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0)
- 2023(13024)
- 2022(10770)
- 2021(10235)
- 2020(8490)
- 2019(19197)
- 2018(18964)
- 2017(36772)
- 2016(19684)
- 2015(22188)
- 2014(21854)
- 2013(21396)
- 2012(19709)
- 2011(17606)
- 2010(17221)
- 2009(15598)
- 2008(14722)
- 2007(13043)
- 2006(11275)
- 2005(9655)
- 学科
- 济(83416)
- 经济(83344)
- 业(58633)
- 农(51136)
- 管理(49891)
- 企(37599)
- 企业(37599)
- 方法(34239)
- 农业(34055)
- 数学(29934)
- 数学方法(29531)
- 业经(23731)
- 地方(22890)
- 中国(22091)
- 财(18760)
- 制(14919)
- 发(13856)
- 贸(13776)
- 贸易(13767)
- 易(13406)
- 学(13065)
- 农业经济(12856)
- 技术(12368)
- 策(12355)
- 环境(12008)
- 和(11269)
- 理论(11247)
- 发展(10980)
- 展(10970)
- 划(10757)
- 机构
- 学院(266983)
- 大学(259251)
- 济(108759)
- 经济(106435)
- 管理(106354)
- 理学(92288)
- 理学院(91324)
- 管理学(89726)
- 管理学院(89185)
- 研究(85809)
- 中国(64601)
- 农(60818)
- 京(52482)
- 科学(52341)
- 财(46412)
- 农业(46099)
- 业大(45047)
- 中心(43102)
- 江(41474)
- 所(40808)
- 研究所(37040)
- 财经(36823)
- 范(36170)
- 师范(35885)
- 经(33635)
- 州(32976)
- 经济学(31738)
- 北京(31262)
- 院(30803)
- 省(30652)
- 基金
- 项目(188547)
- 科学(149105)
- 研究(141915)
- 基金(135222)
- 家(116685)
- 国家(115572)
- 科学基金(100264)
- 社会(91153)
- 社会科(85954)
- 社会科学(85931)
- 省(77851)
- 基金项目(72507)
- 教育(64439)
- 自然(63093)
- 划(62590)
- 自然科(61572)
- 自然科学(61557)
- 自然科学基金(60410)
- 编号(59685)
- 资助(53390)
- 成果(46563)
- 发(42695)
- 重点(41874)
- 部(41416)
- 课题(40464)
- 创(39522)
- 国家社会(37254)
- 创新(36786)
- 科研(35883)
- 人文(35679)
- 期刊
- 济(123979)
- 经济(123979)
- 研究(71436)
- 农(65461)
- 中国(55279)
- 农业(44736)
- 学报(40419)
- 科学(38057)
- 管理(35433)
- 财(33883)
- 大学(32505)
- 学学(30684)
- 教育(28856)
- 业经(28330)
- 技术(24996)
- 融(23992)
- 金融(23992)
- 业(21201)
- 问题(18068)
- 财经(16962)
- 经济研究(16060)
- 图书(15548)
- 农业经济(15444)
- 农村(15359)
- 村(15359)
- 版(15157)
- 经(14630)
- 资源(13841)
- 世界(12990)
- 经济问题(12874)
共检索到393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曹爱军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议题。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向,需要具有价值导向性和全民参与性的公共文化形态来引导。基于陕甘宁3省(区)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明显滞后,表现为农村公共文化资源短缺,农民文化生活内容单调;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引发供需偏离,农民自办的文化活动存在参与缺位。这种状况影响到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和文化需求的满足,抑制了文化的秩序建构和生态平衡的功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回应国家维护主旋律的意志和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愿望,构建政府主导、农民主位、政社协同的公共文化建设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希宁
陕甘宁革命老区拥有储量丰富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是建设国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区。目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1—2020》已编制完毕并即将获得国家批复。基于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思考,在建设国家能源基地过程中应当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大力推进该地区的能源资源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雅斐
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文化的建设研究工作,然后从城镇化方向去研究了农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当下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突破现有情况下农村文化建设展开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文化 文化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松然 高建霞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探索,又是政府、社会与群众多元主体团结合作的乡村建设之举,更是共产党与基层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范式,全方位呈现了乡村治理共同体的新样态。基于既有学术研究的相关概念内涵,建构“场域-价值-利益”三重维度,分析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治理实践境遇。研究发现,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多元互动已呈现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关系形态。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应体现乡村社会特殊历史演进中所蕴含的现代乡村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场域共生”扩展多元主体参与渠道,“价值共同”增强地域发展情感认同,“利益共享”激活乡村内部经济活力,以此观照当今社会乡村治理发展及共同体建设的新形态及面临的新难题,更好地探寻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乡村治理共同体 建构维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婷婷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存续断层、文化发展滞后、文化传承无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以文化强村战略为核心,坚持文化强村战略、经济强村战略、人才强村战略以及生态强村战略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文化健康顺利发展,为新时代乡村建设铸造灵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宏伟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乡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乡村振兴应该将对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主要方向,从而将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但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农民价值观改变动摇文化自信、乡村日渐"空心化"破坏文化发展内生动力、行政化治理模式制约文化多样发展和乡村学校教育缺失乡村文化传承等困境,对此,要从弘扬文明乡风、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发挥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等促进优秀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广多
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当前,乡村文化衰落、文化人才缺乏、乡村公共文化形式化等问题突显。分析上述问题成因,提出通过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互补共同发展,吸引人才汇聚力量,加强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才志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当前农村地区发展的薄弱点,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突破原有的乡村文化冲突与道德困境。坚持以多维性、人本性和先进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注重传统乡村文化的挖掘与转型,与时俱进的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诉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文化建设 价值取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阳春 宁凌
交通设施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农村公共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进行系统分析,指出需要系统地建立多维度农村公共交通建设促进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农村公共交通的具体对策:整体协作联动,完善供给建设体系;多维主体参与,稳定供给建设要素;科学政府管制,保障供给建设成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农村公共服务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引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方针政策与重大举措。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从农村教育质量、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建设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双翎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内涵,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本文将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分别从历史困境和现实问题,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困境与问题 建设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昕墨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存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共享改革成果,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立足公共经济学视角,从供给、需求及执行层面深入剖析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并从资金筹集、规划布局、投资监管、支持保障等维度,就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机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乎农民群众健康、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立足辽宁省农村,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取得成绩,探寻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