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83)
- 2023(20039)
- 2022(17167)
- 2021(15861)
- 2020(13441)
- 2019(30380)
- 2018(30004)
- 2017(57571)
- 2016(31428)
- 2015(35392)
- 2014(35038)
- 2013(34354)
- 2012(31713)
- 2011(28727)
- 2010(28846)
- 2009(26335)
- 2008(25574)
- 2007(22657)
- 2006(20140)
- 2005(17221)
- 学科
- 济(124909)
- 经济(124761)
- 业(89873)
- 管理(84003)
- 企(67360)
- 企业(67360)
- 方法(54906)
- 农(53395)
- 数学(47915)
- 数学方法(47236)
- 农业(35361)
- 中国(32361)
- 业经(31405)
- 财(30510)
- 学(28982)
- 地方(27563)
- 制(23042)
- 贸(22575)
- 贸易(22565)
- 易(21931)
- 技术(19749)
- 理论(19340)
- 环境(18984)
- 和(18156)
- 银(18060)
- 务(17993)
- 银行(17979)
- 财务(17916)
- 财务管理(17876)
- 策(17505)
- 机构
- 学院(447101)
- 大学(445848)
- 济(173351)
- 管理(172705)
- 经济(169569)
- 研究(152974)
- 理学(150558)
- 理学院(148788)
- 管理学(145780)
- 管理学院(144979)
- 中国(113732)
- 科学(100311)
- 农(97271)
- 京(94017)
- 所(78446)
- 业大(77345)
- 财(76252)
- 农业(75577)
- 研究所(72338)
- 中心(70996)
- 江(67458)
- 财经(61679)
- 范(60100)
- 师范(59385)
- 北京(57962)
- 经(56418)
- 院(54936)
- 州(53653)
- 经济学(51038)
- 省(50616)
- 基金
- 项目(315515)
- 科学(246333)
- 基金(227826)
- 研究(223484)
- 家(202778)
- 国家(200902)
- 科学基金(170187)
- 社会(139738)
- 社会科(132022)
- 社会科学(131981)
- 省(125331)
- 基金项目(121253)
- 自然(113498)
- 自然科(110843)
- 自然科学(110806)
- 自然科学基金(108804)
- 划(105452)
- 教育(102314)
- 资助(93024)
- 编号(90510)
- 成果(72410)
- 重点(71575)
- 部(68412)
- 发(68058)
- 创(65045)
- 课题(62587)
- 科研(61136)
- 创新(60785)
- 计划(59626)
- 大学(57430)
- 期刊
- 济(190564)
- 经济(190564)
- 研究(124323)
- 农(94928)
- 中国(84652)
- 学报(82804)
- 科学(73180)
- 农业(63959)
- 大学(62018)
- 管理(59490)
- 学学(59019)
- 财(55675)
- 教育(46488)
- 融(40441)
- 金融(40441)
- 技术(36946)
- 业经(36687)
- 业(31342)
- 财经(28848)
- 经济研究(28082)
- 问题(26032)
- 版(25360)
- 经(24639)
- 业大(23486)
- 科技(23251)
- 图书(22270)
- 资源(21242)
- 技术经济(20512)
- 理论(19778)
- 农业大学(19391)
共检索到648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勇
论文基于对全国家庭农场五大发展模式之一的安徽省郎溪范本的187个家庭农场主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农场的发展经营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融资需求的主要特征,并运用Probit和Logit模型对影响家庭农场融资需求的农场主个体特征、家庭农场经营特征和金融业务特征等三大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场主受教育程度、社会关系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的融资需求有显著影响。最后,笔者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手段、提升家庭农场主业务素质、积极优化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家庭农场 郎溪范本 信贷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会吉 薛桂霞 陈静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文章基于S省M市1086个村庄9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鹏
中国社会还是一个农村社会,农村是中国的基石。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又要靠农业的持续发展。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巨大变革,农村在潜移默化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使得农业衰退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农业衰退"的现象。因此必须立足农业本身,实现持久的"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农民富裕 农村繁荣 农业衰退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马志昂 程久苗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是科学评价土地整理效果的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等差法构建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安徽省郎溪县南丰镇土地整理项目区为例,对项目整理前后的各种效益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均达到"良好"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效益评价 安徽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熙保 冷成英
在对湖北武汉和安徽郎溪607户家庭农场调查的基础上,对两地家庭农场发展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特征。两地家庭农场经营者都具有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基本特征;农场经营投资规模大、收益高,但经营管理粗放,参与合作社意愿不强,融资比较困难。但两地代表的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在经营类型、产品价值方面差别显著,导致家庭农场在收入、雇工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对此,应明确家庭农场界定标准,大力支持高素质人才下乡返乡创办家庭农场,创新思路切实解决家庭农场的信贷和保险瓶颈,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夯实家庭农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发展特征 比较分析 武汉 郎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阮成武 庞波
县级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但在具体实施中也面临不少困难。文章基于对安徽省郎溪县的调查提出,在促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上,县级政府所应承担的职能应与其职责和财力相匹配,且这一职能是其他各级政府所无法替代的,同时还要做到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
关键词:
义务教育县域均衡 县级政府 政府职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着关键性的转型选择,急待实现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根本性转换。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不同区域135个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农场以其特有的本土性和稳定性更强、更具规模理性的比较优势,正在成长为我国农业转型中最具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的同时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标的最优选择之一。从总体上判断,目前我国家庭农场正处于初始起步的关键期,亟待强化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创新予以有效的发展支撑。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小林 杜鑫
家庭农场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家庭农场样本数据,研究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与农业雇工决策,定量分析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市场价格、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水平、要素禀赋等变量对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决策与农业雇工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决策与农业雇工决策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具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协同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以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土地流转 农业雇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敏
创新农业治理机制、提升农业治理效能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安徽省郎溪县的农业变迁表明:本地农业经营自然分化的结果是小农消退、大户崛起,并逐步形成以大户为轴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治理共同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业生产全链条中大户与其他涉农主体的互动规则揭示“农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机理:一是市场导向下大户与服务主体间的链式治理;二是社会导向下大户与本地小农间的协商治理;三是行政导向下大户与地方政府间的有限治理。以共同体为分析视角重新审视农业治理中“国家—社会—市场”的内在联系,为重构农业治理话语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敏
创新农业治理机制、提升农业治理效能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安徽省郎溪县的农业变迁表明:本地农业经营自然分化的结果是小农消退、大户崛起,并逐步形成以大户为轴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治理共同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农业生产全链条中大户与其他涉农主体的互动规则揭示“农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机理:一是市场导向下大户与服务主体间的链式治理;二是社会导向下大户与本地小农间的协商治理;三是行政导向下大户与地方政府间的有限治理。以共同体为分析视角重新审视农业治理中“国家—社会—市场”的内在联系,为重构农业治理话语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鹂 王付春
基于安徽省1 121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交叉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集中居住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9%的调查对象对集中居住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人际交往圈影响显著,人际交往圈扩大、一般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人际交往圈缩小的6.4倍、1.9倍。家庭年收入和现有住房面积影响显著,家庭年收入在20 001~40 000元的、40 001~60 000元的、60 000元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10 000元及以内的2倍、3.7倍、4.8倍。现有住房面积在61~120平方米的、121~180平方米的、181平米以上的农民发生比分别是60平方米及...
关键词:
农民 集中居住 满意度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德元 潘纬
对安徽省424户家庭农场调研发现,家庭农场在信贷市场上存在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通过构建信贷市场行为人的数理模型,论证了抵押品能够降低贷款人的逆向选择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抵押品要求于是成为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的理性选择,同时这也造成那些抵押品不足的家庭农场发生信贷配给的间接原因。借助抵押品信号传递工具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抵押品扩展与替代机制缓解家庭农场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并梳理归纳安徽省近年来运用抵押融资案例,进一步验证了抵押机制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信贷配给 治理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优化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引导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等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丽丽 仝爱华
论文实地调查了宿迁市宿城区家庭农场,采用Probit模型对306家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及信贷约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正影响,专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对家庭农场的信贷需求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年龄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负影响,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农机补贴、参加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获得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有正影响。家庭农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正规信贷约束。最后提出适当增加农机补贴、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焱
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需要稳定和高效的家庭农场制度来支撑。以2013—2022年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政策法律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制度数量、强度、内容等现状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存在规制强度不足、内在结构不均以及主体联动性较差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我国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供给的几点建议:一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规制强度,二要补齐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内容短板,三要加强家庭农场绿色生产制度的主体联系。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绿色生产 制度供给 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对秭归县石柱村农户问卷调查
基于乡村振兴的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及区划研究
我国小农户与家庭农场生产率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农民宅基地产权认知状况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安徽省6个县1413户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保障机制——美国农场信贷体系的启示
参加合作社对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遵从的影响——基于1324个家庭农场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居民感知视角下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基于安徽省城乡居民问卷调查数据
乡村振兴背景下家庭能源消费研究——基于浙江乡村入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对安徽省百名“打工”农民回乡创办企业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效度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安徽省金寨县样本数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