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1)
2023(16125)
2022(13628)
2021(13038)
2020(10814)
2019(24947)
2018(24894)
2017(46856)
2016(26083)
2015(29574)
2014(29448)
2013(28192)
2012(25779)
2011(23365)
2010(23478)
2009(21736)
2008(21020)
2007(19205)
2006(16754)
2005(14606)
作者
(71534)
(60153)
(59868)
(56922)
(37727)
(28966)
(27235)
(23591)
(22933)
(21586)
(20289)
(20176)
(18736)
(18665)
(18636)
(18589)
(18505)
(17577)
(17355)
(17165)
(14968)
(14768)
(14545)
(13853)
(13618)
(13528)
(13516)
(13215)
(12136)
(12072)
学科
(101289)
经济(101195)
(72710)
管理(65399)
(52121)
(50789)
企业(50789)
方法(44264)
数学(39321)
数学方法(38758)
农业(34523)
中国(30034)
业经(26278)
(25013)
地方(22973)
教育(22071)
(21160)
(19018)
(18510)
贸易(18504)
(17997)
理论(17515)
(16590)
技术(15875)
(14939)
(14510)
财务(14452)
财务管理(14415)
环境(14219)
(14026)
机构
学院(358438)
大学(354400)
(139668)
经济(136498)
管理(135579)
研究(119074)
理学(117465)
理学院(116134)
管理学(113817)
管理学院(113138)
中国(85730)
(74769)
科学(73470)
(73106)
(60993)
(59175)
业大(57660)
中心(56959)
(56379)
农业(55834)
(55239)
师范(54814)
研究所(53850)
财经(48693)
北京(46629)
(44275)
(44172)
师范大学(43721)
(42756)
经济学(41060)
基金
项目(240834)
科学(190355)
研究(182349)
基金(170692)
(147628)
国家(146224)
科学基金(125422)
社会(113174)
社会科(106661)
社会科学(106632)
(98969)
基金项目(90242)
教育(89387)
(82192)
自然(79809)
编号(78123)
自然科(77913)
自然科学(77894)
自然科学基金(76451)
资助(68903)
成果(63651)
课题(55411)
重点(55031)
(53949)
(53854)
(50172)
创新(46620)
教育部(46336)
科研(46283)
(45709)
期刊
(156761)
经济(156761)
研究(105810)
中国(75671)
(74038)
教育(63277)
学报(54546)
科学(51226)
农业(50037)
(47026)
管理(44876)
大学(43436)
学学(39956)
技术(35195)
业经(33620)
(30977)
金融(30977)
(24348)
财经(22872)
经济研究(22379)
问题(22005)
(19644)
(19144)
职业(17130)
技术经济(16836)
统计(16621)
农村(16110)
(16110)
图书(16042)
资源(16026)
共检索到531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强力推进的战略,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受教育的心理需求,可以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以吉林省某乡村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农民教育存在着初始教育不足、继续教育欠缺两方面问题。农民的学习需求受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的影响。其受教育的心理需求主要是成长的需要、竞争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其培训,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轶  熊文  赖德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鼓励和吸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吸引返乡就业创业,他们的教育收益与收入如何,与未失地居民比较,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如何解释和化解差异。对此,采用2008年与2015年北京地区两次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建立明瑟方程、Oaxaca-Blinder分解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征地初期,失地农民教育收益率明显高于未失地农民,随着征地时间推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他们的教育收益率普遍下降并趋同;2008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与未失地农民相当,低于城镇居民,到了2015年,失地农民工资收入低于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明显,造成失地农民与未失地农民收入差距的核心要素是求职途径,与城镇居民差异的是受教育年限、工作年限、政治背景及行业类型;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对其收入的影响显著,不过,求职途径对失地农民、未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收入差异的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而减弱。建议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返乡就业的拉力,完善劳动力市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明  
创建与培育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内涵、形成路径、影响因素的理论剖析及知名度较高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培育路径的案例分析表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主要有企业驱动型与政府驱动型两种路径。吉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培育应选择在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共同驱动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通过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及品牌簇群相互促进、互相借势、共同发展,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认知,提高产品附加值,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桂颖  吕东辉  
本文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分析了乡村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吉林省30个市(县)102个村的936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治、认知、文化和网络四个维度的"嵌入因素"均对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政治嵌入、认知嵌入、文化嵌入、关系强度、关系质量、网络密度和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决策;而网络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政府因地制宜的构建有利于农地流转的乡村社会嵌入环境可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我国农户农地流转行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智萍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嘉兴市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4年到2022年连续19年位居浙江省首位,农民的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物质文化需求,上升到了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美好生活需求是嘉兴市农民积极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农民美好生活需求主要包括: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工作稳定体面、收入满意、卫生医疗服务便捷、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舒适宜人、养老服务配套齐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嘉兴市农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现状与存在的差距,提出通过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积极性,成为乡村振兴的真正主力军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艳红  
农民在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主体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文章结合专项调研成果,分析了开展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农民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推动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增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刘新志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从顶层设计、做到分类管理与精准培育相结合、改革培育模式和培育内容、建立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许梦博  王明赫  李新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作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同样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制约农业保险功效的发挥。以吉林省为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供求失衡和创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调整和明确政府职能,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业保险市场结构性改革,搭建以产品和经营模式创新为主的农业保险创新体系,重视农业保险人才的培养,加强农业保险知识的教育宣传,以全面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探索适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改革路径,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会吉  薛桂霞  陈静  
[目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分类推进的必然结果,是助力乡村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文章基于S省M市1086个村庄9169份村民调查问卷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村民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意愿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1)研究区村民对村庄现状满意度总体表现为“满意”,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满意度较高,而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满意度相对较低;(2)村民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外迁型聚落空间重构意愿>不进行空间重构的意愿,其中内调型聚落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分类发展的重点方向;(3)男性村民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更强,村民年龄越大则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越明显,学历越高则外迁型空间重构意愿越强烈,而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为务农的农户更倾向内调型空间重构;(4)提升“产业兴旺”满意度会显著提高村民内调型空间重构意愿,提高“生态宜居”满意度会显著降低村民的空间重构意愿,这是乡村聚落空间重构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要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安排、一种模式的重构标准和一次性的重构设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郑辉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重要产粮基地,对全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大量农村技能人才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发挥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农民职业技能人才,还须进一步完善目标体系、结构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更趋完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彩红  
农民是农业农村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精神保障。本文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薄弱环节及加强完善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农村更好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飞  刘佳佳  
新时代新征程,赋予乡村振兴战略新使命、新挑战。人才振兴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引擎,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则是振兴人才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涵盖了组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体系、时间体系、对象体系,是巩固脱贫成果、夯实人才根基、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需要继续强化基层党建、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内容层次、创新培训方式、增进可持续性、以农民利益为本,凝聚组织、体制、内容、方式、机能、保障,形成持久合力,让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造就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振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国良  黄美初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创业教育丰富农民教育理论,指导创业教育实践;以创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壮大农村创业主体;以创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农村产业兴旺,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的意义所在。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农民创业教育需求模糊,"三农"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创业实践的需要;创业教育主体功能失调,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必须采取深入研究三农问题,明确农民创业教育目标;构建创业教育体系,开发农业特色创业课程;多方主体协同联动,完善农民创业教育机制;培育优秀创业导师,创新农民创业教育模式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