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56)
- 2023(6364)
- 2022(5104)
- 2021(5020)
- 2020(3935)
- 2019(8764)
- 2018(8619)
- 2017(15637)
- 2016(9263)
- 2015(10716)
- 2014(10738)
- 2013(10239)
- 2012(9606)
- 2011(9179)
- 2010(9551)
- 2009(8881)
- 2008(8566)
- 2007(8106)
- 2006(7454)
- 2005(6554)
- 学科
- 农(48972)
- 济(37501)
- 经济(37464)
- 农业(32704)
- 业(28381)
- 业经(15350)
- 管理(14410)
- 农业经济(12643)
- 中国(11792)
- 发(10196)
- 地方(10071)
- 村(9651)
- 农村(9629)
- 方法(9401)
- 发展(8886)
- 教育(8873)
- 展(8869)
- 数学(8329)
- 制(8161)
- 数学方法(8157)
- 学(8022)
- 收入(7907)
- 土地(7672)
- 建设(7518)
- 企(7504)
- 企业(7504)
- 及其(6980)
- 劳(6922)
- 劳动(6921)
- 策(6864)
- 机构
- 学院(134290)
- 大学(133302)
- 济(50995)
- 农(49975)
- 经济(49815)
- 研究(49676)
- 管理(45653)
- 理学(39751)
- 理学院(39190)
- 管理学(38135)
- 管理学院(37918)
- 农业(37839)
- 中国(36094)
- 科学(32124)
- 业大(29846)
- 京(28633)
- 所(25857)
- 研究所(23638)
- 农业大学(23385)
- 中心(23206)
- 江(22952)
- 范(22897)
- 师范(22711)
- 财(20280)
- 业(18114)
- 省(18048)
- 师范大学(17666)
- 北京(17414)
- 州(17407)
- 院(16457)
- 基金
- 项目(89087)
- 科学(69790)
- 研究(69785)
- 基金(61935)
- 家(54059)
- 国家(53384)
- 科学基金(44238)
- 社会(43193)
- 社会科(40086)
- 社会科学(40070)
- 省(37839)
- 基金项目(33248)
- 教育(32300)
- 编号(31357)
- 划(30817)
- 农(29632)
- 成果(26810)
- 自然(26503)
- 自然科(25825)
- 自然科学(25816)
- 自然科学基金(25339)
- 资助(23241)
- 课题(22082)
- 发(21185)
- 重点(20335)
- 部(19884)
- 大学(18402)
- 创(18378)
- 性(18210)
- 年(18070)
共检索到211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朝宗 苗江欢 李丹
乡村振兴建设离不开有知识、懂科学、有情怀的农村籍大学生的参与,农村籍大学生以乡村经济引领者、乡村文化传承者、乡村生活建设者等身份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弥补了乡村振兴建设的人才“短板”。农村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受到经济利益、乡村情结、制度帮扶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影响。因此,应当制定针对性的乡村振兴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农村籍大学生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补位”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晔 徐好好 刘菊英
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可以为乡村振兴补充精神文化之“钙”。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的关键主体,其认知和实践直接决定着学校乡土文化功能的实现。调研发现:教师认可学校具有保护、筛选、传承、创新乡土文化的功能。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一是乡村教师对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度高;二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的具体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乡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面临着乡村教师窄偏理解乡土文化、参与意愿有待提高以及乡土文化功能发挥层次缺漏等现实困境。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功能,需要以优势视角确认乡土文化功能的育人价值,在行动体验中探索更加合适的方式,多方协力提供保障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伟 姚冰洋
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在新发展阶段中,助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必须要帮助这些创业主体解决创业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则需要从专业性指导和主体性意识中提升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基本素质;从政策支持和服务支撑中推动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运行实施;从优化现行环境和发挥地缘优势中强化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自我融入感,通过多方发力,为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注入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乡村振兴 政策支持 宣传引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生 张栋洋
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机遇,大学生农村创业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大学生农村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相关政策针对性不强、落实效果差;高校创业教育脱离农村创业实际;大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等。为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政府应优化环境,加大创业政策支持力度;高校要更新创业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要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业能力。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创业 农村创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王庭俊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需要实施的"七大策略",其中针对"三农"建设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表明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成为政府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大学生农村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仍面临创业环境欠佳、资金短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高校和大学生创业者应充分发挥合力,努力探索促进大学生农村创业的对策,具体可从构建政策体系、强化培训力度、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新农村 大学生 农村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书瀚 傅琳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较高的机会成本和一定的风险因素,因而政府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高校也应可通过开展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提升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知识和技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渔珽
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许多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迫于现实的压力返乡就业创业,但由于专业的不对接、农村支持系统的不完善、心理缺乏归属感,社会融入困难。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建立健全农村支持系统、营造返乡就业创业的社会氛围、培养返乡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信心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主力军。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返乡就业创业 社会融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育智 李艳莉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区农民全面发展、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的价值不可替代。结合新时期不同地区"三农"发展的需求和实际,更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社区教育的普惠性价值,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政府统筹、多方协同,促进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机制的有效构建;明确差异、回应诉求,促进农村社区教育与社区成员的双向互动;改革引领、创新驱动,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全面覆盖;德法共施、刚柔并济,促进农村社区教育普惠性价值的最大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社区教育 普惠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晓玲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在于人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由于进城农民工掌握了更多的生产技能并拥有了一定的货币资本,且助于推动乡村产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因而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由于农民工缺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探讨了"城归"农民工所带来的补位效应。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归”农民工 缺位 补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雪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出之后,如何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仍是各地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电商创业是一种有意义的行动。在乡村地区,大学生返乡电商创业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升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晓影 尹晶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准确研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发展演变态势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对增强我国农村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应鼓励各类人才到乡村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培养新一代爱农业、懂技术的农业经营者,不断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为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翔
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战略中,离不开人才振兴。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乡村人才资源缺乏的矛盾性问题,通过加强和完善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和宣传引导、注重农村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等策略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困境,实现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协调。
关键词:
大学生 乡村振兴 回流创业 政策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洪福 战颂 陈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破解人才需求困境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视角以及农村生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背景出发,深入分析农村生源大学生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生源大学生 乡村振兴 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振
农村人才匮乏是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可以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提供平台。当前大学生农村就业存在诸多困境,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造成影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针对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提出提升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