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4)
- 2023(10375)
- 2022(8648)
- 2021(8144)
- 2020(6486)
- 2019(14499)
- 2018(14512)
- 2017(26377)
- 2016(15210)
- 2015(17300)
- 2014(17074)
- 2013(16029)
- 2012(14409)
- 2011(13299)
- 2010(13671)
- 2009(12393)
- 2008(12070)
- 2007(11304)
- 2006(10125)
- 2005(8897)
- 学科
- 济(51564)
- 经济(51511)
- 农(50133)
- 业(47306)
- 管理(34663)
- 农业(33674)
- 企(26234)
- 企业(26234)
- 业经(19745)
- 中国(19184)
- 地方(13738)
- 方法(13562)
- 农业经济(12719)
- 制(12695)
- 财(12626)
- 发(12061)
- 理论(11347)
- 策(11042)
- 教育(10951)
- 数学(10826)
- 数学方法(10623)
- 发展(10342)
- 展(10319)
- 贸(9736)
- 贸易(9730)
- 村(9723)
- 农村(9702)
- 教学(9549)
- 体(9528)
- 易(9501)
- 机构
- 学院(203790)
- 大学(189220)
- 济(74268)
- 经济(72233)
- 管理(72090)
- 研究(66362)
- 理学(61183)
- 理学院(60534)
- 管理学(59350)
- 管理学院(58977)
- 农(53632)
- 中国(50919)
- 农业(40455)
- 科学(40086)
- 京(39265)
- 业大(35421)
- 江(35289)
- 所(33656)
- 财(33471)
- 中心(32209)
- 范(30537)
- 师范(30272)
- 研究所(29857)
- 技术(28573)
- 州(27750)
- 职业(26919)
- 财经(25204)
- 省(25050)
- 农业大学(24751)
- 北京(24035)
- 基金
- 项目(127323)
- 研究(103919)
- 科学(98792)
- 基金(85193)
- 家(72865)
- 国家(71971)
- 社会(61622)
- 科学基金(60793)
- 社会科(57578)
- 社会科学(57566)
- 省(55562)
- 教育(50574)
- 编号(49285)
- 基金项目(44617)
- 划(44415)
- 成果(39466)
- 自然(35904)
- 课题(35023)
- 自然科(34988)
- 自然科学(34982)
- 自然科学基金(34309)
- 资助(33105)
- 农(31183)
- 发(30559)
- 年(30278)
- 重点(29080)
- 性(27605)
- 部(27512)
- 创(27027)
- 规划(26130)
- 期刊
- 济(97946)
- 经济(97946)
- 农(60780)
- 研究(57100)
- 中国(54354)
- 农业(41009)
- 教育(40378)
- 学报(30026)
- 科学(27977)
- 财(26122)
- 业经(25032)
- 技术(24156)
- 大学(23953)
- 管理(23490)
- 学学(22486)
- 融(20119)
- 金融(20119)
- 业(18988)
- 职业(17231)
- 农业经济(15186)
- 农村(15070)
- 村(15070)
- 问题(13429)
- 版(13392)
- 经济研究(11958)
- 技术教育(11709)
- 职业技术(11709)
- 职业技术教育(11709)
- 财经(11321)
- 坛(11309)
共检索到321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建锋 李魏瀚 续淑敏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大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重塑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意义重大。通过职业理想引领、顶层设计、精准培育对象、精准培育方案和精准培育管理等途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小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精准培育 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大斌 胡婷婷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还是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必要的培育,使他们转变落后观念,开阔思维,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前我国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还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培训机制,影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成效。对此,文章在分析当前农民群众的主要特征、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明确培育对象,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明确培育主体,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多元化;明确培育目标,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工程的有效性;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建设的科学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刘新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敏
新时期,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高、需求提升。面对高素质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在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性提出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素质 新兴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林红 李仕凯
进入新时代,培育一支强大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要求,在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紧迫性基础上,研究了集体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部和外部动因,认为收入因素、个体偏好、职业理想、教育需求是林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内部动因,规模经营、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和社会认同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动因。在此基础上,立足现代系统观,构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动因系统。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集体林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晓琼 钟祝
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需要政府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顶层制度设计,打出"组合拳"形成政策叠加的合力,又要注重现代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优化配置,逐步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栋 侯秀芳 温馨
新型职业农民拥有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一定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生产管理理念、较强的生态意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特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承担着赋予农民现代产业意识、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农民民主法治意识的使命。文章认为应从以优化法治环境为保障、以加大投入力度为驱动、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培育体系为依托四方面着力点出发,为乡村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合格的主力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新忠 庹娟
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背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仅在数量方面需求较大,在培训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体系和培育成效等质量改善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培训内容陈旧、培育方式传统单一、培育资源未能有效统筹、培育成效难以检测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分类管理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内容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政策保障与资金保障相结合、准入制度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等对策,以期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改革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红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呈现出政府支持明显加大但外部支撑仍显薄弱、培育工作不断深化但培育体系有待健全、培育范围不断扩大但培育主体有待挖掘的状况。应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契机,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构建科学的培育体系、提高培育的精准性,拓宽培育主体来源、不断培育新能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荣国丞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如何提升培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培育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取得很大成效,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更未能形成培育质量标准体系。只有依据我国相关政策文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突出问题,运用相关理论推理,构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标准体系,才能有效促进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质量标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李冰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持续有效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究了有效推进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杨嵩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供给侧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培育目标不明、资源分散、保障不力、内容不实、形式不活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创新政策制度,加大扶持力度;而培训主体则要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培育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教育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