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4)
2023(8706)
2022(7164)
2021(6708)
2020(5133)
2019(11306)
2018(11099)
2017(20123)
2016(11437)
2015(13049)
2014(12890)
2013(11796)
2012(10548)
2011(9698)
2010(10026)
2009(8950)
2008(8181)
2007(7727)
2006(6865)
2005(5628)
作者
(29530)
(24612)
(24566)
(23353)
(15504)
(11810)
(10947)
(9400)
(9367)
(8999)
(8291)
(8162)
(7783)
(7681)
(7673)
(7602)
(7488)
(7185)
(7095)
(6896)
(6290)
(6124)
(5996)
(5798)
(5650)
(5594)
(5575)
(5480)
(5085)
(4989)
学科
(35502)
经济(35379)
(29995)
管理(26315)
(26154)
(20382)
企业(20382)
农业(17260)
中国(14002)
业经(13354)
地方(10319)
教育(9508)
理论(9390)
(9325)
方法(9197)
教学(8987)
(8761)
(7906)
(7813)
农业经济(7562)
数学(7235)
数学方法(7067)
技术(6926)
发展(6843)
(6824)
(6730)
贸易(6725)
(6554)
(6352)
(6265)
机构
学院(154028)
大学(137684)
(51453)
管理(51167)
经济(49853)
研究(48182)
理学(43412)
理学院(42913)
管理学(41951)
管理学院(41678)
中国(34380)
科学(29154)
(28931)
(28304)
(25651)
职业(25437)
技术(25409)
(23660)
(23375)
(23286)
师范(23164)
中心(22391)
业大(22029)
农业(21287)
(21051)
研究所(20937)
技术学院(18259)
财经(18184)
职业技术(17917)
(17651)
基金
项目(98554)
研究(82195)
科学(76612)
基金(64415)
(54374)
国家(53717)
社会(48451)
科学基金(45718)
社会科(45263)
社会科学(45255)
(44797)
教育(41772)
编号(39302)
(35552)
基金项目(33321)
成果(31877)
课题(29465)
(26236)
自然(26024)
自然科(25392)
自然科学(25385)
资助(24967)
自然科学基金(24854)
(23743)
重点(23099)
(21821)
规划(21674)
项目编号(21625)
(21454)
(20333)
期刊
(69026)
经济(69026)
研究(41865)
中国(40284)
教育(35683)
(34399)
农业(22567)
学报(20993)
科学(20101)
管理(18435)
技术(18064)
(17203)
业经(17045)
大学(16799)
学学(15759)
职业(15759)
(13585)
金融(13585)
技术教育(9944)
职业技术(9944)
职业技术教育(9944)
经济研究(9552)
(9546)
论坛(9546)
农业经济(9408)
(8989)
农村(8711)
(8711)
(8693)
问题(8451)
共检索到232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洁  
乡村工匠是乡村工艺的承载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人。乡村工匠的技艺和文化传承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价值。乡村工匠的职业化发展日渐明显,由此也使得高职院校培育乡村工匠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养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大创新来加大乡村工匠培育力度,同时各级政府要做好政策、资金、师资、就业等方面的保障,共同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开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敏  
新时期,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高、需求提升。面对高素质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在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性提出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方案的实施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乡村振兴战略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生源充足、就业质量提升及办学领域拓展等机遇。高职院校应借助政策"利好",结合自身优势优化办学领域与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慧玲  
乡村工匠是具有传统技艺特长和专业水平的人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要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要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高职院校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担当起培育乡村工匠的重任,努力探索校村合作、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筑培育乡村工匠的保障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刘新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甘晓辉   王建辉   伍婷   王文君  
本文总结了乡村地区的用地保障现状,厘清了其目前制约用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规划统筹保障机制、创新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路径、分类实施差异化项目用地报批方式、集成土地政策促使项目落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塔娜  
进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阶段,乡村的独特价值与多元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挖掘和拓展。乡村人力资源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新兴力量,是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重要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刚刚走出校门,面对就业创业经验不足、形势严峻等未知挑战,需要更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机会。因此,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下,高职院校学生服务社会、融入乡村是时代召唤,是历史机遇,也是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应转变教学观念,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世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农村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的重要综合性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还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分析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实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文勇   孙婵婵  
乡村工匠是乡村技艺的传承者,是美丽乡村的助力者,是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职业教育作为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类型教育,承担着技术教育与技能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培育乡村工匠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存在培育对象离农意识强和培训意愿低、培育内容和方式不合理、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实困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数量和质量。为此,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推进职业教育培育乡村工匠的工作:唤醒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提升其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激发其参与乡村工匠培育的意愿;对培育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培育方式进行充分的调整,确保培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紧密贴合乡村工匠的实际需求,使培养更富有成效;完善资源保障和管理制度,确保培育乡村工匠所需的师资、设施等各种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建立起严密有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乐军  马海燕  
乡村工匠培育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以乡村工匠培育政策演进的梳理为起点,详细阐述乡村工匠培育的内在逻辑,乡村工匠扮演着中国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和美乡村建设的引领者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角色。根据《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我国职业院校助力乡村工匠培育要通过确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夯实乡村工匠培育的专业基础以及创新乡村工匠培育的培养模式等具体路径加以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刘玲  高珍妮  叶思彤  
本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阐述农民—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内涵,探讨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地位和作用,并将其分为5种,剖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面临的6个难题。据此,提出8项法治保障建议:各级政府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培育规章制度、制定统编通用公用教材与各地专业的实用教材制度体系、鼓励完善培育职业农民的师徒新路径制度、建立与完善师资队伍库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媒体教育培训培育制度体系、建立完善培训培育与农事基地融合发展的制度、实施题库考核认定制度和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扶持与监管力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旭慧  梁剑峰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承担者,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加快培育农民主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目前农民主体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我认同感低,缺乏主体意识;参政意识不强,缺乏法治观念;主观能动性差,缺乏创新精神。农民主体意识缺失主要有历史、制度和内在原因。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提高农业农村生产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农村教育培训支持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照新  吴天龙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尤其是农民的自组织,既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乡村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加快推进实现"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农村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既能代表农民参与公共事务协商,也可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更具有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的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面临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界限不明确、行政范围扩张过大、法律法规不健全、农民合作和组织意识不强等制约。应充分认识到农村社会组织的重要价值,把培育农村社会组织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重点通过深化乡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农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为社会组织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亚男  丁珏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地区1568名农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是有审美需要的,其审美认知、审美态度及审美行为等审美素质呈现新的特点,农民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对生活中美的需要,与农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审美教育缺乏、审美引导不足、审美载体不足之间可能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升农民审美素质有助于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审美素质提升带动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乡村发展。因此,应积极开展乡村美育,将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进行创新发展,构建多维度培育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外在支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明  
创建与培育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内涵、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理论剖析及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路径的案例分析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主要有企业驱动型与政府驱动型两种路径。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应选择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驱动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相互促进、互相借势、共同发展,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认知,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