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81)
- 2023(17042)
- 2022(13860)
- 2021(12830)
- 2020(10328)
- 2019(23195)
- 2018(22935)
- 2017(43820)
- 2016(23175)
- 2015(25777)
- 2014(25143)
- 2013(24493)
- 2012(21924)
- 2011(19734)
- 2010(20161)
- 2009(19330)
- 2008(18789)
- 2007(17308)
- 2006(15437)
- 2005(13893)
- 学科
- 济(102631)
- 经济(102524)
- 业(99543)
- 企(81125)
- 企业(81125)
- 管理(79316)
- 农(51283)
- 方法(41134)
- 业经(35176)
- 农业(34370)
- 数学(32631)
- 数学方法(32022)
- 财(28641)
- 中国(27782)
- 地方(23267)
- 技术(22757)
- 制(21254)
- 务(19317)
- 财务(19267)
- 财务管理(19248)
- 策(18587)
- 理论(18483)
- 企业财务(18138)
- 贸(17607)
- 贸易(17594)
- 易(17099)
- 划(16882)
- 和(16497)
- 体(15660)
- 银(15015)
- 机构
- 学院(332652)
- 大学(319783)
- 济(139748)
- 经济(136998)
- 管理(136690)
- 理学(117902)
- 理学院(116836)
- 管理学(114864)
- 管理学院(114259)
- 研究(102317)
- 中国(82434)
- 京(65564)
- 财(62494)
- 农(60975)
- 科学(59481)
- 江(51791)
- 财经(49052)
- 所(49044)
- 业大(48816)
- 中心(48774)
- 农业(45949)
- 经(44372)
- 研究所(43867)
- 州(41364)
- 范(40877)
- 师范(40580)
- 经济学(40453)
- 北京(40390)
- 经济管理(38194)
- 院(36706)
- 基金
- 项目(218627)
- 科学(175483)
- 研究(167528)
- 基金(158119)
- 家(135005)
- 国家(133696)
- 科学基金(117894)
- 社会(109225)
- 社会科(103307)
- 社会科学(103280)
- 省(89163)
- 基金项目(83005)
- 教育(75917)
- 自然(72838)
- 划(71816)
- 自然科(71269)
- 自然科学(71256)
- 编号(70105)
- 自然科学基金(70029)
- 资助(62588)
- 成果(55162)
- 创(50838)
- 发(49637)
- 重点(48232)
- 课题(47624)
- 部(47485)
- 创新(46558)
- 国家社会(44785)
- 制(43558)
- 业(43493)
- 期刊
- 济(165453)
- 经济(165453)
- 研究(93974)
- 中国(70531)
- 农(64360)
- 管理(54977)
- 财(49614)
- 科学(44899)
- 农业(43291)
- 学报(41621)
- 教育(35723)
- 业经(34601)
- 大学(34272)
- 技术(33395)
- 学学(32699)
- 融(32192)
- 金融(32192)
- 经济研究(24180)
- 财经(23793)
- 业(22931)
- 问题(21633)
- 经(20647)
- 技术经济(19532)
- 科技(17768)
- 现代(16671)
- 商业(16639)
- 版(16587)
- 策(16399)
- 统计(16189)
- 世界(16175)
共检索到501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燕 刘晗 赵连明 黎毅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味着中国全面进入提升农业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的新时代。本文在界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对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分析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制约因素,探讨了西部地区5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实践,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5+2"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并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驱动力,基于战略、知识和组织的协同,兼顾文化、技术、经济、制度等层面因素,从科技计划制定、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战略联盟构建、农业战略技术与产业选择、农业科技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及各种公共服务平台构建、打造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增长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手作用等层面,提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俊杰 祝文涛 何南君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决定性作用,也为破解乡村振兴进程中遇到的难题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总体上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后,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五大路径,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 乡村振兴 战略路径 创新驱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浩
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辉 许传洲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东北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面对东北农业技术发展滞后、人才加速流失等问题,亟待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以促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东北农业现代化发展。从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现路径入手,从政府、当地、高校角度针对政府的组织领导主体责任、政策保障规范化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进行探究,旨在为东北提供高素质人才红利,推动东北农业向高质量农业转变发展,以人才振兴实现东北乡村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创新型人才 东北农业振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云贵
发展休闲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而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资本投入,工商资本投入是最佳选择,然而由于现有投资路径的局限性,使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效果不佳。城市居民消费者对休闲农业的需求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创新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的路径和经营模式。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的"合组式"、"合股式"和"合约式"投资路径,以及创新的"农家乐+农户"、"科教农庄+农户"、"养生农园+农户"和"民俗旅游村+农户"经营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者的差异性需求,还兼顾了工商资本投资者和农户的利益,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商资本 休闲农业 投资路径 经营模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归根到底要靠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科技发展 农业科技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重谱 高强
新型订单农业是在传统订单农业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主体更为多元化、形式更为多样化、内容逐步拓展化、风险更加集中化。新型订单农业在运作模式上有如下特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固合作关系;实施生产统一管理,动态实现规模效益;突出特色优势产业,拓展农户增收空间;精准传递市场需求,促进产销有效对接。推动新型订单农业高质量发展,应拓展订单农业功能,注入现代生产要素;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助农增收空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多元化经营主体格局;明确政府职责,找准角色定位。
关键词:
新型订单农业 乡村振兴战略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芳 何逍遥 曹传碧 陈新建
发挥“农业保险+信贷”的融资作用,为农业产业链的生态场景注入新的发展动能是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两种典型的“农业保险+信贷”模式的运作原理,总结“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关系,进而构建两者协同发展满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逻辑。然而,推动“农业保险+信贷”模式与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继续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金融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需求不匹配、农业产业链的不稳定性影响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等问题。建议通过优化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增强农业产业链多主体的互动性、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和农业产业链的数据共享三方面突破困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林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以农立国,并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农耕文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创新运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全面协调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实际行动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路径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郜亮亮 闫坤
本文讨论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历史背景、时代意义和理论渊源,并且在深入阐述其主要内容和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历史上乡村振兴思想在新阶段的延伸,但又具有明显的历史跨越性;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以及历代共产党人农村发展思想的融会贯通。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体系完善,对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总要求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充分阐述。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创新则主要包括:对新时代城乡关系进行了科学定位,首次将"三农"工作放到优先位置,首次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对农村自然环境提出新要求,首次提出"三治"乡村治理思想,以及强调农民的践行主体地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创新振兴乡村产业,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从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秋英
在乡村快速发展背景下,农村青年创业正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和广阔市场空间。根据创业项目内容,农村青年创业模式主要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开发服务、农村生产生活消费服务以及工业加工等四种模式。农村青年创业的有效路径需要从创业者和政府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对于农村青年创业者而言,应当切实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创业风险,关注产品或服务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商平台等,大力拓宽市场渠道。对于政府部门而言,需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力度,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青年 创业模式 创业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佟玲 田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源头,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切入点。本文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等教育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创新的逻辑必然、设计原则与实现路径。旨在着力践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的责任与使命,对契合乡村产业振兴与乡村有效治理的现实诉求,以及推动财务管理专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剑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村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之间体现为互动共促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能够为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必然对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文章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表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约束,西部地区特色村寨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正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科学界定利益主体相关权益,构建可持续开发长效机制;立足于多样性特征,健全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动态保护机制;重视特色村寨永续发展,完善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机制;根据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拓展特色村寨文化资源开发路径;健全产权服务体系,科学开发村寨文化资源特殊经济属性;健全配套设施体系,为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村振兴 特色文化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小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培育 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