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03)
2023(22464)
2022(19295)
2021(17892)
2020(15085)
2019(34475)
2018(34386)
2017(65743)
2016(35801)
2015(40495)
2014(40143)
2013(39452)
2012(36260)
2011(32842)
2010(33079)
2009(31070)
2008(30678)
2007(27743)
2006(24460)
2005(21607)
作者
(102872)
(86054)
(85546)
(81527)
(54525)
(41333)
(38868)
(33506)
(32401)
(30826)
(29039)
(29007)
(27250)
(27001)
(26652)
(26406)
(25975)
(25420)
(24729)
(24672)
(21284)
(21169)
(20933)
(19624)
(19353)
(19209)
(19202)
(19083)
(17398)
(17161)
学科
(143981)
经济(143798)
(108760)
管理(107890)
(86995)
企业(86995)
方法(64100)
数学(55197)
数学方法(54479)
(53806)
(40571)
中国(38114)
业经(36315)
农业(35564)
(31446)
(29473)
地方(28965)
(26216)
贸易(26202)
(25428)
(25136)
技术(25080)
财务(25041)
财务管理(24980)
理论(24321)
企业财务(23687)
(23331)
银行(23271)
(22105)
(21810)
机构
学院(512047)
大学(509975)
(204028)
管理(199656)
经济(199519)
理学(172576)
理学院(170690)
研究(167606)
管理学(167577)
管理学院(166635)
中国(127191)
(107253)
科学(103287)
(96193)
(93004)
(83896)
中心(78054)
业大(77968)
(77650)
财经(76171)
研究所(75883)
农业(71858)
(69112)
(67616)
北京(67208)
师范(66991)
(61922)
经济学(60966)
(60359)
财经大学(56174)
基金
项目(342601)
科学(269522)
研究(251891)
基金(247508)
(214886)
国家(213009)
科学基金(183322)
社会(158712)
社会科(150095)
社会科学(150055)
(135151)
基金项目(130554)
自然(118594)
教育(116894)
自然科(115808)
自然科学(115780)
自然科学基金(113709)
(112752)
编号(104136)
资助(101504)
成果(84850)
重点(76560)
(75525)
(72927)
(72369)
课题(71764)
创新(67203)
科研(65215)
教育部(64820)
国家社会(64767)
期刊
(228948)
经济(228948)
研究(147823)
中国(101698)
(89329)
学报(80610)
(75621)
科学(73967)
管理(72833)
大学(61949)
农业(60268)
教育(58560)
学学(58475)
(47263)
金融(47263)
技术(45367)
业经(41335)
财经(37192)
经济研究(34909)
(31804)
(31028)
问题(30227)
(26209)
图书(25128)
技术经济(24997)
科技(24374)
理论(23508)
统计(23371)
商业(23113)
现代(22805)
共检索到756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义涛   赵军伟   刘茜  
数字媒体下“直播+电商”的助农模式拉近了城乡空间上的流通距离,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实证分析助农直播价值共创的感性和理性两条实现路径。结果表明:助农直播的政府支持、物流支持、平台支持正向影响消费者的认知社会认同,并影响消费者的参与行为和自发行为;助农直播的生动性、真实性、互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情感社会认同,并影响消费者的参与行为;而参与行为亦会影响其自发行为。可见,两条路径共同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成为助农直播发展的有效手段。基于此,助农直播模式应加强内外因素的引导,从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路径实现消费者的价值共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娟  孙瑾  
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为背景,以实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主体利益诉求为目标,基于区域品牌发展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围绕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的区域资源、利益诉求、共建意愿与共建行为,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问题。优越的区域资源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基础与出发点;利益诉求的实现是建设主体参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原动力;不同的利益诉求决定建设主体不同的品牌协同共建行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协同共建能够产生一系列良好的品牌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与品牌效应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重视角探索中国情境下驱动农产品区域品牌协同共建的内在机制及外在联系,以期为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麟朝  马丹丹  
在现代化发展格局支撑下,直播电商成为拉动经济双循环新兴力量,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全新思路,是“三农”工作和全面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本文从经济视角梳理,将直播电商支持乡村振兴的内在作用原理概括为:以数字经济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以精准供求稳定乡村经济环境,以宣传效应重构农业农村业态。直播电商应围绕坚持监管与发展并重、创造转型升级条件、重视创新并挖掘特色进行部署,从而提升乡村产业质量、突破供给侧约束、释放消费潜能,接续发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以直播电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明慧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继绝对贫困治理之后面临的新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遏制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化解农村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机制,即相对贫困衔接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多方力量扶持机制,从而发挥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常态化贫困治理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姗姗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明确的部署和提出了总体要求,这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要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关键在人才,人才是撑起乡村振兴战略"台柱子"。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乡村人才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玉玲  陈泊菲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直播以立体化、移动化、平民化、场景化的内容形式越来越受到欢迎,直播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自我和关联社会的重要工具。经过YY直播平台、抖音直播平台前期的市场培育和用户孵化,受众对直播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在资本的助推下,直播带货成为新兴商业模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志强  
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以安徽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地区安徽宣城的149个"三变"改革村为样本,在深入剖析其融资诉求与金融供给现状的基础上,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村"三变"改革金融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因素。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经营主体类别、收入水平、雇工人数、经营主体法定代表人受教育程度对农村"三变"改革承接主体融资诉求有显著影响;试点层级、承接类别、收入水平、贷款方式、负债结构、风险意识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影响显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洋  张强  张帆  石伟  宋辉  刘长安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本文以全国百强县瓦房店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并结合GIS遥感手段,定性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实施存在的问题,提出牢固树立“党建+”理念,做强“党建领、党建融、党建促”三篇文章,构建“人口—土地—产业”的空间规划协调耦合机制的实施策略,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轶  熊文  赖德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鼓励和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吸引返乡就业创业,他们的教育收益与收入如何,与未失地居民比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解释和化解差异。对此,采用2008年与2015年北京地区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Oaxaca-Blinder分解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征地初期,失地农民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未失地农民,随着征地时间推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他们的教育收益率普遍下降并趋同;2008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与未失地农民相当,低于城镇居民,到了2015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低于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造成失地农民与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的核心要素是求职途径,与城镇居民差异的是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政治背景及行业类型;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其收入的影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对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减弱。建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返乡就业的拉力,完善劳动力市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惠婷  
"农超对接"模式发展为我国农产品销售拓展了空间,有利于农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超对接"主要有农业咨询公司模式、农业龙头企业模式、农业合作社模式等。各地区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为有效推进"农超对接",增强该模式的持续性,需构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生产者的质量管理意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学娥   丁增才  
为检验三农投入、人口回流、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之间的关系,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检验了三农投入对农村居民消费规模、消费结构的影响与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回流在三农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三农投入可以显著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并优化消费结构;三农投入能明显拉动农村人口回流;人口回流的中介作用显著;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的人口回流并没有对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据此,建议持续加大三农投入以带动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以扩展农村居民资金渠道,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人口回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虹  张妍  张行发  呼延文娟  
公司社会创业通过参与第三次分配,重构公益与社会问题解决的生态系统,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价值共创视角出发,基于万达集团扶贫丹寨县的案例考察,探索政府、企业和农民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路径。研究发现,公司社会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二者协调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深入实施。通过借鉴价值共创三阶段过程模型,构建了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机制。研究进一步发现,社会创业主导角色经历了“中央政府—大型企业—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转变,社会创业网络日益复杂。在公司社会创业促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国家—市场—社群协同治理相互嵌入机制和多元主体地方文化认同机制在多元主体价值共创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立足于“国家—市场—社会”的合作互动,为大型企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王庭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需要实施的"七大策略",其中针对"三农"建设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表明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成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仍面临创业环境欠佳、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应充分发挥合力,努力探索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具体可从构建政策体系、强化培训力度、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入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单天振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项目,是抓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今后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努力实现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同时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积极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升级、全面进步以及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