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9)
- 2023(9133)
- 2022(7315)
- 2021(6657)
- 2020(5444)
- 2019(12307)
- 2018(11735)
- 2017(22590)
- 2016(12034)
- 2015(13353)
- 2014(13590)
- 2013(13626)
- 2012(12590)
- 2011(11348)
- 2010(11745)
- 2009(11629)
- 2008(12031)
- 2007(11316)
- 2006(10259)
- 2005(9089)
- 学科
- 业(72177)
- 企(70700)
- 企业(70700)
- 济(61861)
- 经济(61767)
- 管理(55714)
- 农(26239)
- 业经(25792)
- 财(25307)
- 方法(25106)
- 务(19308)
- 财务(19299)
- 财务管理(19284)
- 企业财务(18388)
- 农业(18158)
- 数学(17344)
- 数学方法(17144)
- 制(14492)
- 中国(14281)
- 技术(13876)
- 策(13358)
- 企业经济(12055)
- 理论(11970)
- 体(11913)
- 划(11674)
- 和(11432)
- 经营(10859)
- 技术管理(10250)
- 地方(9768)
- 贸(9702)
- 机构
- 学院(188367)
- 大学(183071)
- 济(79051)
- 经济(77387)
- 管理(77290)
- 理学(66076)
- 理学院(65443)
- 管理学(64493)
- 管理学院(64151)
- 研究(55667)
- 中国(46450)
- 财(39571)
- 京(36747)
- 科学(30997)
- 财经(30897)
- 农(30137)
- 江(30097)
- 经(27799)
- 所(27083)
- 中心(26640)
- 业大(24943)
- 州(23962)
- 研究所(23898)
- 经济学(23716)
- 北京(22936)
- 商学(22552)
- 财经大学(22439)
- 商学院(22373)
- 范(22342)
- 师范(22173)
- 基金
- 项目(115480)
- 科学(93167)
- 研究(87137)
- 基金(86058)
- 家(72745)
- 国家(71881)
- 科学基金(64016)
- 社会(59161)
- 社会科(55631)
- 社会科学(55618)
- 省(45863)
- 基金项目(45414)
- 自然(39513)
- 教育(39245)
- 自然科(38701)
- 自然科学(38691)
- 自然科学基金(38089)
- 划(36347)
- 编号(35505)
- 资助(34239)
- 成果(29073)
- 部(25594)
- 创(25516)
- 重点(24626)
- 国家社会(24375)
- 业(24371)
- 发(23992)
- 制(23718)
- 创新(23524)
- 课题(23402)
共检索到290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国河 江小玲
资本下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助推力量。在现实中,资本下乡企业也遭遇到各种发展的难题和困境。已有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资本下乡的社会基础以及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互动不足对下乡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但尚待揭示其具体过程、逻辑和机制。本研究以Z村外来资本H公司的茶产业项目为例,深入考察村企的互动过程及其背后的行为逻辑和机制,从而理解和阐释资本下乡企业为何与村庄互动困难,村企合作为何会陷入僵局和困境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村企双方建构关系的行动逻辑有根本差异,外来资本主要是经济人的工具理性和秉持权力逻辑、精英导向,而村庄既具有利益导向的工具理性,还有希望把村庄建设好的价值理性,双方在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尚能合作,但在H公司锐意做强而忽视与村庄互惠性的利益和情感共享之际,企业资本的理性和Z村的互惠、道义性需求产生难以互融的分歧,村企合作开始陷入困境。为了破解下乡资本面临的村企关系困局,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更好地发挥资本下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和贡献。
关键词:
资本下乡 村企关系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磊
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针对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村民自治水平不高、政府越位干涉、乡村文化异化、村干部工作能力亟待提升等诸多困境这一现状,应该从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理顺乡镇与村委的关系、完善乡村文化繁荣机制、提升村干部乡村自治能力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治理工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困境与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会萍 周靖方 赵保海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解决乡村问题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势必会对乡村治理造成滞后性影响,成为乡村治理进程中的绊脚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格局,应通过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有效措施,以此为基础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出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 困境与出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吉庆 田庆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够深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高效且有序地进行。文章着重于从价值、困境及路径三个主要方面入手,就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问题展开探究。其中,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包括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有助于促进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困境,在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某些陈规陋习尚存,农民主体意识缺乏。对此,可以通过强化思想引导,提升政治素养;完善制度设施,创新治理体系;发挥主体作用,培育新型农民;优化人文环境,弘扬优秀文化等有效路径,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明建设 价值 困境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彩云
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转型,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手段,乡村旅游扶贫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乡村旅游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贫困地区人们参与度不够,扶持力度有限,难度大以及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扶贫的深度与广度,不利于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旅游扶贫困境的一系列因素,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扶贫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梦娟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是新时期乡村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必然涉及到乡村社会的全面变革,为乡村治理转型提出了新挑战和新契机。而当前乡村治理转型在实践中出现了制度、职能、组织、社会和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实践困境,严重制约着乡村治理转型,因此,需要从明确职能定位、夯实组织基础建设"、三治"合力,激发动力以及推动数字化建设,实现智能治理等方面进行突破,从而有效实现乡村治理转型,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实践困境 智能治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昊 梁亚荣
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土地供应则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前提。乡村旅游用地具有权属集体性、类型多样性、利用复合性、价值乡村性、建设用地分散性等突出特点。点状供地作为新型的土地供应模式,符合新时期土地利用活动的发展规律及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方向,降低了建设活动对乡村土地农业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与乡村旅游的用地特点十分契合。目前乡村旅游点状供地面临点状供地模式缺乏立法支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模糊、生态保留用地利用的稳定性不足和适配村庄规划缺失等实践困境,应在赋予点状供地模式明确的法律地位、将旅游用途纳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范围、优化生态保留用地的取得方式、编制兼具"刚性"和"弹性"的村庄规划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刁晓辉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充满活力、和谐有效的乡村治理之路,可以更加有效地建设完备的国家治理体系,快速实现乡村治理阶段性目标。在我国治理内容体系中,乡村治理是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新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乡村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多种困境,使治理过程变得复杂、困难。为提高乡村治理效用,满足当前乡村发展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探索现代化乡村治理优化路径,为乡村提供更好的治理前景。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勇 陈辉 徐美玲
数字普惠金融基于模式创新、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服务范围,能带动乡村产业兴旺,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高效治理,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重要推手。但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乡村征信系统建设不足、数字化转型迟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配套不足等问题迟滞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设。由此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升级、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以数字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宗英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趋于成熟,数字技术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且随着金融业务的普惠性增强,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武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基础尚不充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同样面临着多种问题,削弱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 振兴 困境 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轶舫
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为“点亮”农民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持续动力。然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长期存在,使得乡风文明的建设步伐明显滞后于城市,乡风文明建设面临着基层政府行动逻辑出现偏差、传统规范日渐式微、乡村文化载体作用欠缺等现实困境,因而需要明确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以文化嵌入作为重要抓手等实践路径,进而为乡村振兴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蛟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大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欠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而工商资本可以带动各类要素下乡,这也是国家引导工商资本下乡的政策逻辑之所在。不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了工商资本与农村资源的有效融合面临着多重阻碍,资本下乡非但没有促进乡村振兴,反而陷入了经营困境甚至“亏本跑路”。因此,为了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亟需探寻工商资本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雯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工商资本下乡可以带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地区转移,因而在城乡发展格局失衡的大背景下,国家不断通过政策手段激励工商资本下乡。不过,当前工商资本和乡村资源的有效衔接面临着诸多障碍,非但没有充分发挥推进乡村振兴的效用,反而容易陷入困境甚至“亏本跑路”。因此,探索乡村振兴中工商资本的赋能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办好乡村的事情,关键在基层组织,关键在人。由此,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乡村基层组织。乡村基层组织是党和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连接纽带。乡村基层组织的核心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即基层组织人才队伍。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中国乡村基层组织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乡村振兴就缺乏有效的组织载体和人才基础。因此,乡村振兴首先必须是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基层组织 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