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7)
2023(9307)
2022(7862)
2021(7169)
2020(5702)
2019(12741)
2018(12499)
2017(23641)
2016(12460)
2015(13780)
2014(13194)
2013(12745)
2012(11685)
2011(10728)
2010(11142)
2009(10504)
2008(9841)
2007(8932)
2006(8014)
2005(6737)
作者
(34938)
(29208)
(29048)
(27399)
(18325)
(14065)
(13177)
(11127)
(10909)
(10339)
(9794)
(9733)
(9056)
(9009)
(8877)
(8857)
(8830)
(8411)
(8411)
(8118)
(7162)
(7104)
(6865)
(6645)
(6622)
(6516)
(6409)
(6405)
(5827)
(5821)
学科
(48861)
经济(48811)
(36541)
管理(33729)
(27434)
(25809)
企业(25809)
农业(18201)
方法(18105)
数学(15177)
数学方法(15005)
业经(14777)
中国(14199)
环境(12474)
地方(11931)
(11767)
(11026)
贸易(11022)
(10772)
(10583)
(9904)
(9572)
(8886)
(8885)
(8723)
金融(8722)
(8419)
银行(8400)
(8133)
发展(7939)
机构
学院(177698)
大学(171942)
(72571)
经济(70943)
管理(67166)
研究(59309)
理学(58104)
理学院(57447)
管理学(56507)
管理学院(56152)
中国(44980)
科学(35006)
(34973)
(34422)
(31373)
(28772)
中心(27709)
(27004)
业大(26838)
研究所(26144)
农业(25784)
财经(24929)
(24608)
师范(24386)
(22526)
经济学(21491)
(21490)
北京(21241)
(21088)
经济学院(19457)
基金
项目(119180)
科学(94267)
研究(90288)
基金(85767)
(74098)
国家(73394)
科学基金(63070)
社会(59106)
社会科(55853)
社会科学(55840)
(47963)
基金项目(45338)
教育(41144)
(39509)
自然(38210)
编号(38131)
自然科(37314)
自然科学(37306)
自然科学基金(36633)
资助(33666)
成果(30737)
(27437)
重点(26886)
课题(26281)
(25896)
(25032)
国家社会(24560)
创新(23213)
(22930)
(22909)
期刊
(86925)
经济(86925)
研究(49465)
(37689)
中国(36471)
学报(26263)
科学(25955)
农业(24917)
管理(22749)
(22437)
大学(20827)
教育(19953)
学学(19833)
业经(18457)
(17827)
金融(17827)
技术(13682)
经济研究(12784)
问题(11479)
财经(11395)
(10458)
(10049)
国际(10000)
(9953)
(9870)
农业经济(9169)
农村(9019)
(9019)
商业(8569)
世界(8338)
共检索到264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春  伍云云  
乡村振兴战略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经济工作中的重点。伴随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国际流动日趋频繁。乡村振兴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其重要抓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共存的经济背景下,分析要素国际流动的环境效果,并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同特征,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和全面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战略实施初始阶段,劳动流入加剧污染,反之改善环境;在战略全面实施阶段,资本流入改善环境,反之恶化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杰  郭晓鸣  
城乡要素交换关系内嵌于城乡战略之中,并直接作用于乡村发展历史过程。在工业化中期,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受工业化前期发展思维影响,我国现行城乡要素交换关系中依然存在城市偏向导向,存在要素交换主体不对等、交换"边界效应"导致的分割配置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转变战略思路突破要素在城乡间流动的关键制约,建立起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要素交换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向东  石自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依靠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的强有力支撑。当前,农业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质”基础大,但城乡人才双向自由流动壁垒亟须加快破除;农业农村投资总体保持增长,但资本回报在工农城乡间的“剪刀差”问题依旧突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应用成效明显,但关键核心技术仍待突破、“数字鸿沟”仍需警惕。建议强化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制度建设,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加大乡村振兴资金投入,强化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稳定要素保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赵晓迪  
在社会发展中,因生产模式、土地利用形式、人口密度、生活方式等的差异,人类聚落常常被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乡村是人类文明的起源,文化的滥觞,尽管其发展具有明显时代烙印,但人们对美好乡村的追求始终不渝。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新时代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型乡村致力于乡村价值再造,弥补因生产要素组合差异而产生的城乡差距,促进"三农"整体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广辉  陈鑫泓  
乡村振兴视角下"人、地、钱"的城乡流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农村承包地是最为核心的要素,其产权制度安排是影响"人"和"钱"城乡之间流动的关键因素。在承包地"两权分置"背景下,承包经营权双重属性导致承包地出现撂荒而利用效率低下、城乡人口流动不足以及社会资本下乡渠道不畅等困境。而承包地"三权分置"背景下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有效解决了"两权分离"背景下承包经营权的双重属性难题,并有利于降低承包地撂荒面积以及提高承包地利用效率,还能够让农民继续流向城市、外出能人返乡以及大学生、城市人才进入农村,并进一步推动社会资本有序下乡,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需坚持系统性,坚持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为过程性要素评价、成果性要素评价、影响性要素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监测和纠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要求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及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模式不完善,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进路为:构建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内容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新模式,健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稳步推进作好重要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评价,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需坚持系统性,坚持导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全面性和典型性相结合、历史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等原则。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关键要素为过程性要素评价、成果性要素评价、影响性要素评价。实施效果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在:监测和纠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支撑,是将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和要求具体化的有效途径等方面。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及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手段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化,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模式不完善,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不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价的进路为:构建合理的实施效果评价内容及标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加快构建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新模式,健全乡村振兴实施效果评价的保障机制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稳步推进作好重要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霍露萍  
文章基于2011至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市扩张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不论是0-1空间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还是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中国乡村振兴水平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效应,表明乡村振兴具有空间集聚性;(2)乡村振兴受到城市扩张的显著正面影响,但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稳健性检验强化了这一结论;(3)进一步分析内在机制发现,要素流动是城市扩张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志立  孙德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我国农村经济转型进程中,乡村治理是国家行政和村庄社会为实现乡村运行有序、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而进行的互动与合作过程,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Nvivo11自动文本分析工具对198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从权利基础、理念取向、实践目标、实现路径四个方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的演进历程:我国乡村治理过程中主体权利不断强化;社会协商参与增强;城乡发展日渐融合,乡村公共服务日益完善;实现了制度供给与基层自治的有机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需要继续强化政府和村庄在微观层面的互动机制,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府权责体系、严格对于村庄精英群体行为的约束、完善村级党组织引导下的乡规民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重塑工农城乡关系,首先必须打破旧的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马克思主义的城乡协调思想为工农城乡关系发展的未来趋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重塑城乡关系要以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来解决"三农"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土地确权机制以及长效增收机制的改革,最终推动新型城乡关系重构和城乡繁荣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玉林  
21世纪以来,中国农政的理念和政策发生了积极的重大转变,但是城乡关系失衡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调整,关涉乡村稳定和发展的诸多要素大量外流或被夺走的趋势未能有效遏制,也因此造成了多数乡村的快速凋敝和多数城市的急剧膨胀。能否彻底打破城市剥夺或挤压乡村的制度惯性,让"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治宣示付诸实际,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将决定着能否改善中国的城乡社区面貌和整体社会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宁珍   张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从当前农村年轻人口流出多、补充少而导致产业发展能力与动力不足的现实出发,按照城镇化和逆城镇化两方面都要致力推动的精神,落实二十大提出的“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要求,引导城市要素向乡村汇聚,以增加乡村就地创业就业人口促成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润羊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实现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基本内容。新时代的乡村高质量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论和思想认识层面需要深入辨析十对基本关系,而乡村高质量振兴是创新动力、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区域合作和共享发展等五个基本构成因素互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在全面理解乡村高质量振兴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将要素自由流动、营商环境优化与乡村高质量振兴统合为一个整体性的“三重论域”框架,不断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促进形成要素集聚效应,进而寻求有效实施乡村高质量振兴的基本路径和实践方略,从而积极应对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中应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不充分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必由之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要解决产业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乡风文明衰落、乡村治理无序以及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而乡村社会资本则可以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的实现提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赖丰富的社会资本。因此,应从建立社会信任、健全社会规范以及建设社会网络三个维度来培育社会资本,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