善兼容导向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欧盟农业农村政策的演变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主要体现为:注重建立城乡平等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框定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自下而上激发各方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积极性;通过增强不同政策之间的互补性,增强政策执行的灵活性、策略性,简化冗余政策、废止过时政策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关键词:
欧盟 农业农村政策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松涛 罗炜琳 王林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迎来了历史性重大发展机遇。在系统回顾日本三轮"新农村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参与、农民引导、教育培训、合作组织和法律颁布这五个层面全面总结日本"新农村建设"经验,得出日本"新农村建设"在参与模式选择、政府参与力度、体制机制保障这三个层面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梅坚颖
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不高、农产品价格支持和补贴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农业补贴的公平性有待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支出不足、对青年农民回乡务农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亟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欧盟最新共同农业政策通过采取统筹安排支农资金、推进农业补贴"绿箱化""公平化""绿色化"以及加大对青年农民补贴和职业化培训力度,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动植物品种多样性、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构建、青年农民职业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为此,我国可以考虑借鉴欧盟的做法和经验,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对支农资金使用进行明确安排和分配,引导农业补贴向"绿箱化"方向演进,强化农业补贴在地区间以及不同耕种责任农户间的公平性,建立健全绿色补贴的支持条件,加大对青年农民补贴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构建和完善农业技术转化网络,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甘路有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小农经济的"自然性"指出其不可挽回的历史命运,提出了发展农业集体化的思想。他们同时认为小农经济衰亡过程是漫长的,并强调促进农民合作社的过程中必须承认与尊重农民个人所有权;新中国经历了"集体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等小农经济的改造过程,证明小农经济消亡具有条件性,也必须遵循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性;受理论和历史的启发,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入手,在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基础上,顺利完成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任务。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小农经济 小农户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欢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高质量举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相比,具有较大创新,不仅提出了时代性新标准,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也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思路。第一,强调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更高标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由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要促进三产融合,达到繁荣兴旺的程
关键词:
振兴战略 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佳书 傅晋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未来中国农村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日本自2003年成立农村振兴局以来,全面推进农村振兴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文从日本实施农村振兴的规划目标、政策展开路线及政府提供的保障措施3个角度入手,全面分析和总结其成功经验,为中国下一步制定具体的乡村振兴规划路线和实施细则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日本经验 规划路线 实施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锡文
中国农业发展新年论坛每年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18年的新年年会。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内容非常丰富、非常重要。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乡村振兴谈两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参考。第一是为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比 张灿强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各个角度深刻分析具体实施要求和任务,深入剖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金融的具体需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 农村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振伟 刘金星 魏颖杰
论文认为,同为东北亚地区国家,中韩两国国情不同,但韩国在短短30多年间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摆脱了中等收入陷阱,其农村金融的贡献功不可没。论文介绍了韩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和创新成就,提出了韩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珩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研究发现,日本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即通过村庄合并,组建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的新社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使居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通过对我国部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失地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社区环境卫生状况混乱、公共设施缺乏、群众参与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在借鉴日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在增强村民参与社区管理和决策的意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方面的一系列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秀美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1])。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路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产量达到12358亿斤,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籽粒玉米调减约2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农村产业融合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先全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提升农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注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注重人力资本开发,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举措是: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目的不动摇;统筹推进,实施农村职业教育分类指导;运用"互联网+"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政府购买制度等,将乡村振兴战略推向纵深。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职业教育 改革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