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6)
2023(17077)
2022(14423)
2021(13490)
2020(10794)
2019(24775)
2018(24407)
2017(46496)
2016(25115)
2015(28197)
2014(28269)
2013(27831)
2012(25828)
2011(23576)
2010(24027)
2009(22417)
2008(20951)
2007(18845)
2006(16961)
2005(15071)
作者
(72909)
(60454)
(59953)
(56692)
(38299)
(28986)
(27151)
(23608)
(22999)
(21687)
(20553)
(20340)
(19203)
(19004)
(18567)
(18467)
(17692)
(17638)
(17213)
(17129)
(15090)
(14914)
(14581)
(13806)
(13654)
(13513)
(13450)
(13430)
(12198)
(12047)
学科
(103378)
经济(103272)
(72467)
管理(68832)
(56478)
企业(56478)
方法(38972)
(37944)
中国(36016)
数学(32980)
数学方法(32614)
地方(29890)
(28139)
金融(28136)
(27312)
银行(27272)
业经(26859)
(26393)
(25537)
农业(25417)
(22665)
(21063)
(17918)
贸易(17898)
(17319)
理论(17125)
(16341)
技术(16212)
环境(16193)
(15970)
机构
学院(354149)
大学(351066)
(140186)
管理(137612)
经济(136778)
研究(123316)
理学(117647)
理学院(116267)
管理学(114388)
管理学院(113730)
中国(97128)
(75584)
科学(75311)
(64687)
(61910)
(60589)
中心(57033)
研究所(56130)
(53402)
业大(51908)
财经(50593)
(49488)
师范(49060)
北京(48454)
农业(46049)
(45832)
(44668)
(44586)
经济学(41031)
师范大学(39319)
基金
项目(237033)
科学(185784)
研究(178171)
基金(168686)
(145870)
国家(144493)
科学基金(123664)
社会(111040)
社会科(104977)
社会科学(104948)
(94716)
基金项目(89620)
教育(80784)
(78547)
自然(78029)
自然科(76129)
自然科学(76116)
编号(74933)
自然科学基金(74701)
资助(68300)
成果(61544)
(54890)
重点(53092)
课题(52305)
(51071)
(49174)
创新(45632)
项目编号(45149)
国家社会(44739)
发展(44259)
期刊
(165559)
经济(165559)
研究(108256)
中国(76305)
(60406)
学报(54228)
科学(51575)
管理(50982)
(47058)
(45700)
金融(45700)
教育(44099)
大学(41605)
农业(40584)
学学(39067)
技术(30653)
业经(30029)
经济研究(24720)
财经(23977)
问题(21269)
(20405)
图书(19366)
(19028)
理论(17762)
科技(17331)
(16988)
现代(16726)
技术经济(16445)
实践(16341)
(16341)
共检索到54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鹏  
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是互相补充与统一的过程,就河南省而言,当前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尖锐、城乡间要素自由流动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公共服务配置失衡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需要制定合理的城乡融合规划,促进城乡区域结构优化;应继续深化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必须破除城乡间要素流动机制障碍,为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效指引,在城乡协调均衡发展中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雪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构建新时代农村现代化格局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是河南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关键,也是河南省实现农村三产融合目标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旅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把脉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现状,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轶博  
[目的]通过分析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关系,在深入了解我国城乡发展规律与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探析符合时代要求的乡村振兴路径对于突出乡村地域功能特色,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意义。[方法]文章从乡村地域功能的角度探析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通过对研究区域的乡村地域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其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目标对振兴路径进行分析。[结果]城乡融合视角下的河南省乡村地域功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生产发展功能指数其生产发展功能指数主要介于0.035~0.265,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豫南的南阳、驻马店、信阳,中值区集中在豫东北,低值区集中在豫中城市群。生活功能指数主要介于0.015~0.205,低于生产功能指数,呈现出地带性分布特征,生态功能指数介于0.025~0.019,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森林资源较丰富的伏牛山区。总体功能指数介于0.105~0.645,豫西大于豫东,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结论]城乡融合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路径就是补齐乡村的不足与短板,发挥城乡融合优势,通过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从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作用机理来看,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结合当前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阶段性要求,乡村振兴路径探索应基于对乡村地域功能格局与演变规律的科学认知,立足于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及地方发展基础,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指导原则。围绕乡村振兴的五大目标体系,总结和梳理不同功能类型的乡村地域空间存在的功能缺陷,分析资源整合方式,促进乡村重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亚婵  
当前,河南省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助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对河南省农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河南省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产业链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发展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双利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旅游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旅游开发不当、传统乡土文化受到冲击、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结合当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促进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冀望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国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有效破解"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突破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路。通过阐述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探索出以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以期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三农"基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盛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我国基本国情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振兴乡村五大目标的主要路径。因此,要通过改革制度、完善机制,改变过去人、财、地等生产要素单向流动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城乡双向流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一条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土地要素交换机制,改革过去农村土地主要"取之于乡,用之于城"的困局;要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改变过去资金单向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困局;要畅通人才通道,打破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藩篱,建立激励机制,改变过去农村人才流向城市的被动困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辉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产粮基地,对全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大量农村技能人才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农民职业技能人才,还须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趋完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艳华  
本文因循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途径的逻辑,以4P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分别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营销现状,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渠道建设、促销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据此提出了河南省乡村旅游的四点营销策略优化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华伟  黄冰  
基于河南省4个省辖市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情况,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整体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传统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占比较大;质押模式为主,线上业务发展良好;跨区域融资缓解了异地厂商融资难;试点城市发展明显优于非试点城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债务困境制约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较少;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应链能力偏弱;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推进缓慢等。对此建议,以企业品牌为支撑提高战略发展水平,以创新为抓手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新模式,以资产盘活为重点助力金融机构增强实力,以规范为标尺推动融资模式的建设和应用等。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华伟  黄冰  
基于河南省4个省辖市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情况,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整体呈全产业链发展态势;传统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占比较大;质押模式为主,线上业务发展良好;跨区域融资缓解了异地厂商融资难;试点城市发展明显优于非试点城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债务困境制约应收账款融资发展;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较少;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应链能力偏弱;农业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推进缓慢等。对此建议,以企业品牌为支撑提高战略发展水平,以创新为抓手探索应收账款融资新模式,以资产盘活为重点助力金融机构增强实力,以规范为标尺推动融资模式的建设和应用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杰  
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宏大"的研究主题。迈入新时代,我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传统城乡的"二元结构"在多年的推动和创新中,呈现明显"松动"状态,"三农"问题也得到初步解决。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的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且初步形成了发展框架和明确目标,即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可见,新时期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运涛  
农村成人教育在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带动农民全面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农村成人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前提。解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缓慢、供给不足、低效供给等问题,应首先解决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及推进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建议从价值认知形成、政策法规完善、组织和管理机制完善及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构建完整的农村成人教育运行体系,从整体上推进成人教育体量提升和动力转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璐璐  
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意义、现有优势及困难所在,探索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着力加强急需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各项保障力度等四个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