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7)
2023(7722)
2022(6250)
2021(5860)
2020(4562)
2019(10283)
2018(10005)
2017(19093)
2016(10420)
2015(11648)
2014(11583)
2013(11402)
2012(10991)
2011(10196)
2010(10773)
2009(10013)
2008(9678)
2007(9279)
2006(8553)
2005(7555)
作者
(29251)
(24547)
(24317)
(23232)
(15620)
(11499)
(10994)
(9350)
(9263)
(9232)
(8316)
(8102)
(7964)
(7860)
(7843)
(7486)
(7085)
(7058)
(7052)
(6995)
(6206)
(6024)
(6004)
(5738)
(5582)
(5529)
(5525)
(5417)
(4998)
(4946)
学科
(41453)
经济(41409)
(31077)
管理(28300)
(27020)
(21048)
企业(21048)
农业(17871)
中国(15070)
地方(14243)
业经(13408)
(12694)
(12058)
方法(10833)
(10764)
数学(8823)
数学方法(8680)
及其(8520)
(8500)
政策(8036)
农业经济(7929)
(7769)
银行(7765)
方针(7572)
(7520)
(7218)
(7218)
阐述(7218)
(7203)
发展(7059)
机构
学院(148256)
大学(143712)
(61254)
经济(59644)
管理(55802)
研究(52971)
理学(46403)
理学院(45887)
管理学(45215)
管理学院(44892)
中国(41925)
(31515)
(30603)
科学(29343)
(27607)
(25685)
中心(25552)
(25341)
财经(22725)
研究所(22323)
(21372)
师范(21231)
(20477)
(20268)
业大(20022)
农业(20020)
北京(19342)
(19144)
(18516)
经济学(17689)
基金
项目(90845)
研究(74160)
科学(71762)
基金(63575)
(53511)
国家(52890)
社会(46842)
科学基金(45267)
社会科(44018)
社会科学(44009)
(36735)
教育(33255)
编号(32772)
基金项目(32576)
(29849)
成果(28807)
自然(25805)
资助(25304)
自然科(25129)
自然科学(25123)
自然科学基金(24682)
课题(23525)
(21741)
重点(20307)
(20017)
(19982)
(19600)
国家社会(18745)
(18579)
项目编号(18557)
期刊
(82890)
经济(82890)
研究(48614)
中国(38049)
(32293)
(22955)
教育(21282)
管理(20985)
农业(20951)
(19873)
金融(19873)
科学(19346)
学报(18862)
业经(16702)
大学(15746)
学学(14143)
技术(13287)
经济研究(11350)
财经(10927)
图书(10910)
问题(10495)
农业经济(9671)
农村(9493)
(9493)
(9395)
书馆(8502)
图书馆(8502)
(8205)
论坛(8205)
(8142)
共检索到2472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媛  
地方文献作为记录乡村的重要载体,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发挥文献价值功能,是适应新时期发展,历久弥新的探索。本文从地方文献特点范围、文献类型出发,探讨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保护、文化赋能与增值、乡村记录与推介,并提出了地方文献服务乡村振兴的建设策略:拓展地方文献时代特色、突出内容建设实用性、发挥县级图书馆核心作用、注重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研究成果转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叶温馨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策略选择。依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重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4大重点领域,并且需要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要素支持。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遵循从传统管理到数字治理、从平台建设到资源整合、从技术服务到赋能共享、从适度收益到长效发展的实践逻辑,凸显了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为真正释放数字乡村建设价值,未来需要通过构建包括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技术支撑、应用创新、保障机制在内的治理体系,将数字乡村建设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叶温馨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策略选择。依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建设需要注重数字生产、数字生活、数字生态、数字治理4大重点领域,并且需要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要素支持。从发展趋势来看,数字乡村建设遵循从传统管理到数字治理、从平台建设到资源整合、从技术服务到赋能共享、从适度收益到长效发展的实践逻辑,凸显了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优势特点。为真正释放数字乡村建设价值,未来需要通过构建包括顶层设计、系统集成、技术支撑、应用创新、保障机制在内的治理体系,将数字乡村建设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广多  
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意。当前,乡村文化衰落、文化人才缺乏、乡村公共文化形式化等问题突显。分析上述问题成因,提出通过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互补共同发展,吸引人才汇聚力量,加强乡村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春凤  
村庄红色文化对于丰富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红色文化价值实现形式是当前乡村振兴中亟须破解的现实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宏大背景,以红色文化利用为微观视野,以文化资本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北京市延庆区大庄科乡为研究案例,阐释村庄红色文化的丰富价值内涵,分析其产业资源价值,构建以创造性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文化价值实现策略,以期提高村庄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周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采用因地制宜策略、规划引导策略、统筹协同策略、市场主导策略、质量提升策略、增量共享策略、全域服务策略和对外开放策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将会使我国出现现代农民培育、现代农业发展和现代农村建设全域推进的新变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涛  黄春媛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背景,从精准扶贫审计的现实困境出发,从农村基层治理结构、监督机制、专业配合和审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精准扶贫审计的难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精准扶贫审计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建富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会,它必将促进县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变革,形成多层级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功能定位,着力开展乡村精英培育;注重专业的升级改造和结构优化,着力涉农专业集群建设;强化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体建设,着力城乡教育要素互动;构建城乡融合的职业教育支持体系,着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建立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的引导机制,着力制度和政策供给的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雁  周伟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绿水青山建设,不仅是中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促进“美丽农村”实现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着生态意识不足、组织实力不足,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足,工业化质量低,发展过度商业化等问题。必须推进“文化适应性”乡村战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动力,从而全面塑造“美丽乡村”文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文平  金露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时间不长,存在着旅游规划缺失、经营规模小、市场秩序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为案例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后岸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后岸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婷婷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是关键。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文化存续断层、文化发展滞后、文化传承无力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以文化强村战略为核心,坚持文化强村战略、经济强村战略、人才强村战略以及生态强村战略的有机统一,促进乡村文化健康顺利发展,为新时代乡村建设铸造灵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倩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而乡村民宿作为农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的核心主题,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减少、农业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手段,实现农村全面振兴。本论文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萧子扬  马恩泽  
近年来,"新乡贤"逐渐成为"三农"问题研究的重要议题,且连续多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当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培育新乡贤、促进乡村治理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本文结合中国新乡贤研究的现有成果,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新乡贤的定义、新乡贤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功能以及新乡贤面临的主要困境和未来发展路径等进行梳理,指出当前中国新乡贤研究存在概念界定尚未统一,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有待扩展,缺少系统的理论提炼、总结和全局视角,新乡贤的培育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的研究力度不够等问题。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统一和完善"新乡贤"概念,扩展新乡贤研究的领域、内容和研究方法,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研究,积极思考新乡贤的培育机制、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积极思考新乡贤与村两委的互动和运作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