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6)
2023(17020)
2022(14297)
2021(13181)
2020(10838)
2019(24784)
2018(24300)
2017(46467)
2016(25426)
2015(28920)
2014(29320)
2013(29091)
2012(27520)
2011(24970)
2010(25847)
2009(24305)
2008(24752)
2007(23140)
2006(20860)
2005(19142)
作者
(76305)
(64179)
(63948)
(60474)
(40880)
(30999)
(29100)
(24941)
(24262)
(23367)
(21882)
(21512)
(20550)
(20535)
(19991)
(19556)
(19474)
(18849)
(18706)
(18528)
(16122)
(16053)
(15672)
(14773)
(14747)
(14422)
(14374)
(14311)
(13142)
(13141)
学科
(116611)
经济(116467)
(99844)
管理(82130)
(80576)
企业(80576)
(52047)
方法(44326)
业经(36081)
数学(34618)
农业(34539)
数学方法(34225)
(33005)
中国(32944)
地方(28010)
(24693)
(21954)
财务(21907)
财务管理(21852)
(21410)
贸易(21392)
技术(21172)
(20723)
企业财务(20612)
(20382)
理论(19999)
(19747)
(19169)
(18680)
银行(18643)
机构
学院(381758)
大学(373531)
(157899)
经济(154381)
管理(145523)
研究(128645)
理学(122994)
理学院(121632)
管理学(119664)
管理学院(118938)
中国(102139)
(80097)
科学(77522)
(76412)
(73930)
(66733)
(63450)
中心(60315)
研究所(59396)
农业(58610)
业大(57948)
财经(56950)
(51193)
北京(50734)
(50323)
(50301)
师范(49838)
经济学(46457)
(45315)
(43976)
基金
项目(235600)
科学(184576)
研究(177170)
基金(167233)
(144019)
国家(142535)
科学基金(122204)
社会(111861)
社会科(105482)
社会科学(105450)
(95869)
基金项目(88242)
教育(80430)
(78002)
自然(76286)
编号(74894)
自然科(74473)
自然科学(74452)
自然科学基金(73157)
资助(67563)
成果(61113)
(55727)
重点(52529)
课题(51790)
(51360)
(50741)
(47001)
创新(46704)
(45402)
发展(45330)
期刊
(195606)
经济(195606)
研究(114270)
中国(86004)
(77266)
(60942)
学报(57531)
管理(56822)
科学(54514)
农业(51837)
大学(44427)
教育(44105)
学学(41798)
(40361)
金融(40361)
业经(37612)
技术(36459)
财经(28580)
经济研究(28165)
(27500)
问题(25934)
(24762)
技术经济(21472)
(20502)
(19617)
世界(19451)
商业(18872)
现代(18460)
图书(18219)
经济问题(17276)
共检索到603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爱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农业受到了巨大冲击,而新型农业则不断崛起。在这种农业发展的局面下,振兴乡村发展已变得十分重要。文章就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地位与农业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秧分  王国刚  孙炜琳  
理论、国际与历史三个维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的充分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前提,多功能农业为基础的乡村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乡村发展需要立足当地要素与外部动力。乡村振兴战略在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引入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尤需处理好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乡村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三组关系,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补足农业现代化短板,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求、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的新产业新业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为实现特定时期农业发展目标而存在的支农政策工具,其发展必须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对2018年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概况、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保险的政策地位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全面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翔  辛绪红  郭泉  修文彦  
乡村振兴要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和抓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管理架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并梳理有机农业认证规模、有机土地规模和有机养殖业生产规模现状,提出完善有机农业制度、加大力度出台政策、合理安排资金补贴和拓展有机全产业链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崇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艺馨  李思钰  凡启兵  公戴雪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因而对现代农业产生促进作用。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08-2020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验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得到以下实证结论:首先,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正相关;其次,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三,劳动力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负相关。最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其次,西部最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兴艺   谢闯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号角,勾画了未来三农经济高效率发展的蓝图,要求各地区落实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坚定地朝着农民富裕、农村振兴的方向迈进。智慧农业作为未来农业形态的核心趋势,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在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凭借云计算及智能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发展智慧农业,能够切实提升农业产品生产质量,实现农业全面升级目标。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春玉  
多功能农业政策旨在推动农村发展从以单一生产功能为导向的目标向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综合发展为导向的目标转变,在地方层面形成更丰富的多样化农业实践活动,实现农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多功能农业被视作未来农村发展替代模式。法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试图调和社会平等和经济效率两种目标的张力和矛盾,在支持农业活动多样化的同时,实现农村地区整体性、系统性发展,建立区域范围内的城乡协同互补关系。不过,相关政策工具过度依赖于权力下放和项目制,导致中央政府的统筹和平衡职能被削弱,进一步扩大了区域和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因此,文章认为乡村振兴过程需要走出对“地方中心主义”和项目制的迷信,寻求能够最佳平衡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治理结构和治理工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愿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保险不仅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器",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论文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为目标,基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用SWOT分析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探索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下的农业保险转型升级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以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丽君  陈春平  
"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思路不清、优质教学资源不足、师生关系嬗变异化、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和科学人文素养断裂等问题。为满足乡村振兴农业人才培养的本土化诉求,亟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大力变革高校农业人才培养方式,进而全面加快"三农"事业发展步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勇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7年,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粮食产量达到12358亿斤,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籽粒玉米调减约2000万亩,粮改饲面积超过1300万亩,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两年恢复性增长。农村产业融合
关键词: 振兴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沛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取得很大成就。本文从农村党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和完善财政支持保护体系等6个方面简要介绍了辽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萍   张艳青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转型、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的宽度与深度拓展,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以此为目标指引,以农村集体经济模式创新促进农民组织化生产升级,将更能实现先进生产工具的及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运营的过程中还进一步催生产业融合、信息融合、平台融合等基础上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合作模式,这将带来农业组织化生产的同步转型升级。未来为强化农民组织化生产的效力,应以经济与人才为基础,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产权治理和组织治理为重点,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规范性;以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设为契机,完善农民组织化生产的开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