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4)
2023(15371)
2022(12875)
2021(12374)
2020(10045)
2019(22684)
2018(22517)
2017(42186)
2016(23139)
2015(25891)
2014(25391)
2013(23846)
2012(21358)
2011(19467)
2010(19531)
2009(17667)
2008(16367)
2007(14472)
2006(12702)
2005(10906)
作者
(59411)
(49770)
(49474)
(46998)
(31002)
(23926)
(22245)
(19284)
(19132)
(17496)
(16710)
(16680)
(15348)
(15290)
(15249)
(15148)
(14924)
(14666)
(14223)
(14192)
(12322)
(12254)
(11864)
(11698)
(11275)
(11219)
(11060)
(10768)
(9855)
(9809)
学科
(86310)
经济(86236)
(64129)
管理(57827)
(51010)
(42990)
企业(42990)
方法(35100)
农业(33996)
数学(30783)
数学方法(30290)
中国(27432)
业经(24162)
教育(21590)
(20250)
(20011)
地方(18280)
理论(16795)
(16346)
(15664)
环境(15172)
技术(14732)
(14585)
贸易(14578)
(14246)
(13792)
发展(13423)
(13301)
农业经济(12768)
(12663)
机构
学院(307841)
大学(302738)
(119132)
管理(117096)
经济(116558)
理学(102050)
理学院(100980)
研究(100192)
管理学(99023)
管理学院(98427)
中国(70986)
(62788)
(61573)
科学(60121)
(51027)
(49500)
师范(49134)
业大(47980)
中心(47851)
(47241)
农业(46682)
(46414)
研究所(43105)
财经(41239)
师范大学(39277)
北京(38745)
(37750)
教育(37653)
(36580)
技术(36013)
基金
项目(211584)
科学(169466)
研究(164444)
基金(151195)
(129830)
国家(128541)
科学基金(111604)
社会(103934)
社会科(97906)
社会科学(97885)
(85784)
教育(81793)
基金项目(79753)
(72118)
编号(70803)
自然(69326)
自然科(67649)
自然科学(67636)
自然科学基金(66372)
资助(59577)
成果(57139)
课题(49962)
重点(48504)
(47972)
(47964)
(44732)
国家社会(42160)
教育部(41872)
(41552)
创新(41434)
期刊
(132962)
经济(132962)
研究(90192)
中国(66347)
(64796)
教育(61595)
农业(44295)
学报(43410)
科学(41625)
管理(38801)
(37982)
大学(35723)
学学(32495)
技术(32286)
业经(29601)
(24826)
金融(24826)
(20735)
财经(19197)
经济研究(18462)
问题(18227)
职业(17813)
(16593)
(16245)
农业经济(15252)
农村(15236)
(15236)
资源(14200)
图书(14103)
世界(13446)
共检索到449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教育生态学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体系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但当前系统内供需错位、产教脱节、资源错配等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制约着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究其原因,在于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分割、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与政策环境不健全、思维理念滞后等生态因子的综合影响。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必须要强化产教生态系统平衡观、明确产教实施主体生态位、优化生态系统环境、调整生态系统结构、强化城乡融合生态发展路径,进而促进自身发展和助力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机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程,但仍面临着产教脱节、供需错位、资源错配等现实困境。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为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方法。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剖析农村职业教育产教生态系统结构,把握"产""教"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和系统运行规律,基于教育生态系统演进和发展规律,可以从主体维度、环境维度、结构维度、机制维度四个方面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生态圈,进而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乡村振兴战略对传统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使命和同步转型升级提质的迫切需要。新形势下农村职业教育要改革与发展,必须精准对接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要素需求,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多功能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破思维理念禁锢、办学功能缺陷、办学机制单一、法制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确立面向农村的发展观、城乡融合的新理念、供给侧改革的新思路,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多元办学模式、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作用、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推动农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真平  王志华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推动农村三产融合进程,农村三产融合反哺职业教育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交互耦合的关系。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揭示要素、结构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以及耦合所存在的阻力,提出增强内生动力、调整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与专业结构、多渠道建设服务农村产业融合的职教师资队伍、构建区域协同的紧密型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的耦合路径,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秀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农村发展的新动能,为农村创新创业打造了可持续生态,也为构建城乡等值化格局提供了现实性指导。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以返乡农民工作为研究主体,以农村创新创业作为研究目标,拟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乡村振兴的统筹作用、凝聚创新精神的激励作用、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主体作用、强化资本的整合作用以及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岗位不匹配问题,帮助农民工提升返乡创新创业成功率,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元海  闫广芬  
乡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与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是动态的、多元的,应该以整体、多元的视角看待乡村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往关于乡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位是相对静止的、片面的,与乡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背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内涵,故而应站在乡村振兴的全局高度,根据乡村振兴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具体诉求来探讨乡村职业教育的应然定位,具体包括乡村居民个体的生计发展诉求、乡村经济振兴的技能人才诉求和乡村生态重构的人文传承诉求。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乡村居民和乡村社会的发展来确立乡村职业教育的生计价值取向、生活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兆明  郑爱翔  刘轩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1158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调研,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需求侧角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意识强但主动持续学习的动力不足、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培训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还不完善、教育培训主体培育积极性高但教学资源和培训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仍需优化等主要瓶颈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培训机构绩效评估与新型职业农民参培激励并举机制,完善分类分层分模块的多样化培训内容体系,创新适应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共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从教育供给侧层面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保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不断提升涉农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增强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以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产业、技术和文化支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增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第二条明确指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应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首要任务。要实行开放化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既积极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也大力兴办成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坚持送教下乡,校村合作。要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使之尽快发展壮大,全面发挥应有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军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自然不可缺位。然而,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却陷入了"公共性危机"的旋涡,集中表现在"普教化"倾向、代际跃迁功能的沦落、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的异化、缺乏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等多个方面。面向乡村振兴的发展要求,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要着力突破公共性危机的钳束,加快体制机制变革,树立起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培养多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发展效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寿伟义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方面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财政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定位不清、供给体系固化、供给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行融合,坚持“抓好硬件、做好软件、激活要素、做好服务”,完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机遇,提升能力直面挑战,构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践行中国特色乡村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纲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职业教育要主动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撑农业现代化、服务新型城镇化、对接精准扶贫的时代使命。针对农村职业教育自身现存的问题,应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依托,逐步进行破解,具体措施包括确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定位,深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终身教育体系,助推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游  
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促进乡风文明,助推产业兴旺。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要以成人教育的经济特征为基点,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本文通过分析农村成人教育的经济属性,针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逆向选择性等特征,重新认识农村成人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提出基于经济属性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和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