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4)
- 2023(11815)
- 2022(9855)
- 2021(9037)
- 2020(7123)
- 2019(15815)
- 2018(15459)
- 2017(29101)
- 2016(15622)
- 2015(17283)
- 2014(16777)
- 2013(16520)
- 2012(15325)
- 2011(14291)
- 2010(14607)
- 2009(13736)
- 2008(13150)
- 2007(12112)
- 2006(11180)
- 2005(10198)
- 学科
- 济(69861)
- 经济(69789)
- 业(51545)
- 农(50679)
- 管理(37032)
- 农业(34062)
- 企(28360)
- 企业(28360)
- 中国(23857)
- 地方(23138)
- 业经(22118)
- 方法(16980)
- 发(15414)
- 制(14462)
- 数学(14051)
- 数学方法(13887)
- 财(13308)
- 贸(13126)
- 贸易(13114)
- 农业经济(12876)
- 易(12686)
- 发展(12465)
- 展(12438)
- 银(12245)
- 银行(12233)
- 行(11988)
- 策(11702)
- 融(11666)
- 金融(11665)
- 学(11171)
- 机构
- 学院(221783)
- 大学(211430)
- 济(93058)
- 经济(90993)
- 管理(82580)
- 研究(79526)
- 理学(69986)
- 理学院(69214)
- 管理学(68124)
- 管理学院(67714)
- 中国(62601)
- 农(55606)
- 科学(46772)
- 京(44837)
- 农业(41827)
- 所(39966)
- 财(39640)
- 中心(37444)
- 业大(37031)
- 江(36475)
- 研究所(35679)
- 范(31972)
- 师范(31716)
- 财经(29924)
- 州(29230)
- 北京(27948)
- 院(27764)
- 省(27672)
- 经(26941)
- 经济学(25959)
- 基金
- 项目(140994)
- 科学(111149)
- 研究(110909)
- 基金(98702)
- 家(84747)
- 国家(83820)
- 科学基金(71498)
- 社会(70867)
- 社会科(66649)
- 社会科学(66637)
- 省(58893)
- 基金项目(51743)
- 教育(48985)
- 编号(48774)
- 划(47237)
- 自然(41790)
- 自然科(40762)
- 自然科学(40757)
- 自然科学基金(39993)
- 成果(39355)
- 资助(37974)
- 发(37854)
- 课题(33763)
- 农(32047)
- 重点(31509)
- 发展(31249)
- 展(30710)
- 部(30200)
- 创(29818)
- 国家社会(28768)
- 期刊
- 济(122317)
- 经济(122317)
- 研究(66994)
- 农(62332)
- 中国(55066)
- 农业(42016)
- 科学(32052)
- 学报(31381)
- 管理(28953)
- 教育(28395)
- 业经(28230)
- 财(27624)
- 融(26579)
- 金融(26579)
- 大学(25207)
- 学学(23902)
- 业(19782)
- 技术(19745)
- 经济研究(16908)
- 问题(16690)
- 农业经济(15665)
- 农村(15633)
- 村(15633)
- 财经(13664)
- 世界(13222)
- 版(13061)
- 经济问题(12288)
- 经(11825)
- 商业(11456)
- 现代(11089)
共检索到356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官寿
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独特的内陆省份,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当地持续完善和优化乡村振兴规划的顶层设计,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人才支持、民生改善、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进行着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长期以来青海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受到自然条件、地理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农村发展面临较大困境。为此,要汇聚更多人才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进而逐步缓解青海农村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渐进性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青海农村 发展困境 破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爱玲
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研究探阐述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之间逻辑关系;对农村电商运营主体培育困难、市场运营问题及物流配送短板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困境做深入剖析;给出强化农村电商运营主体培育,优化农村电商市场运营模式和完善农村电商物流体系建设等破解困境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电商 “互联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杰 王帅
农村党组织是基层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治理的重要根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力量。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受到人才、资源、文化等因素的制约,陷入发展困境。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全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找准功能定位,建立内育外引的人才制度,以"促民富"推动农村产业化发展、"兴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谋创新"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 治理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波军
体育强国的建设离不开体育产业的支撑,而体育产业的发展蕴藏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成长,但仍然面临经济水平、思想观念、服务能力与基础设施等多方面的桎梏,阻碍了农村体育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体育经济的内在价值,探讨其面临困境与优化路径,有利于新时期农村产业化经济的发展与城乡融合化路径的构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体育 体育经济 体育服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世虹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和振兴。通过明晰价值定位,改革创新趋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从扫文盲到扫科盲再到深度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 现代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辉 张国卿
农村电商产业能够联通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因此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应用之义。现阶段,农村电商产业尽管在崭新的政策背景下展现出勃勃生机,但同样面临着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农业产品结构层次度较低、农村物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产品市场推广效果较差以及农村电商发展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等发展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困境选择关乎农村电商产业的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子羽
农村支付服务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普惠金融的关键环节,要充分发挥支付服务贴近基层、贴近一线的优势,加快推进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支付服务乡村振兴效能。文章以山西省晋中市农村支付服务现状为调研对象,分析晋中市农村支付服务现状,探讨农村支付服务发展存在的困境,提出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农村支付服务 困境 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传开 朱建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单纯就乡村论乡村,要同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通过城镇化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关键节点,可以更好地辐射带动乡村发展,从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因此,乡村振兴还应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为依托。然而,当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并不理想,面临着产业不够发达、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吸引力不高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条件欠佳、城市等级化管理以及行政资源配置等因素造成。未来,应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和公共资金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倾斜,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权,着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提升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
中小城市 小城镇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文
乡村振兴的推进激发了农村地区发展的活力,导致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增加,但由于农村金融立法不完善,部分农村经营主体面临融资难问题。为改善这一现状,应从立法层面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为农民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提供法律依据,切实保障农村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并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文歆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着力点,是高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晶晶
在农村价值观认同领域中,受利益关系分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不足、传统与现代交织等因素的影响,引发农民主体身份迷失、认同纽带断裂、农民价值观认同被冲击等现实困境。破解农村价值观认同难题,要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发挥利益的基础性作用;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发挥文化的自觉纠偏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 价值观认同 文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红
政策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处于首要的地位,然而各种政策的最终落实和维护都需要基层政府卓有成效的执行。本文基于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框架、执行机构、目标群体以及政策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对C县H镇农业现代化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农业政策执行面临逐级发包制的政策执行梗阻、压力型体制下的基层政府执行变通、奥尔森困境下的政策认同迷失、歪嘴和尚隐喻下的差序化信任等四重困境。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如何破解农业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需要从政策框架的适用性、执行机构的执行能力、目标群体的接受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等等方面提升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以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及其各项农业政策的执行效果,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期刊] 改革
[作者]
连宏萍 熊学振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深远。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战略工程,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全新机遇。新质生产力通过更新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农村治理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撑。当前,尚不健全的赋能体制机制以及在农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专业人才供给、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新质生产力对乡村振兴赋能成效的充分释放。因此,需要从深化赋能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系统谋划战略推进优先序等途径完善政策体系,实现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的紧密衔接和有效赋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