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41)
2023(19609)
2022(16336)
2021(15099)
2020(12382)
2019(28031)
2018(27622)
2017(52458)
2016(28566)
2015(32262)
2014(32190)
2013(31578)
2012(29321)
2011(26568)
2010(27147)
2009(25418)
2008(25508)
2007(23551)
2006(21135)
2005(19226)
作者
(82598)
(69147)
(69096)
(65213)
(43890)
(33356)
(31334)
(26758)
(26139)
(24965)
(23480)
(23169)
(21918)
(21876)
(21413)
(21105)
(20910)
(20283)
(20161)
(19936)
(17252)
(17158)
(16755)
(15927)
(15759)
(15574)
(15486)
(15425)
(13977)
(13889)
学科
(122648)
经济(122498)
(103519)
管理(89130)
(83743)
企业(83743)
(52704)
方法(45992)
业经(37375)
数学(36133)
中国(35912)
数学方法(35749)
农业(35031)
(34713)
地方(30344)
(26272)
(22775)
贸易(22757)
(22667)
财务(22615)
财务管理(22561)
(22022)
技术(22019)
理论(21710)
(21394)
企业财务(21247)
(21135)
(19997)
银行(19960)
(19575)
机构
学院(413295)
大学(403465)
(168039)
经济(164224)
管理(157663)
研究(138018)
理学(133525)
理学院(132029)
管理学(129963)
管理学院(129165)
中国(108667)
(86075)
科学(82981)
(78955)
(78784)
(70138)
(68101)
中心(65034)
研究所(62643)
业大(61511)
财经(60937)
农业(60432)
(55698)
师范(55196)
(54857)
(54172)
北京(54102)
经济学(49356)
(49228)
(46324)
基金
项目(261072)
科学(205155)
研究(198359)
基金(184950)
(159100)
国家(157522)
科学基金(135391)
社会(124989)
社会科(117947)
社会科学(117914)
(106336)
基金项目(97667)
教育(90702)
(86842)
编号(84889)
自然(83998)
自然科(81966)
自然科学(81946)
自然科学基金(80468)
资助(73387)
成果(69074)
(61085)
课题(58580)
重点(58351)
(56493)
(56276)
创新(51863)
国家社会(50651)
(50497)
项目编号(50109)
期刊
(205169)
经济(205169)
研究(122818)
中国(91507)
(78510)
(64545)
管理(60405)
学报(59960)
科学(57638)
农业(52640)
教育(50309)
大学(46166)
学学(43219)
(42640)
金融(42640)
技术(39439)
业经(39347)
经济研究(29940)
财经(29840)
(28441)
问题(27377)
(25838)
技术经济(21960)
(21495)
图书(21176)
(20352)
现代(20145)
商业(20000)
世界(19869)
科技(18371)
共检索到64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崇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秋洁  万远英  
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对于衔接路径的探索成为学者们关心的热点。本文从小农户生存环境的特点出发,提出突出小农户优势、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小农户自身水平、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四条路径,并提出四点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慧  刘锦晖  史宏龙  王统勋  
积极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甘肃省陇东农产品主产区进行调研,发现其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衔接的现代化路径主要有思想现代化路径,组织形式现代化路径,生产方式现代化路径,营销模式现代化路径,社会化服务现代化路径五种,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衔接困境,针对小农户的技术支撑欠缺、综合能力素质较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晗   苏岚岚   孙同全  
着力提升农户韧性、增强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测度农户韧性,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农户韧性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能够提升农户韧性,尤其是改善了小农户的缓冲能力与学习能力;以采用电商与社会化服务表征的市场化衔接对农户韧性的提升作用大于以嵌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参与合作社表征的组织化衔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市场交易与促进治理参与是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衔接现代农业对位于不同粮食功能区小农户韧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只种植粮食作物和兼种粮食与经济作物小农户的韧性有提升作用,且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多、宜居水平高的村庄以及信息化条件好的家庭,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效应更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探索构建农户韧性培育体系、完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及交易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祥智  穆娜娜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也一直是中央在进行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政策导向。但是中国的农业规模经营,尤其是以土地租赁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存在很多问题:一方面,土地流转没有改变中国土地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另一方面租地的规模经营主体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负面经济效应。这就表明,中国要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以土地租赁为主的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把农民组织起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豆书龙  张明皓  
在"大国小农"国情下,系统性探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机制具有重大的政策、实践与理论意义。小农户存续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为两者之间的衔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二者之间所内涵的互构性关联则构成了衔接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当前,个体型、组织型和关系型衔接机制的杂糅构成了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多元形态,但还未形成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稳固衔接方式,小农户在不同程度上仍处于人格依附和市场依附的状态,不平等性和不稳定性依然潜藏于不同的衔接形态中。未来的发展方向除应坚持衔接机制多元化探索和积极借鉴国外有益发展经验之外,还应重点培育体现小农户强自主性原则的形式,以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格衔接、组织衔接和关系衔接。最后,应注重小农户与小农的差异性,充分认识并挖掘小农自身所蕴藏的丰富自然社会关系,实现小农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舜臣  胡凌啸  赵策  
妥善处理现代农业与小规模家庭经营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也是与小农户关系的处理过程,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商品或服务为标的、以巩固小农户农业生产主体性地位为目标的主流衔接路径。然而,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加深,旨在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的诸多衔接措施,不仅推行难度大、衔接成效低,而且引发了农户群体的内部不公以及农户分化延缓等问题。对此,应以小农户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放活被衔接农户的角色定位,以现代农业发展诉求为依托,激活农户家庭要素禀赋优势和经营优势,通过打造适合分化农户的异质性衔接路径,高效有序地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苏志豪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推力,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小农的多元面向为二者衔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空间。在家庭劳动力供给质量弱化、政府保障机制供给错位、市场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社会服务供给缺位的现实条件下,多主体参与的衔接模式在各地不断涌现,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路。根据供给主体差异,具体衔接模式包括"小农户+合作社""小农户+合作社+企业""小农户+社会组织"、农村电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小农户发展为家庭农场等。文章在对其中四种模式的内容分析及案例评价的基础上,从立足农民传统、重识农业价值、整合社会资源和创新合作形式四个维度提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发展走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同山  孔祥智  
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中共中央基于中国国情农情作出的重大部署。本文从小农户分层分化的现实出发,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小农户的生产现状、发展趋向,进而结合多个改革试点的典型做法,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方式归纳为"规模扩大"、"劳动力节约"、"产值提升"和"产业拓展"四种类型。为了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农户的差别化政策需求,加快培育适度经营规模的"新中农",努力强化小农户和其他主体的利益联结,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并创新体制机制以支持城镇人才、资金回流农业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华  张忠明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罅隙,但并非不可弥合。标准化手段可以克服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所需面对的规模化生产、现代科技运用、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对接等诸多桎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农业标准、构建标准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体系等措施将能有效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顺畅和高质量衔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徐旭初  吴彬  
本文重新检视"小农"和"现代农业"的概念,并基于对中国特色小农户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反思,针对性地探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化小农"的视角切入,重点分析了合作社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通过组织化路径,需要提供包括生产性服务、经营性服务和金融性服务在内的现代农业服务。在诸多路径中,作为小农组织化核心载体的农民合作社无不扮演着重要角色,无疑是一种非常适用且合意的关键载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坤  罗永  聂有亮  李玲玲  叶国伟  
现阶段小农分散经营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成都市在土地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是也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不够、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社会化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等制约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问题。结合成都实际,文章提出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一系列推进成都市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窦艳芬  裴育希  
科技帮扶工作是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推进天津市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选择,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科技帮扶工作面临压力和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新时代科技帮扶进一步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崔红志  刘亚辉  
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为了促进我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应继续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和完善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