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89)
- 2023(11543)
- 2022(9190)
- 2021(8638)
- 2020(6667)
- 2019(14724)
- 2018(14358)
- 2017(27254)
- 2016(14473)
- 2015(15843)
- 2014(15016)
- 2013(14362)
- 2012(12839)
- 2011(11772)
- 2010(11989)
- 2009(11206)
- 2008(10486)
- 2007(9826)
- 2006(8921)
- 2005(7847)
- 学科
- 济(57133)
- 经济(57063)
- 农(50307)
- 业(48801)
- 农业(33810)
- 管理(33805)
- 企(27463)
- 企业(27463)
- 业经(21234)
- 中国(17782)
- 地方(14697)
- 方法(14412)
- 制(13093)
- 农业经济(12734)
- 财(12439)
- 发(12219)
- 数学(11864)
- 数学方法(11686)
- 策(11033)
- 贸(10893)
- 贸易(10887)
- 易(10640)
- 发展(10348)
- 展(10333)
- 村(9729)
- 农村(9709)
- 收入(9698)
- 体(9296)
- 银(9172)
- 银行(9167)
- 机构
- 学院(197794)
- 大学(186874)
- 济(80962)
- 经济(79247)
- 管理(74733)
- 研究(66982)
- 理学(64357)
- 理学院(63707)
- 管理学(62639)
- 管理学院(62280)
- 中国(51681)
- 农(50803)
- 科学(38967)
- 京(38230)
- 农业(38055)
- 财(34016)
- 业大(33606)
- 所(32358)
- 中心(31999)
- 江(31370)
- 研究所(29112)
- 范(28036)
- 师范(27860)
- 财经(26443)
- 州(24759)
- 经(23987)
- 院(23577)
- 农业大学(23322)
- 北京(23069)
- 经济管理(22859)
- 基金
- 项目(131306)
- 研究(104749)
- 科学(104081)
- 基金(92988)
- 家(80362)
- 国家(79152)
- 科学基金(67616)
- 社会(67324)
- 社会科(63145)
- 社会科学(63125)
- 省(54209)
- 基金项目(48709)
- 教育(46634)
- 编号(46438)
- 划(43559)
- 自然(39487)
- 自然科(38497)
- 自然科学(38491)
- 自然科学基金(37758)
- 成果(37227)
- 资助(34859)
- 发(31610)
- 课题(31287)
- 农(30501)
- 重点(29203)
- 部(28408)
- 创(28094)
- 国家社会(27467)
- 性(27448)
- 制(27113)
- 期刊
- 济(103742)
- 经济(103742)
- 农(58525)
- 研究(55955)
- 中国(44696)
- 农业(39524)
- 科学(28154)
- 学报(27743)
- 业经(25496)
- 教育(24726)
- 管理(24469)
- 财(24019)
- 大学(22776)
- 学学(21766)
- 融(20961)
- 金融(20961)
- 业(18429)
- 技术(16456)
- 农业经济(15239)
- 农村(15085)
- 村(15085)
- 问题(14376)
- 经济研究(13804)
- 版(12480)
- 世界(12321)
- 财经(11918)
- 经济问题(10711)
- 社会(10614)
- 经(10341)
- 现代(10003)
共检索到30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颜彬
农家书屋作为我国农村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理念、经营模式层面与乡村振兴战略比较契合。文章直面农家书屋的媒介背景,从定位、供给、运营机制层面梳理了农家书屋的现实困局,主张通过多元空间建构、内生动力发掘、多方主体参与等措施进行转型,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建设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家书屋 现实困局 转型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骆永民 项福正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乡村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选用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农家书屋为研究视角,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后发现:农家书屋显著提升了农民的非农收入占比,并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是不折不扣的“黄金书屋”;农家书屋通过助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居民人力资本等途径促进农民增收,在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村庄效果更佳,且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农家书屋能够辅助交通、金融等农村基础设施更好地带动非农就业。由此,乡村文化建设不仅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共同富裕,还为其他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提供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庚 张红梅
农家书屋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精神文化阵地。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河南省新野县20个行政村农民参与农家书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农家书屋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接触和使用的均等机会,但存在农民使用需求不强烈、知晓率和使用率双低、需求未能得到完全满足、媒介印象不佳和后续使用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和提质增效应从受众角度出发,满足农民使用需求,增强书屋可用性,形塑农民阅读主体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炜 陈庚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使农村文化建设进入新旧技术和媒介的转换期。农家书屋普遍存在供给行政化、产品错配化、管理消极化、服务低效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制度和环境层面的因素,也潜藏着技术性原因,即基于传统技术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产品供给形式和服务对象定位难以适应新技术环境下农村文化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度调整以适应环境变迁是农家书屋转型发展的基本技术路径。
关键词:
农家书屋 公共文化服务 技术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雷兴长 王韫玉
乡村振兴是十九大以来党的重点战略,城乡融合则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城乡融合与乡村融合战略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存在诸多掣肘。文章基于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要素展开研究,剖析现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融合 问题 路径选择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金志峰 庞丽娟 杨小敏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对于促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城乡学校布局过程中存在片面注重规模效益、过度开展撤点并校的问题,加剧了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衰落,动摇了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文化根基。布局问题背后有主观的价值取向、决策机制和政策执行等问题,也有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和地区差异巨大等客观因素。当前应深刻认识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之间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紧密关系,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观,研究制定科学的布局标准,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内涵式发展,推动城乡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若羚 赵海峰
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备受瞩目。农户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鼓励农户脱贫致富,建设美丽乡村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尤其是农户融资,面临多维度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融资现状和农户融资的困境及产生原因,提出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现实困境的路径,以改善农户生产经营融资约束难题,切实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户融资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强农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丽倩 董江爱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转型提供新的指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农村建设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此背景下,"智慧农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涵盖智慧农业、智慧农村电网、智慧农村交通以及智慧农村家居四个方面的内容。智慧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优化乡村治理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成本约束、人才匮乏以及配套制度缺位等问题,这需要农村政府与企业等主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创建大数据信息平台等,推动农村全面转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智慧农村 “互联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党森
"三农"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催生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农村发展带来全新的活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去农村创业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提高大学生社会价值。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平台,探究大学生农村创业路径,解决促进乡村振兴的依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大学生 农村创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敏菁 王姿懿 刘雅涵 王赫 姜钰
农民福祉指农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提升农民福祉对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森林康养产业与农民福祉相结合,能有效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选择七个潜变量,研究森林康养产业对当地农民福祉提升的影响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农民福祉 影响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 宣传引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世虹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和振兴。通过明晰价值定位,改革创新趋动,促进农村成人教育事业从扫文盲到扫科盲再到深度参与农村社区治理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