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5)
- 2023(12559)
- 2022(10345)
- 2021(9805)
- 2020(7819)
- 2019(17493)
- 2018(17471)
- 2017(30700)
- 2016(18032)
- 2015(20523)
- 2014(20344)
- 2013(18917)
- 2012(17438)
- 2011(16431)
- 2010(16951)
- 2009(15313)
- 2008(14504)
- 2007(13442)
- 2006(12225)
- 2005(10734)
- 学科
- 济(59024)
- 经济(58952)
- 管理(40125)
- 业(39658)
- 农(29923)
- 企(28115)
- 企业(28115)
- 中国(24076)
- 教育(23449)
- 农业(19933)
- 地方(18776)
- 方法(17999)
- 学(17053)
- 业经(16548)
- 理论(15584)
- 数学(14881)
- 数学方法(14586)
- 制(14233)
- 财(14019)
- 教学(12460)
- 发(11990)
- 策(10427)
- 银(10190)
- 银行(10142)
- 发展(10084)
- 体(10083)
- 展(9959)
- 行(9843)
- 融(9838)
- 金融(9830)
- 机构
- 学院(241766)
- 大学(238748)
- 研究(91846)
- 济(81841)
- 经济(79352)
- 管理(78687)
- 理学(66541)
- 理学院(65545)
- 管理学(63921)
- 管理学院(63452)
- 中国(62488)
- 科学(58587)
- 京(53516)
- 农(49717)
- 所(47709)
- 范(44562)
- 师范(44105)
- 研究所(43474)
- 江(41581)
- 中心(40520)
- 教育(38829)
- 农业(38212)
- 业大(37913)
- 财(37717)
- 技术(35376)
- 师范大学(35252)
- 北京(34116)
- 院(33725)
- 州(32492)
- 省(30546)
- 基金
- 项目(159361)
- 科学(124251)
- 研究(123308)
- 基金(107364)
- 家(95170)
- 国家(94149)
- 科学基金(77716)
- 社会(72623)
- 社会科(67945)
- 社会科学(67932)
- 省(67657)
- 教育(64548)
- 划(58291)
- 基金项目(55148)
- 编号(54784)
- 自然(48447)
- 成果(47367)
- 自然科(47300)
- 自然科学(47280)
- 自然科学基金(46370)
- 课题(43124)
- 资助(43045)
- 重点(38314)
- 发(37639)
- 年(35840)
- 部(34744)
- 创(33256)
- 规划(31955)
- 性(31553)
- 项目编号(31077)
- 期刊
- 济(103246)
- 经济(103246)
- 研究(78974)
- 中国(67943)
- 教育(67707)
- 农(51392)
- 学报(42799)
- 科学(38089)
- 农业(34131)
- 大学(32656)
- 学学(29315)
- 管理(29226)
- 财(27872)
- 技术(26117)
- 业经(20891)
- 融(20565)
- 金融(20565)
- 职业(19888)
- 业(16072)
- 经济研究(14992)
- 版(13862)
- 财经(13634)
- 坛(13611)
- 论坛(13611)
- 技术教育(13072)
- 职业技术(13072)
- 职业技术教育(13072)
- 问题(12554)
- 图书(12393)
- 发(12069)
共检索到386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有赖于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精英的培育和支持。然而,目前农民人力资本匮乏成为了制约乡村振兴的严重桎梏,主要表现为:人口数量持续下降,乡村振兴主体空心化;乡村精英单向流动,留守农民资本低劣化;后继农民危机重重,增量资本来源虚无化。为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的瓶颈,就必须基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路径,培训留守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培养乡村精英,以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内生能力。为此,必须构建发达的县域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这一培训体系,必须体现县域性和现代性特征;必须以县级职教中心为中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化的、体现城乡融合和"互联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与培训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刘佳佳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乡村振兴战略新使命、新挑战。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涵盖了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体系、时间体系、对象体系,是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需要继续强化基层党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内容层次、创新培训方式、增进可持续性、以农民利益为本,凝聚组织、体制、内容、方式、机能、保障,形成持久合力,让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造就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瑜 娄雨璠
面对具有复杂性、内生性、长期性等特点的相对贫困问题,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治理体系将成为我国成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文章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等教育基本要素出发,尝试对政府治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技术升级等职业教育防返贫治理的核心内容进行建构,具体包括:以重视个体需求内生性与多元主体协同性为基本理念,以促进教师的情感劳动优化和乡土情怀培育为基础支撑,以提升脱贫个体文化资本的身体化形态和制度化形态为建设核心,以构建欠发达地区的数据化帮扶系统和交互式学习平台为技术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防返贫 治理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红
农民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专项调研成果,分析了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职业培训 产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单莹 唐智彬
县域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底层结构,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盘,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嵌入地方”“服务农民”“突出公共性”以及“重视基层创新”等重要经验。乡村振兴背景下,应从县域职业教育的稳定结构、开放功能、多样形态、协同机制以及可持续生态等方面,系统理解与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定位。当前,县域发展与治理模式转变引发的价值“虚化”、发展底层逻辑转换造成的功能“窄化”以及结构性缺陷突出导致的形象“矮化”是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推动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优化县域职业教育结构,构建发展新秩序,优化内容体系,突出系统多重目标、多种形式以及多类产出;重塑县域职业教育的“地方性”,理顺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面向县域职业教育的制度供给,以县域公共服务制度、财政治理制度以及评价制度改革来引导和保障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汉荣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广阔”而“可为”的服务领域,而县域职业教育立足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拓展现代化发展内涵,在对乡村振兴的物质扶持、人才培养、产业培育、技术赋能、文化建设和协同发展等方面优势明显。针对服务乡村振兴中县域职业教育缺乏协调、统筹,乡村人才培养初始供给不足,办学功能不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县域统筹,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优化办学定位,突出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功能和实践领域;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浓烈氛围等实践路径,切实构建起县域职业教育服务和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县域 乡村振兴 内涵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宏涛 郑之帆
乡村振兴需要一支强大的本土人才队伍,与乡村社会联系紧密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应抓住机遇,协同育人以化解生存和发展危机,明确培养扎根乡土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人才振兴、传承和孵化先进技术助力产业振兴、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思想助力文化振兴等基本任务。在实践过程中,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要夯实发展根基,坚持扩容提质相结合;调整办学方向,坚持在农离农相结合;深化育人内容,坚持培技修身相结合;提升育人成效,多元主体鼎力办学。
关键词:
县域中等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人才队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辉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产粮基地,对全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大量农村技能人才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农民职业技能人才,还须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趋完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技能 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从容
2015年,随着纪录片《大国工匠》的热播,引发了国人对工匠精神的高度重视。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2届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研究正当其时,2019年7月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由唐妍霞等主编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倩 肖蒙蒙 魏丽萍
文章基于青岛市六区市546名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数据,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盲点",并解析其背后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破解"盲点"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盲点"表现为:培训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民思想固化;培训方式设置单一、创新性不足;培训内容设置与市场脱节;培训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培训师资保障制度、培养机制尚未建立。为此,文章从政策层面、培训机构层面和农民层面提出破解对策,以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持续开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培训 盲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秀丽
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基于搜寻匹配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型,即"AAA+E"模型,"AAA"分别指代三个指标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缩写为A)、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Analysis system,缩写为A)和人职匹配拟合体系(Accordance system,缩写为A);"E"则代表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搜寻匹配模型建立的环境变量(Environment,缩写为E)。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等,以实现现代农业、活力农村和职业农民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搜寻匹配 新型职业农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电威
本文借针对乡村振兴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现代技术技能即农业职业技术技能和非农业职业技术技能的培训状况、作用进行调研,通过命题假设、样本设计、通过广东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样本选择,利用调查数据作了回归技术分析和有序Probit模型检验,得出新型职业农民现代技术技能培训对贫困水平的影响及培训的作用并提供了乡村振兴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培训 脱贫攻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提质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思维理念禁锢、办学功能缺陷、办学机制单一、法制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确立面向农村的发展观、城乡融合的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多元办学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