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08)
2023(21103)
2022(18080)
2021(16855)
2020(14101)
2019(32200)
2018(31952)
2017(60623)
2016(33235)
2015(37289)
2014(36879)
2013(35983)
2012(33394)
2011(30021)
2010(30279)
2009(27923)
2008(26807)
2007(24004)
2006(21398)
2005(18576)
作者
(95313)
(79320)
(78885)
(75241)
(50563)
(38276)
(35630)
(30984)
(30330)
(28634)
(27002)
(26811)
(25374)
(25162)
(24792)
(24476)
(23767)
(23544)
(23006)
(22900)
(19859)
(19800)
(19371)
(18504)
(17917)
(17844)
(17671)
(17627)
(16166)
(15958)
学科
(128845)
经济(128709)
(96563)
管理(93401)
(74235)
企业(74235)
方法(54172)
(53649)
数学(46514)
数学方法(45831)
中国(36595)
农业(35544)
业经(32929)
(32791)
地方(30289)
(28085)
(25481)
技术(24349)
(23262)
贸易(23248)
(22565)
理论(22126)
(21038)
环境(19835)
(19714)
银行(19649)
(19323)
(19151)
财务(19071)
财务管理(19031)
机构
学院(460263)
大学(455410)
(180287)
管理(178699)
经济(176164)
研究(156724)
理学(154059)
理学院(152305)
管理学(149377)
管理学院(148532)
中国(117943)
科学(99033)
(96997)
(90999)
(82269)
(79026)
业大(74125)
(73635)
中心(73201)
研究所(71928)
农业(70202)
财经(64495)
(62498)
师范(61816)
北京(60108)
(58723)
(57328)
(57166)
经济学(52391)
(52183)
基金
项目(315678)
科学(247447)
研究(231213)
基金(225776)
(197516)
国家(195784)
科学基金(167791)
社会(143876)
社会科(135906)
社会科学(135868)
(127015)
基金项目(119189)
自然(109529)
教育(107213)
自然科(106951)
自然科学(106921)
(105249)
自然科学基金(104980)
编号(95854)
资助(92479)
成果(77677)
重点(71322)
(68640)
(68599)
(67255)
课题(67016)
创新(62386)
科研(60124)
国家社会(58311)
大学(58138)
期刊
(204391)
经济(204391)
研究(133780)
中国(98198)
(88219)
学报(75887)
科学(69370)
管理(65590)
(61605)
农业(59941)
教育(58420)
大学(58104)
学学(54804)
(43014)
金融(43014)
技术(42193)
业经(38324)
经济研究(30310)
财经(30279)
(30173)
问题(27058)
(25972)
(23827)
图书(23560)
科技(23447)
统计(22060)
技术经济(21990)
资源(20924)
业大(20698)
现代(20621)
共检索到692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祥海  徐宏峰  
实现乡村振兴是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鼓励和引导农民双创是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江苏省X市7个涉农县区、92个乡镇、523个村农民双创情况普查以及对农民双创载体(包括农民创新创业园、乡镇工业集中区等)和农民双创公共服务机构的数据统计的分析表明,普遍存在着双创农民自身竞争能力薄弱、双创融资难、培训效果有限、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成为阻碍农民双创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着力抓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培训质量等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开芳  
按照以往农民培育经验,培育内容单一、资金匮乏、农民素质偏低、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培育模式固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顺利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必须结合过去的培育经验,全方位、多领域突破、创新培育思路,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刘新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亚男  丁珏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地区1568名农民的抽样调查发现:农民是有审美需要的,其审美认知、审美态度及审美行为等审美素质呈现新的特点,农民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对生活中美的需要,与农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不足、审美教育缺乏、审美引导不足、审美载体不足之间可能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升农民审美素质有助于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以审美素质提升带动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乡村发展。因此,应积极开展乡村美育,将传统乡土文化资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振兴结合,进行创新发展,构建多维度培育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外在支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而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主要供给侧的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培育目标不明、资源分散、保障不力、内容不实、形式不活等问题,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合理规划;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创新政策制度,加大扶持力度;而培训主体则要明确培育对象,改革内容与方法、创新培育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晓琼  钟祝  
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无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既需要政府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顶层制度设计,打出"组合拳"形成政策叠加的合力,又要注重现代生产要素通过市场优化配置,逐步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系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博成  朱忆天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外部生产要素的输入,而且需要高度重视农民主体发挥内生动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体逐渐从单一种植群体演化成为结构复杂、从事多种生产活动的群体,其中身心俱在乡村、为农村生产和再生产发挥积极作用的"中坚农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机制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新时代要重视"中坚农民"群体内部分化和资本下乡带来的双重困境,全面采取措施激活"中坚农民"的上下联结作用,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杨嵩  
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从宏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从微观层面来看,职业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但当前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培育对象识别机制不精确、内生动力不足、供需矛盾显著、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导致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变乏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从健全精准识别机制,分层分类聚焦培养;完善内生动力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供需矛盾关系;实施第三方考核机制,提升职业教育精准培养效能四个方面着力,共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角色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建锋  李魏瀚  续淑敏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导力量,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仍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大力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重塑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意义重大。通过职业理想引领、顶层设计、精准培育对象、精准培育方案和精准培育管理等途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小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新型职业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培育中国农业的未来;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发展现代农业、破解"谁来种地"问题的重大举措。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于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深刻影响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栋  侯秀芳  温馨  
新型职业农民拥有以农业为固定职业、具有一定的现代市场意识和生产管理理念、较强的生态意识和较高的社会地位等特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承担着赋予农民现代产业意识、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农民民主法治意识的使命。文章认为应从以优化法治环境为保障、以加大投入力度为驱动、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培育体系为依托四方面着力点出发,为乡村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合格的主力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敏  
新时期,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高、需求提升。面对高素质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在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性提出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韬  
人才是制约乡村社会发展的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培育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同样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空间。但是,在实践中,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不明确、资源较为分散、培育方式不尽合理、培育内容不尽科学以及保障措施不够健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建设;注重主体协同合作,理顺培训机制;创新制度体系,加大政策支持;明确培育对象,完善培育内容和方法以及构建多样化的培育模式,进而在整体上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李冰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持续有效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究了有效推进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红  
农民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专项调研成果,分析了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