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3)
- 2023(10726)
- 2022(8834)
- 2021(8530)
- 2020(6771)
- 2019(15024)
- 2018(14991)
- 2017(26046)
- 2016(15267)
- 2015(16895)
- 2014(16824)
- 2013(15272)
- 2012(13937)
- 2011(13056)
- 2010(13632)
- 2009(12457)
- 2008(11833)
- 2007(11043)
- 2006(10022)
- 2005(8776)
- 学科
- 济(43315)
- 经济(43244)
- 业(38856)
- 管理(35693)
- 农(29201)
- 企(27090)
- 企业(27090)
- 教育(21650)
- 中国(20842)
- 农业(19924)
- 业经(14862)
- 制(13962)
- 财(13727)
- 理论(12839)
- 方法(12439)
- 学(12179)
- 地方(11587)
- 发(10372)
- 体(10124)
- 教学(9782)
- 数学(9659)
- 策(9523)
- 数学方法(9449)
- 银(9222)
- 银行(9201)
- 发展(9110)
- 展(8986)
- 行(8885)
- 收入(8875)
- 融(8051)
- 机构
- 学院(198318)
- 大学(194951)
- 研究(71694)
- 管理(66601)
- 济(65841)
- 经济(63757)
- 理学(56301)
- 理学院(55545)
- 管理学(54309)
- 管理学院(53894)
- 中国(48741)
- 京(42743)
- 科学(42520)
- 范(37968)
- 师范(37695)
- 农(36873)
- 所(35405)
- 教育(34853)
- 江(33875)
- 财(32693)
- 中心(32341)
- 研究所(31902)
- 师范大学(30048)
- 技术(28393)
- 业大(28120)
- 农业(27538)
- 北京(27275)
- 州(26783)
- 院(26111)
- 职业(25811)
- 基金
- 项目(126873)
- 研究(104021)
- 科学(99891)
- 基金(85226)
- 家(73297)
- 国家(72383)
- 社会(62261)
- 科学基金(60564)
- 社会科(58125)
- 社会科学(58114)
- 教育(55458)
- 省(53691)
- 编号(47796)
- 划(45792)
- 基金项目(43447)
- 成果(42377)
- 课题(36991)
- 自然(35253)
- 自然科(34394)
- 自然科学(34380)
- 自然科学基金(33727)
- 资助(33229)
- 年(31606)
- 重点(30060)
- 发(29637)
- 部(28395)
- 项目编号(27773)
- 性(27718)
- 规划(27396)
- 创(26405)
- 期刊
- 济(85780)
- 经济(85780)
- 研究(66628)
- 教育(60594)
- 中国(56176)
- 农(40655)
- 学报(30516)
- 科学(28088)
- 农业(26489)
- 财(25477)
- 大学(24681)
- 管理(24107)
- 学学(21727)
- 技术(21482)
- 业经(18743)
- 融(18268)
- 金融(18268)
- 职业(17734)
- 经济研究(11992)
- 财经(11751)
- 坛(11652)
- 论坛(11652)
- 版(11620)
- 技术教育(11595)
- 职业技术(11595)
- 职业技术教育(11595)
- 业(11172)
- 问题(10387)
- 图书(10271)
- 经(10264)
共检索到318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瑜 娄雨璠
面对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长期性等特点的相对贫困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治理体系将成为我国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等教育基本要素出发,尝试对政府治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技术升级等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建构,具体包括:以重视个体需求内生性与多元主体协同性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的情感劳动优化和乡土情怀培育为基础支撑,以提升脱贫个体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和制度化形态为建设核心,以构建欠发达地区的数据化帮扶系统和交互式学习平台为技术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防返贫 治理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赖于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精英的培育和支持。然而,目前农民人力资本匮乏成为了制约乡村振兴的严重桎梏,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乡村振兴主体空心化;乡村精英单向流动,留守农民资本低劣化;后继农民危机重重,增量资本来源虚无化。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的瓶颈,就必须基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路径,培训留守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养乡村精英,以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为此,必须构建发达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一培训体系,必须体现县域性和现代性特征;必须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中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化的、体现城乡融合和"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惠敏 张一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防止返贫与继续脱贫攻坚同样重要,当前部分低收入脱贫人群仍存在返贫风险。论文首先指出我国返贫的现状具有不均衡性、频发性与危害性大的特点,随后分析当前造成返贫的原因,主要有政策、贫困人口自身、客观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构建返贫防范机制需要从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与金融扶贫、提升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扶贫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贫 成因 防范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辉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产粮基地,对全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大量农村技能人才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农民职业技能人才,还须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趋完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技能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毋靖雨
文章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方法,发现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意愿主动强烈、创业动机较多元,创业规模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创业资源利用率不足、寻求支持意识有待提升,创业教育零散缺乏系统性、难以应对各种创业环境等现状。对此,文章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构建心理支持体系,强化创业政策的导向性构建制度支持体系,加强创业金融服务构建经济支持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构建教育支持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峰华 刘洪萌 郭长英 林露 王敏 郑建华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转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需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建立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脱贫。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减贫现状,针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农村集体经济多数偏弱、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低收入群体依然大量隐形存在等面临的挑战及困难问题,提出了建立黑龙江省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即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支持,拓展增收保障机制;及时调整贫困线标准,完善兜底保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优化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机制;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优化基层治理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提质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思维理念禁锢、办学功能缺陷、办学机制单一、法制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确立面向农村的发展观、城乡融合的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多元办学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江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对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需求增加、解决青年劳动力不足问题的需要,以及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诉求,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文章认为当前农民职业化教育存在新型职业农民标准不合理、农民素质普遍不高,职业农民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工作缺乏协调,培训单位相关工作不到位、教育培训效果较差,农民培养保障机制不完善、挫伤农民的积极性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振兴战略 教育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理财 解胜利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新指针和整体性治理的新方略,而乡村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在文化治理视角下阐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振兴的多重价值目标耦合,发现乡村文化产业振兴与产业兴旺目标耦合、乡村伦理文化复兴与乡风文明目标耦合、乡村自治文化重建与治理有效目标耦合、乡村农耕文化复兴与生态文明目标耦合。进而提出,应通过优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建构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文化推力和精神动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 文化治理 耦合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与培训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小丽 杨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各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后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高的耦合性,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职业教育的供给,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也需要乡村振兴这块阵地。职业教育在融入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用工荒与人才外流相矛盾;农民普遍学历水平较低;职教学校定位不准造成供需矛盾;职教单一主体与精确的培训对象的矛盾。这就需要从吸引人才回流、加强教育扶贫力度、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明确职教与农民的供需关系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培训对象的甄别等方面入手,让职业教育融入精准扶贫,建设更美乡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俊衡 颜汉军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运行机理发生了深刻变化,具体表现为扶贫对象的选择上由"宏观普惠"向"微观精准"转变,扶贫路径的建构上由外部"给予"向自主"赋予"发展。深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应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教育扶贫成效、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逻辑。同时,建议通过精准扶贫聚焦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明确精准扶贫的实施主体,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精准扶贫体系;改善精准扶贫舆论环境,提高民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精准对接贫困人口,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以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职业教育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肩负着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智力支持与文化支撑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交汇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提升还面临供需方向错位、理实结合松散、城乡文化游离和校村联系脱节的困境。基于此,需要职业院校转变思想,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供需生态圈;知行合一,强化乡村振兴的技能人才链建设;铸魂职业文化,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示范体;加强校村合作,创新乡村振兴两元主导面,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服务能力 校村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胜洪 陈倩芸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实施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治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25个省级行政单位颁布的乡村振兴政策文本来看,多元治理结构是政策关注的核心,多主体治理能力和意识是政策关注的重点,法治保障受到政策持续性关注,治理理念和制度建设所受的政策关注较少。由此,应加快职业教育立法进程,以需求为导向推进学校教育制度建设,同时构建开放合作平台加强职业教育治理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职业教育 治理 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