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12)
- 2023(20559)
- 2022(17181)
- 2021(15836)
- 2020(13014)
- 2019(29716)
- 2018(29679)
- 2017(56056)
- 2016(30848)
- 2015(34829)
- 2014(34925)
- 2013(34426)
- 2012(31930)
- 2011(29008)
- 2010(29494)
- 2009(27227)
- 2008(26697)
- 2007(24082)
- 2006(21744)
- 2005(19668)
- 学科
- 济(127008)
- 经济(126849)
- 管理(88068)
- 业(86822)
- 企(68681)
- 企业(68681)
- 方法(46722)
- 农(43424)
- 数学(39013)
- 中国(38834)
- 数学方法(38562)
- 地方(33889)
- 业经(33047)
- 财(31612)
- 农业(28877)
- 学(28709)
- 制(28401)
- 环境(22033)
- 银(21685)
- 银行(21631)
- 贸(21235)
- 贸易(21215)
- 行(20781)
- 融(20716)
- 金融(20711)
- 易(20462)
- 和(20427)
- 理论(20285)
- 技术(19897)
- 发(19439)
- 机构
- 学院(438640)
- 大学(438226)
- 济(173285)
- 经济(169212)
- 管理(167225)
- 研究(155924)
- 理学(142443)
- 理学院(140700)
- 管理学(138301)
- 管理学院(137480)
- 中国(117682)
- 科学(96445)
- 京(96012)
- 财(82147)
- 所(79257)
- 农(76801)
- 江(71777)
- 研究所(71732)
- 中心(70560)
- 业大(65629)
- 财经(63514)
- 范(61874)
- 师范(61279)
- 北京(60713)
- 农业(58888)
- 经(57373)
- 院(56973)
- 州(56816)
- 经济学(51297)
- 省(50586)
- 基金
- 项目(292539)
- 科学(229486)
- 研究(216506)
- 基金(209305)
- 家(182403)
- 国家(180777)
- 科学基金(154193)
- 社会(135704)
- 社会科(128220)
- 社会科学(128187)
- 省(115982)
- 基金项目(111032)
- 自然(98464)
- 教育(98350)
- 划(96793)
- 自然科(95992)
- 自然科学(95971)
- 自然科学基金(94220)
- 编号(89588)
- 资助(84394)
- 成果(73961)
- 重点(66497)
- 发(66101)
- 部(63473)
- 课题(62976)
- 创(60169)
- 创新(56078)
- 国家社会(55336)
- 科研(54949)
- 制(54654)
- 期刊
- 济(207471)
- 经济(207471)
- 研究(134501)
- 中国(96696)
- 农(73616)
- 学报(70242)
- 科学(65876)
- 管理(63667)
- 财(62494)
- 教育(54213)
- 大学(53527)
- 学学(50056)
- 农业(49507)
- 融(43581)
- 金融(43581)
- 技术(37953)
- 业经(36305)
- 财经(30846)
- 经济研究(30626)
- 问题(27357)
- 经(26388)
- 业(24960)
- 图书(24223)
- 版(21807)
- 资源(21769)
- 科技(21551)
- 现代(20623)
- 理论(20271)
- 技术经济(20261)
- 商业(19132)
共检索到680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周建华
生态产业化将乡村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生态产业化带动乡村振兴。以浙江湖州为例,梳理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发展演变与特征,揭示了生态产业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乡村生态产业化沿着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阶段、农家乐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阶段升级演进;通过生态资源治理与保护、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等多种方式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累积,形成以自然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带动的四种乡村生态产业化模式。湖州乡村生态产业化的形成主要是政府行为、生态资源、区位条件、农民生态意识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田惠敏 张欣桐 王阳
“三农”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问题的解决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站在全局战略角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是乡村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持,然而,乡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乡村产业融资困难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产业的发展速度,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瓶颈。如何通过乡村融资机制改革解决乡村产业融资难问题,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供给侧及需求侧两方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问题,探索解决农村产业融资困难的融资机制改革途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融资机制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园争
乡村治理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湖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治理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医疗、养老、垃圾回收、安全防护等公共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成效。探索中虽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将数字化治理由理念细化为标准、强化数字治理平台地方特色、以简易便捷提升数字治理可及性等有益经验,并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支持力来源、信息分配等角度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公共服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骏 王娟 陈前虎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与发展面临动力机制、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的转变。面对物质更新和功能复兴的任务,从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及社态五个维度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五态融合"模型。以薛下庄村为案例,在物质更新层面提出村域宏观结构控制到村落中观空间组织,再到节点微观环境设计的技术体系;从村域生态保护、乡村文化传承、村域产业规划及多元化乡村治理四个方面推进乡村功能全面复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规划 转型 功能复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林娟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文创产业开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够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全面实现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强国 乡村旅游 文创产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陶孟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中理应发挥好先锋作用。本文基于浙江地区实际,阐述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五个着力点,继而分析了当前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四个瓶颈问题,结合近几年各地涉农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及最新的金融创新趋势,提出了五种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并列举了典型案例,最后提出了五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服务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朝辉 汤陈松 乔浩浩 张伟 邢露雨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近年来研究热点,而在乡村旅游流领域研究相对不足。以湖州乡村旅游地为案例,通过对大样本数字足迹的数据处理,分析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特征,总结空间行为偏好。结果表明:①乡村旅游数字足迹呈现全年双峰值、月度差异不大的时间特征,"双核"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古镇、古村、民宿等带有文化符号旅游景观导向的空间偏好特征;②网络密度0.27的乡村旅游流空间结构由连接度高的34个节点构成,除核心吸引的双核外,民宿集聚区构成了网络结构的核心点;③传统旅游吸引物、民宿集聚区等节点呈现较强的网络中心性,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反映乡村旅游流空间呈现的地理临近性,以及区域空间集聚、扩散与联动发展效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与发挥节点集聚扩散功能,增强节点对数字足迹的有效吸引力,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婷 陈丽琴
乡村振兴伟大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推动乡村文旅融合的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大部分文献停留在概念,机制设计和个案的研究上,鲜有对文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全面系统的梳理目前已有相关融合概念,模式和经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这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旅产业长久可持续性发展,加快我国乡村文旅融合,同时也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有效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而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主要路径,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打下夯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培育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菁 毛艳飞 张良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应从整体上进行战略布局,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更应注重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和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战略 旅游产业 优化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红艳
湘西十八洞村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腊尔山是典型的贫困纯苗族村寨地区,自从2013年习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视察后,5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十八洞村村民充分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改变当地落后状态,并由此总结出了影响全国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十八洞村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为我国当前实施的乡村战略振兴战略计划提供了脱贫致富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
湘西十八洞村 乡村旅游 精准扶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瑞燕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研究农业产业化路径对于县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研发现,“企业+村社集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路径能够有效组织带动小农户完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型。龙头企业以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培育新型农业产业,村社集体发挥统筹、动员和对接功能,小农户负责具体生产环节。研究表明,产业发展公共化、发展规划自主化和发展风险内部化是坚持村社本位的“企业+村社集体+农户”模式的关键运作机制,有效将不同产业发展主体整合为一体。“企业+村社集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既能够有效组织农民对接龙头企业,又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当前助推乡村振兴事业的有效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文斌
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作为有效推动乡村发展,推进依法治国和形成基层治理新格局的重要因素,乡村治理成为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在乡村建设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必须从提高自治主体治理水平,夯实乡村治理经济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支撑体系,实现以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的现代化科学治理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基层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